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天的主題是關于給我印象深刻的名人之一:劉亦婷。是的,這就是曾經一度在各大書店占領榜首的熱銷書籍《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女主人公,一個在應試教育制度下,結合正確的家庭教育引導+后天努力成長考上世界常青藤學府的普通家庭子女的成功案例和人物典范。高考完的那一年暑假,在購書中心的暢銷書籍里看到了這邊已經加印了好幾次的《哈佛女孩》一書,首先是被那標題和封面給吸引住:一個恬靜的女子坐在哈佛的床邊捧著書專注地閱讀。我在翻閱了幾頁的時候,已經深深地被里面的家庭教育方法論和她在高考后進入哈佛大學的生活吸引,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
我特別記得這本書伴隨我整個假期,在讀了兩遍之后,它已開啟了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和憧憬。對于一個即將步入自由的大校園,終于能夠在完成按部就班的九年義務教育和緊張的高考后可以舒展翅膀,自由掌控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的我,這本書帶給我是極大的鼓勵和引導。其實那時候的哈佛女孩距離她的高考也已經是五年之后的事。
書中講述了劉亦婷的原生家庭狀況和她父母從小對她的教育,以及對她學業和培養綜合素質:德智體美勞的方法論。其實她是那個年代傳統中國式教育的案例。她沒有超人的智商,只是靠著合理而科學的安排和引導走出來的優等生。她也經歷了高考的緊張和備考,然后在備考的過程中,家長給予了規劃的指引,申請多家國外高校學府的同時,也要著手國內高校的備考。在她被多家國外知名高校同時錄用時,她選擇了哈佛,并在哈佛的大學生活里如何在掌握學業知識的同時兼顧活躍于各種校園社團活動和學生會主席的競選。她人生的每一步的基礎都顯得穩固而扎實,思想的深度循序漸進,而她本人的外表也在各個人生階段慢慢蛻變。看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看里面的插圖,和一些她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是怎么想的。我也沉醉和想象著她所描繪的忙碌而充實的校園生活,是否她走過的哈佛地方,也出現過在那部《哈佛愛情故事》韓劇里的取景。
總之,哈佛女孩是在那個暑假走近我的記憶里,心里的。她深深地影響著我對大學生活的規劃,告訴我想在大學的校園里體驗什么事,要一種怎樣的狀態。那本書被我帶去了大學宿舍,成為我的枕邊讀物,告訴我不要忘記初衷。我很慶幸那個暑假遇見了它。
也許這個名字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淡忘,事實上,在她出名后若干年的今天,這位女主人公也已經低調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很久很久了。有時候我會想,那些曾經影響過他人而又沉寂了的人,他們如今都在哪個角落?做著什么事?生活得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