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瀲瀲不忘
第一個女人——妻子許氏(宰相許圉師孫女)
在今天的湖北安陸,大詩人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武則天時期的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氏。
李白在長安干謁的幾年之中,對在安陸的妻子也曾表達過歉意,并有《贈內》一詩留下,心中對不能陪伴妻子表達了很深的愧疚之情。
這首詩讀來更像是家書,前兩句說自己在長安的日子,那是一個天天買醉,后面又表達了求不到功名,有無法陪伴妻子的愧疚之情。
在這里,似乎看到了大詩人李白,這個豪氣爽朗的大詩人極少見的溫情的一面。
許氏和李白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叫李伯禽,女兒叫平陽。
李白的第二個女人-劉氏
李白的第二個女人,據說因為持家太嚴,二人合不攏,最終和平分手。歷史也沒有過多的記載。
李白除了豪放灑脫的山水詩詞外,也有一些歌詠愛情的詩,比如《怨情》,是啊,風流的才子誰不愛呢,又有顏值,又有才情,誰不心動呢!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李白的愛情詩里面,最著名的莫過于“青梅竹馬”的成語由來了。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或許詩謫仙在某日看到嬉戲玩鬧的孩童,有感而發罷了。
《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預堆。 **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李白的第三個女人
李白在東魯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三位女人,相傳是因為他要出游,但是苦于沒人照看一雙兒女,就在當地找了一個女子,后來兩人在一起了,還生了一個兒子,名叫“頗黎”。
李白其實也是關心家庭、關心孩子的,離家多年,他還是很記掛家里人的。這首寫回家的家書,看不到李白的任何狂放,只有一個平凡的老父親,實在是難得。
李白42歲的時候,唐玄宗終于也知曉了這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并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他,李白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飛奔回家,將好消息告訴了家人。
這么多年了,他終于可以在家人面前揚眉吐氣了。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與家人分享了這個喜訊之后,李白又動身了,此行,他的目的是是長安城。他終于可以接近政治中心,他想快要實現他的人生抱負了,得意洋洋,不易于“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喜悅。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自信、張揚,喜悅,毫不遮掩。好一個李白。
第四位女人——妻子宗氏(宰相宗楚客孫女)
宗氏與李白的結合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當時李白、杜甫、高適三人在梁園飲酒,李白作《梁園賦》題于墻壁上,后來宗氏來訪,看到了這首詩,不惜花了重金買下了這面墻壁,遂有“千金買壁”的佳話。
宗氏是李白的第二位正式妻子,大概也和宗氏的家族背景有關,宗氏氏名門之后,自然是比前2位有身份有地位,尊貴的多。李白也需要這樣的家庭。
也許是因為宗氏的緣故,李白在這里又居住了十年。“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說的是在李白46歲到55歲之間,就以今開封一帶為中心,游歷往返于名川大川。
后來李白被認為是叛逆,關押于大獄中,是宗氏和宋若思,郭子儀等人極盡全力救他。才讓李白免于一死。
李白后人不知所蹤
李白62歲亡于安徽當涂,葬于安徽龍山,后來范傳正遷葬到了青山,因為這是李白所敬仰的大詩人謝朓曾經住食讀書的地方,可能也是后世對亡靈的一種慰藉。
范傳正還試圖想尋找李白的后人,但是后來發現其兒子伯禽已經逝世,兩個孫女也嫁作農人婦。只有一個孫子,出游未歸,不知所蹤,或許也追尋著爺爺李白的足跡去游歷名山大川。
后來唐代的大詩人白居易曾寫詩悼念,《李白墓》“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整理不易,關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