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讀過一句話,一個女人是家庭中影響三代人的核心人物。
讓孩子在恒定的有安全感的家庭中成長,媽媽的情緒調整是很重要的事。
在當今以媽媽為主導教育的家庭中,媽媽的操心尤其盡心盡責,也更無怨無悔。出差在外的媽媽對孩子最多的電話叮囑就是“好好吃飯,早點把作業做完再玩,打游戲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哦。”可是,你以為他真得聽得進去和按照你的要求在做么?
周末外地會議中的我不斷QQ收到兒子班主任通知,要家長重視下周期末考試復習檢查,陪同選擇暑期活動安排在線提交,要協助學籍卡的電子照片上傳,連忙乘午餐時間電話兒子,通知他今天務必讓老爸陪同辦理完畢,晚上等我返回檢查后再上傳老師要求的電子信息。
可是無論孩子還是大人即便承諾的再好,一旦自身意識不夠,沒有督促就會疏于行動。
搶到當晚航班返回家中,果然老人在看電視,兒子在打游戲,爸爸外出,好嗎?父母都不在家,老人孩子一片祥和歡樂哦。
“小孩,你功課復習好了么?老師交代事情怎么沒做,下周期末考試了,還不緊張么?”繼續著游戲的兒子頭也不抬,一分鐘后才響起慢吞吞,冰冰冷的聲音,“老媽,你回來就很煩,剛玩一會就沖我喊,是老爸沒幫我弄,怎么怪我?”“肯定是你沒有催促爸爸協助,游戲是剛剛玩一會么?我根本不信,現在已經快九點半了,你至少玩得有兩個小時了吧,既然那么沒有自控力,就不應該把IPAD還給你”,我的語調開始提高的厲聲厲色了。
可小孩沉浸在他的游戲世界里,又是一分鐘冷冷地頂著,“那你上周說和同學去唱歌,不是也玩幾個小時,打你二個電話都不接呢?”這下太讓我心急火燎了,“你閉嘴,我是成人,你還是小孩,我是你的監護人,平常偶爾玩玩沒有制止你,可是下周那么重要的考試,你還不好好復習,玩那么久,不太過分么。”
“切,又上火了,平常還說不大喊大叫的!”兒子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無所謂態度讓我更加氣急敗壞。“好了,我不想說你了,自己好好反思反思!”,一念間真想一把搶過來IPAD,摔在地上,那分分秒秒之間就感覺這孩子真是世上最討厭的孩子。
意識到自己即將要失態的一剎那,深呼吸一口氣,從一靜默到五,憤憤關上孩子房門,回到自己屋里。
屏住焦慮憤怒,推開衛生間門,一眼看到顯眼位置的綠色抹布,再提醒自己,放松些!于是我打開所有的燈,從馬桶開始,洗浴缸,拖地板,再把家具都抹一遍。
完成后看著光潔如新的一切,不禁釋然也有點了成就感,當然最重要的是和憤怒的情緒和解了。
這時奶奶輕輕推開門說,“小寶在寫作業了“。
而此時的我已經平靜下來,是的,剛才聲音與態度都太失控了。
幸虧沒有再惡語相向下去,否則必然雙方爭執互相傷害;幸虧沒有完全被焦慮的情緒左右,如果心魔趁機而來,許多沖動的行為就伴隨而來;幸虧及時離開避免事態惡化,一時沖動造成終身后悔的事情比比皆是。
再次輕輕推開孩子房門看到他已經停止游戲在復習功課,主動在糾正自己行為了。
“小孩,明天一早媽媽幫你一起完成老師布置任務”,“好的,老媽大人”。互相對視著,燦爛一笑泯千愁,霎那間母子間心的距離又近在咫尺了,冰與火的交融在包容中和解。
為人父母,就是繼續不斷地學習與成長,管理與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基本的一步哦。
所以,媽媽們,當你情緒失控的時候,用呼吸放松,用數數調整,用標簽給內心提醒,用家務活轉移,直到自己和不良情緒真正和解。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優點與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因為我們自己良好的情緒會帶給孩子恒久的安全和平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