任何事情冷卻兩天是沒有壞處的。除了新聞。
但我認為,國足在公元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晚上1:0戰勝韓國,是歷史,遠高于新聞。
一懶二拖三有娃,寫看球觀感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大多比賽結果無論如何都能泰然處之,因為比賽打得怎么樣往往一兩句話就能總結完,輸贏已經不會起太大內心波瀾。
但今年兩次,巴薩6:1巴黎圣日耳曼、中國1:0韓國。
估計是此生難忘。
巴薩和中國隊最忠實鐵桿的雙料球迷,在三月份,無疑是最幸福的。
同樣的賽前沒有任何人真正看好,同樣的在整個階段賽季中處于衰跡累累的狀態;
同樣的在賽后引起了軒然大波的“冷門”詫異。
不同的是,巴薩是豪門,本身有贏球的實力,而中國隊積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巴薩賽后迎來宿敵球迷無休止的“爭議”判罰口水戰,中國隊這場屬于正式比賽第一次正面干倒韓國隊,服服帖帖。
這兩場,都是我有強烈預感能取勝的。
非常喜歡里皮那句不像客套話的話——我們還可以踢得更好,將士們千萬不要小富即安。
用不敗乃至勝利培養而來的篤定,以及不必強裝的自信,沒有貴國特色官腔。
二
“世界杯亞預賽十二強賽是我們的世界杯”。
這句話可以理解,但又充滿悲情浪漫主義,畢竟不是沒有機會過。
國足在十二強賽第二循環的第一場,面對韓國,幾乎沒有人看好。
客場2:3輸給韓國隊那場之后,其實國內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看好。
不知是不是忘記了韓國隊此役一度輕而易舉3:0領先中國隊的局面。
后面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中國隊習慣性地一瀉千里,前五輪僅積2分,小組墊底。
實在要怪,就怪第一循環的時間間隔太短了。
去年9月1日開打,到11月15日,前五場機會就這么沒了。
稍微懂點常識的都知道,中國隊沒有進軍俄羅斯世界杯的希望了。
尤其是中間打敘利亞和烏茲別克斯坦那兩場,是一種很似曾相識的在國足失敗史上完全可以抹去又絲毫不減尷尬的產物。
里皮的到來,更多是“從長計議”的考量。
要說中國人做啥事都愛韜光養晦,可偏偏足球不愿意。
里皮在恒大的履歷如果說是聯賽金元足球開創者的受惠者,那么他在中國隊的當下三年,應該是承前啟后的三年。
世界杯擴軍48支的新聞過去有一陣子了。任何一支球隊備戰還不知道在哪里舉辦的2026年世界杯,都要從六年后開始再做打算。
那個時候,距離里皮執教中國隊第一期任期屆滿已過去四年。
這四年會直接影響國足能否在“為中國準備的擴軍”嘲笑中又“理所當然”地進入世界杯正賽的結果。
看好的理由無非就是“專業、科學、合理”六個字。
群眾都已經過了河,足協還假裝摸著石頭就要沒意思了。
三
賽前的賀龍體育館,安保的半徑很長,通往球場的整條路都被封鎖了。
中午時分,球迷、黃牛、賣給球迷助威周邊的球迷,都已經陸陸續續出來壓馬路。
水也成為違禁品,整個下午來回穿梭在南北廣場新鮮湊熱鬧,忍受著饑餓和干渴,生怕錯過什么球迷的精彩,也絲毫不敢懈怠手中的球票。
用這“C級票務、B級觀眾、A級備戰、S級安保”來形容這場比賽是十分貼切的。
