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簡直是現在年輕人的日常。有的人是因為要加班,但絕大多數人只是因為習慣。睡前刷微博、刷朋友圈,不到十二點不睡覺,簡直是強迫癥,晚睡強迫癥。
我也是一名“晚睡強迫癥”患者。
習慣能不能改變呢?
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還有一個詞:積重難返。
真的無法改變嗎?《習慣的力量》的作者查爾斯·都希格不這樣認為。他提出,只要找到自己的“習慣模式”,弄清楚習慣的運作原理,我們就能擁有自己滿意的生活及習慣。
? ? ? ? ? ? ? ? ? ? ? ? 『找出習慣回路』
習慣也是有固定運行過程的,也就是習慣回路,它包括三個部分: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暗示是引發習慣的條件,如時間、地點、情緒等一些特定的外在因素,慣常行為是具體行動,獎賞則是習慣形成的動機。
比如,晚睡強迫癥。睡前玩手機,不到點不睡覺。這個習慣回路里,暗示是睡覺前這個時間點,慣常行為是玩手機,獎賞是放松心情、緩解白天辛苦工作帶來的疲倦。
? ? ? ? ? ? ? ? ? ? ? ? ? ? 『替換壞習慣』
晚睡強迫癥沒得治了嗎?
別棄療,有得治。壞習慣也是習慣,我們不要想著消除它,用另一個習慣取代它即可。
睡前玩手機是為了放松心情、消除疲勞。做什么也能達到這個效果呢?睡前泡腳,聽輕音樂,慢慢養成習慣。
話又說回來,我為什么知道怎么改變習慣還是做不到呢?我會告訴你我是反其道而行之嗎?以前的我是通過睡前泡泡腳來消除疲勞感,然后美美睡一覺的。
所以,知道還不夠,要做到才行哦!
(我不會告訴你,我是因為討厭洗頭發才導致晚睡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