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背誦是中國一種古老的學習方法,也是積累知識的一個重要手段。古人教學生讀書,要求背誦,今天在學生的學習中,背誦書本知識仍然受到提倡。更不用說電視上火爆一時的“詩詞大會”這樣的比賽,離開了背誦,顯然是無法參與,更遑論取勝。所有這一切,都說明背誦這種古老的學習方法,不能輕易否定,它對今人的學習、研究,仍很重要。再來說說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顯然積累和表達有著緊密的聯系。
那么背誦積累對寫作有怎樣的幫助呢?
背誦是深刻的記憶,對于寫作好像是準備食材,背誦是吃的飯,寫作是吃飯消化之后的營養吸收。背誦積累對寫作非常有幫助,沒有積累寫不出好文章;但是這并不代表背的積累的多就一定能寫的好。從背誦積累到寫出佳作之間,還有一個環節,而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許多家長苦惱于孩子讀書也不少,為什么寫不出好文章。我想應該是這個環節出了問題。轉化環節這個環節又由多個因素共同影響,導致了寫作水平的高低。在背誦積累的基礎上,轉化環節有兩個必經的過程:1是仿寫2是鼓勵大膽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