經過嚴格的四個安檢關卡,終于進入球場坐下。座位上都放了一件“戰長沙 中國VS韓國 2017.03.23”的紅色紀念版單衣。
即將淹沒在四萬名中國球迷紅色海洋中的是西看臺的兩塊小區域。奏韓國國歌的時候被我軍全場狂噓,但我想也會有一小部分跟我一樣投去了略微同情的目光。
最后他們只來了小兩百人,剛剛好能夠撐起一面巨型國旗,形單影只的飄揚,眼前不禁晃過國足下一場遠赴德黑蘭魔鬼客場鏖戰的悲涼情景。
今天阿扎迪球場的主客隊球迷人數比大約也是200:1。十萬名主隊球迷全是伊朗男性,沒有女性。
進球是出乎意料的,發生在上半場不能再幸運了,現在大家都把它歸于“精神意志的勝利”。用來形容實力不濟,再來一場國足仍然有可能輸掉比賽的事件。
比賽結束五分鐘前,身著制服的保安和便衣警察們迅速有序竄出,守在韓國球迷的四周。
贏球了,這架是基本不會打起來了。
賀龍體育館外的一家沙縣小吃拼起了簡陋的酒席,操川渝口音的協會球迷彼此間響起了慶祝的碰杯聲。
中國隊外套衣著未褪下,中國隊必勝的助威圍巾都還披著,中國隊加油的絲帶也在頭上箍著。
猜不透小飯館老板臉上的笑容是高興生意多一些還是高興國足歷史性贏球多一些。
當然,也還有默默無聞來補吃個晚飯就走的球迷。
高價票肯定是值回了。
長沙也沒啥好逛的,第二天要回到自己的城市里生活,當地球迷睡幾個小時就得起來上班。
第二天看新聞,還真有一位開飯館的老球迷高興壞了,全場免單,都引起了安保過去維持秩序,阻攔后來者。
沒能參與長沙街頭扛巨型國旗游行、高唱國歌和《瀏陽河》是我此役最遺憾的事。
這是一次終場哨響前十幾分鐘極度自信能贏球的“慶祝預謀”,發生于離場早的部分球迷。
也終于能體會到,當真正熱愛的球隊迎來在不可思議的勝利的時候,球迷們久久不愿散去的亢奮和熱淚盈眶。
已經有人喊出,抗韓奇跡都能成功,伊朗又算得了什么。
四
昨天回到家中,“戰長沙”那件紀念版單衣被我掛了起來,現場回憶歷歷在目。
我對巴薩都不曾這樣的精神外化。
加上俱樂部的聯賽和亞冠比賽,我到場的四場,支持的主隊3勝1平,至今不敗。
這是一個值得無腦炫耀的戰績。
現場看球的體驗比一個人(如今加一枚閨女)坐在電視機前要不同得很多。
參與感強烈。視野更開闊。有意思的細節和身邊的球迷朋友要好玩得多。
去廣州天河看恒大那場,在堵城中是索性下車步行穿過體育東路沿著大道跑過去的;
第二次看上海上港是3:1大勝墨爾本勝利的那一站,為了改為連座,被黃牛大嬸兜售了四張假票,最后在中場休息時向保安苦苦央求反而獲得更好的看球位置;
在長沙的這場,左右兩邊是冰火兩重天的性格,右邊的不斷罵武磊、姜至鵬,跟我一樣言語吶喊沒有停過。
左邊的木頭人我現在懷疑他是便衣警察。
現場看球的缺點也很明顯:沒法看回放。
老實說,進球是很難看清的。
賀龍體育館的大屏幕每逢跟電視直播同步回放時,半秒鐘就會切回“重壓之下無懼色”的靜態海報,幾秒鐘后才恢復到現場投影。
除非一直舉著手機,被旁邊揮舞雙臂不小心拍落地碎屏倒不至于,但進球的那一刻想拍下來手也是基本快不了的。
今天晚上八點打伊朗的這場是真正的前途未卜、兇多吉少。
少輸當贏,且猜個中國0比2。
如果再1比0贏球,那就是爆大冷、結南極洲冰塊,前世修來的福分。
平局當然就非常非常好了。
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會記得長沙,二零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