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基層管理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感到很不適應,因為這意味著變化和走出舒適區:從管理好自己就行,變成要管理好一個團隊。
況且對于自我管理,我也做的很不到位,怎么能管理好一個團隊呢?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我需要找到方法和答案。
問題就是需求,就是前進動力。我這個人比較笨,只能通過看書加實踐來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這也是我閱讀《深度管理:突破管理困境的25條黃金法則》的初衷。
在開始閱讀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本書的兩位作者:
大衛.戴伊
管理學大師,美國培訓師和開發者協會會員、國家發言人協會會員。大衛.戴伊的培訓項目幫助各個行業的領導者提高他們的影響力,解決管理現場出現的各類問題,并通過管理實踐的靈感來幫助管理者和團隊成員實現雙贏、取得業績的突破性進展。
卡琳.赫特
Let's Grow Leaders首席執行官,領導力提升咨詢顧問,教授。擁有20多年的銷售、營銷、客戶服務和人力資源方面的經驗。《公司》評選其為100位杰出領導力演講者。2015年,卡琳.赫特被美國管理協會評為年度管理者。目前她在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教授MBA和高管教育課程。
深度管理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深度管理的概念;第二部分強調用合適的人,實現更重要的結果;第三部分重點闡述激發團隊的獲勝動力;第四部分強調如何掃除障礙,鞏固成果。
第一部分 深度管理
關于輸贏的認識:擺脫平庸的狀態,成功的完成工作,并長時間維持優秀的業績。
深度管理的意義:提供理論和工具,讓你贏的漂亮,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對各類問題時迅速找到答案。
我們都渴望獲得成功,這就需要了解獲得成功的四大基本原則:信心、虛心、結果和關系。進而了解四種類型的管理者,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屬于哪一種,以及如何成為贏家型管理者。
一張圖看懂四種類型的管理者
第二部分 用對人,做好事
在這部分里闡述了管理的基本活動及準則,其中包括:與人交流、分配工作、做出決定、托付責任,甚至還有將某人踢出團隊。
分配的是工作任務,肩負的是工作責任,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是個態度和認識的問題。
這些活動只為了一個目的:“用對人,做好事”。
第三部分 激發團隊獲勝動力
我們不僅需要贏,還需要贏得漂亮。為此我們就需要關注團隊成員的成長,進而形成可持續的出色狀態和結果。
只有考慮每一名團隊成員的需求:賞識、信任、支持、聯系、包容、挑戰和認可,才能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探討,進而激發團隊獲勝動力。
這里提到了鼓勵的問題,有效鼓勵有三個基本特征:相關、具體、有意義。以其中的有意義為例,就包括了六個方面:量身定制、個性化、要及時、鼓勵強項、合乎局勢,對團隊有意義。
第四部分 掃除障礙、鞏固成果
這個部分告訴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可能的阻礙來自三個方面:我們的領導、我們的員工、我們自己。
這里面提到的向上管理讓我受益匪淺,即管理好自己的領導需要遵循的DARN原則:
D:公開(解釋情況和根本原因)
A:負責(不要只怪罪別人)
R:對策(分享你的解決方案)
N:下一步(分享你的計劃和需求)
生活是美好的,因為我們熱愛。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