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白酒剛剛釀熟時我從山中歸來,黃雞在啄著谷粒秋天長得正肥。喊著童仆給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吵鬧牽扯我的布衣。”
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心馳神往,在美好的秋天里,一回到家就有剛釀熟的美酒喝,有肥美的黃雞吃,還有童仆的侍候,更有圍著自己嘻笑打鬧的孩子們,早就消除了一身的疲勞,這樣其樂融融,闔家歡樂,溫飽富足的生活,誰不羨慕,誰不向往呢。
在這四句當中,分別描述了四個場景,有雞,有酒,有童仆,有兒女,最打動我的就數最后一句“兒女嬉笑牽人衣”。有孩子的家長們應該都能懂那種感受,什么錢財啊,什么酒食啊,都不及有可愛的兒女們承歡膝下來的幸福。
我家小女,年方二八,人不大,鬼精靈一大堆,長的不漂亮,像我一樣愛美,性格不好,交朋友的本事倒不小,嘴巴很勤快,一天天叭叭個不停。
從小就特別特別招人喜歡,老師很愛她,老師在她的成長腳印上寫“我站在椅子上裝飾教室窗子的時候,小朋友關心我要小心哦,我很感動”。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也都愛她,我們經常幾個小朋友一起玩,家長們就會說“小朋友真懂事,乖乖的,聽話還暖心,會關心人會幫助人”,都喜歡帶她出去玩,后來干脆不用我去了,人家直接把孩子接走去玩。
小時候長的那叫一個可可愛愛呀,我姐說“沒想到你倆的孩子能這么可愛”,夸她,也貶低了我,討厭。大了之后,反而沒那么可愛了,但是漸漸愛美了,化妝,美甲,買衣服鞋子包包,我承認是我的錯,老早就教她化妝能變美,拍照要美顏,穿衣服要搭配。唉,讓她太早愛美,為娘后悔了。
我擔心孩子沒主見,沒有獨立的能力,所以我一直扮演一個無能的媽媽,啥啥都讓她幫我做,讓她養成靠自己的本事,但是,也養成了她對我嗤之以鼻的蔑視,嗚嗚嗚,哭死。但是,她的優秀的自來熟能力不是我的原因,我社恐,但她每到一個新環境總能在第一天就交到朋友,她一開始進入到初中和現在的學校的時候都能完美的展示自己,交朋友,做班長,進學生會,給老師當幫手.......能力還是可以的。
家里有個孩子真的有助于家庭和睦,尤其是有個話很密的孩子更是,家里總是充斥著她的聲音,嘰嘰喳喳的說學校里的事,家里的空氣里都寫滿了歡樂,有時說的太多我嫌煩讓她閉會兒嘴,但其實心里還是高興的,孩子還愿意跟你講,等孩子大了就只愛跟同學講了,現在就是,在房間里跟同學聊天,喊叫大笑的聲音都能把房頂掀翻,偶爾跟我滔滔不絕,老母親就感激涕零了。
孩子帶給我們的幸福快樂,無與倫比,我們給了他們生命,但他們何嘗沒有回報給我們幸福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