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個月前我在鮮花店淘了一件玻璃花瓶,為了派上用場,又在夜市花10塊錢買了三株討喜的綠植。
買回來才知道它有幾個分外討喜的名字——“富貴竹”、“幸運竹”。
中國人腦洞豐富,也很直接,將植物賦予財富好運的寓意擺放家中,不管帶不帶來好運財富,也多幾分好心情,看來這富貴竹自古就格外受寵。
一晃三個月過去,我既沒有鴻運升官,也沒中獎發財。但是在養育富貴竹過程中,發現它居然會“說話”,而還不止一次。
富貴竹一開始不好養,在花瓶里莫名其妙會爛根,搞得整瓶水都臭臭的,我整個人是很嫌棄的。
經常幫它換清水,洗根部,甚至修建過壞掉的根部,但還是繼續爛。
朋友見狀,拿起小刀,爛處往上一截全部切掉。我大驚:“切這么多!”朋友說:“相信我沒錯,新生創口以后會生長出根須;你每次割那么一點根部還是不健康的,是不可能長出根,只會繼續變爛。”
后來,富貴竹果然長出了濃密的根須,而且根部再也沒有糜爛發臭,健康翠綠。
人生有些不需要的身外冗余之物要及時丟棄,輕裝上陣。而那些壞掉的,開始腐蝕自身成長的東西更應該像養育富貴竹一樣,快刀斬亂麻,徹底割除,早日獲得新生!
怠惰放縱的習慣牽絆學習的腳步,一無所長的履歷牽絆工作的選擇,日復一日的將就埋葬熱血激昂的激情。一開始只是一點點,時間越長,改變越難越痛。我的朋友看似“斬草除根”,但根除的是腐朽,收獲的是昂揚向上的新生。
喏,我沒騙你吧,這是我的富貴竹第一次和我說話,告訴我的(*^__^*) 嘻嘻……
富貴竹長得好好的,有一天,我居然對它倍感同情。因為,我覺得它從沒見過陽光。
傳統的思維模式里,植物是和陽光在一起的,你也是這樣想的對吧?正好我也這樣想的。
然后我的富貴竹就悲劇了。
我這個好心的小主人(潛意識里我在家永遠只有12歲),大中午地把它放到露天陽臺,見見光。
然后上班之前忘了收進來,傍晚做飯想起來,再見到它時,它那翠綠飽滿的葉子近乎奄奄一息,綠得發黑,軟塌塌跟中毒一樣。
后來我才知道,對富貴竹來說,原本透光通風就是最完美的生存環境。在深圳高強光照和紫外線的暴曬下,無異于要它命。
我后來特別心疼特別后悔,怪自己自作聰明自作主張。
過了好幾周,富貴竹算是恢復了,但是可能是“落下病根”,部分葉子焦黃發爛。
想起生活中人與人的相處,尤其是親密關系的相處。
父母對子女,戀人對戀人,好朋友對好朋友,很多時候我們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動對對方好,對方反而不領情,覺得我們多管閑事,弄巧成拙,我們也一肚子委屈,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富貴竹告訴我,我們總是忍不住用自己狹隘的思維方式想他人,有的時候還喜歡用自己的喜好強行扭轉他人。如果能開懷地理解對方的需求,少一點一廂情愿,多點理解包容,很多矛盾會少很多,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今天感覺富貴竹有點異樣,枯萎的葉子面積有點多。平時放在角落基本不管,拿出來一檢查嚇一跳!
整瓶水全被吸干,幾乎快彈盡糧絕啦!
我摸了摸濃密的根須,有點干,趕緊給花瓶灌水。
我記得我上一次換水是……呃……不記得了。
真的是一個不經意,富貴竹已經喝光整瓶水!怪不得葉子開始發黃,水都沒了,保命要緊啊!
想起最近的寫作。寫作其實是個輸出的過程,要輸出首先得有東西輸入。就像富貴子要生長,首先要汲取水分和營養。如果每天只有寫,寫了一兩次就會受不了。就像回到小時候老師布置寫作文一樣,不知道寫什么,對交作業非常煩躁。本來學習寫作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搞不好變得很抵觸。
其實寫作就是表達,表達你所見所思所想。我以我手寫我心,我以我心抒我情,就是這么簡單,沒有那么多功利在里面。說實話我不喜歡簡書首頁大部分熱文,我平時除了分享打卡幾乎不打開簡書app,里面的熱文大多千篇一律,說教雞肋,功利味太足。(當然,對自己的文章,我目前也是不欣賞的。)
飯一口口吃,水一口口喝,慢慢來,用心做,不要急,快餐不好吃。
多觀察生活細節,多讀書會友,多接觸天地自然,多記多背多思考。感謝富貴竹今天對我說的話,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