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惜別千里行,西風染盡紅楓林。又值一年秋時節,落木蕭蕭話秋思。獨自徜徉在校園林蔭路上,心如梧桐葉落思緒紛飛,我享受著秋思帶來的孤獨。
孤獨不是李后主獨上西樓話離愁的寂寞感慨,也不是被遺落在角落的寂寥惆悵。“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孤獨怡然自樂的境界。陶潛愛菊,是因秋菊潔身自好,寒芳自賞的幽幽獨樂之情。孤獨是平淡的旅途追尋恬然的心境,不因物換而喜怒于言表。始終保持著靜謐的性情忘乎境外之物。
人生悄然降臨,也最終安然離去。漫長而又匆忙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成長,并在學習事業上乘風破浪,謳歌著生命的波瀾。而在時間的磨蝕,挫折的蹂躪下,心便會空缺,出現褶皺。尋處驛站,暫歇腳步,讓孤獨扶平心靈,填補傷痕。在車馬喧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靈,獨處一片悠然境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用孤獨養性,可以平靜修身;儉樸養德,可以淡泊明志。孤獨的人心靜而澄明。荀子曰“人心譬如磐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用靜止的心態方可應對萬物的幻化。范蠡出身清苦,性情好靜,與文種投身越國。越王勾踐欲襲吳國,范蠡審時度勢力勸越王。王不從以致戰敗,又諫王忍辱負重,并獻出自己愛姬西施迷惑吳王,越王臥薪嘗膽終成霸業。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范蠡在復國后深知王可共患難,不可與富貴。決然棄官,轉齊從商,以靜修身,成就一代巨商。三次冷靜抉擇,范蠡以獨而始,又以獨而終,靜觀其變,保全性命,傳芳千古。
孤獨的人并非孤僻,相反,孤獨源于愛,無愛的人不會孤獨。享受孤獨的人學會愛自己,更學會了理解別人孤獨的靈魂和深藏在它們之中深邃的愛,并堅貞不渝的恪守愛的方向。從愛中保持孤獨的冷靜,在孤獨中閃現愛的蹤跡。
秋落秋收秋時景,吾思吾獲吾時醒。在校園朗朗的書聲和匆匆的腳步中,我獨自尋找著一片幽幽逸林,放下疲憊的行程,舒展心靈的褶皺,享受著孤獨的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