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非借不能讀?可買紙質書,真的是一件無法取代的快樂。
我是個體驗能力很差的人。套用楊多杰老師的話,這叫做“五感缺失”。一杯茶,有人說清幽,有人說鮮爽,我就是屬于那種說“好燙”的人。生活中,除了工作之外的部分,恨不得統統代碼處理,全部標準化。吃喝玩樂,琴棋書畫,樣樣不精通,唯獨書和酒。
可能是所有的感覺體驗都被封閉了的緣故,我所有的體驗流量,都反映在書和酒這里。
這兩天從網上拍了一摞書,從單位分批抱回家,坐在公交上,那種沉甸甸得感覺,就是種特別實在的幸福。之前參加活動有人分享了自己的一個小故事,這是位四十出頭,面相很是年輕的大叔,他講自己有一次從書城買了很多很多書抱上公交,竟然有女孩子給他讓位置。做了幾站路,發現女孩兒還沒下車,才忽然反應過來,這是給書讓座呢。
一摞紙質書,這是電子書無法給你的重量感。
紙質書除了重,還有個問題就是占地方。尤其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一年工資恨不得都不夠一平房價的地方。我剛剛來北京時候,租房子必然面臨搬家的壓力,因此一直靠著kindle看書,對于買紙質書,很謹慎。
電子書最大的問題,對于我來說,就是沒法做筆記。我讀書喜歡寫寫畫畫,喜歡邊看邊在邊邊角角點評和吐槽。哪怕加一個“呵呵”,也一定要把自己讀書時候的體驗給他寫上去。剛來帝都時候不買書,后來實在受不了電子書無法吐槽,偶爾買一兩本,然后逐漸放飛自我。到后來,小沙發上已經堆疊不下,家里各處都是書,地上摞得高高,小蛙一個加速跑,撞得滿地都是。只好又拍了兩個大書柜,家里散落在各處的書,終于有了安身的地方。
之后就是繼續買買買,有活動時候就幾百幾百得買,沒活動時候就按需買,按老師和大咖們的推薦買,沒過多久,家里的兩個書柜的剩余空間也越來越小。
今天把書抱回家,發現兩個書柜全滿,非常不友好得拒絕新朋友的加入。還好床的尺寸OK,把最近準備看的書,在床上靠墻碼了一排。
這有兩個好處。
一是,群書環繞,真的有種后宮佳麗三千人的感覺,嗷嗷的叫著“選我,選我,選我”,就覺得特別的滿足。這也是紙質書的魅力之一吧,即使沒有讀,僅僅只是買回來放著,都是一種極大的幸福體驗。
二是,一排書整整齊齊排在床邊嗷嗷待看,誰還忍心睡懶覺呢?甚至于,本來今天下午是打算去看電影的,心心念念很長時間的電影,終于有機會看,可有一本書真的是魅力太大,讀了兩頁就完全停不下來,里面的理論性感的要命,無論是心心念念的電影,還是等待多時得電視劇,在這本書面前黯然失色,通通靠邊站。
寫完這段話,看了一眼客廳書柜上的書,忽然覺得如坐針氈!一排排花花綠綠的俏佳人一臉的怨念,仿佛再齊聲呼喊 “你這個喜新厭舊的渣渣!”
一排排床邊的新晉小佳麗則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也不來幫我解圍,就一副“呵呵你看著辦”的嘴臉。
啊呀呀,今天的文就寫到這里好啦,看書去,看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