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常常聽到有人說這樣的話,“哎呀,好想不工作啊!”。
聽起來,工作似乎真的如此討厭,如此沒有意義,就好像如果可以不用工作,我們的生活真的就能過得詩意盎然流光溢彩一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除了賺錢,工作真的沒有任何意義嗎?其實不然。
雖說對于大多數像我這樣的人來說,每天把我從床上叫醒去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動力真的在于每個月的各種賬單,老人的贍養費,孩子的興趣班費用以及其它各種名目繁多數不勝數的開支,然而當我一旦開始投入工作之后,所能收獲的遠遠不止如此。
稻盛和夫說: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是生活幸福的來源。
今年大熱的電影《西虹市首富》,男主王多魚是一名業余球隊的守門員,因比賽失利被開除離隊。處在人生低谷的他接受了一個月花十億資金的挑戰。窮久了的王多魚,開始了報復性消費。什么貴就買什么,什么費錢就做什么。但除了剛開始的幾天感到開心之外,王多魚并沒有感受到有錢的快樂。
不可否認,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兒去哪,肆無忌憚無所顧忌地去消費,毫無節制地躺在床上玩手機,一周一月你或許覺得有趣,愜意,但若幾十年如一日,你會覺得幸福嗎?可能很快,你的幸福感就會大幅降低,因為當你不再會為解決棘手的問題而開心,便也不會獲得任何成就感。記得很多年前看過一本漫畫,其中的主人工張小盒說,“這個世界上什么事做久了都會無聊,只有工作不會”。因為工作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聊以衛生的金錢,還有源源不斷的成就感,安全感和滿足感,而這些都是幸福的來源。
相對于父母那代人,我們這代人物質條件好太多了,但為什么我們還是時常感到窮,感到生活了無希望?
?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外界的各種刺激,網絡上,新聞里,朋友圈里總是充斥著類似的信息:誰誰僅僅三個月從月入三千變成如月三萬,誰誰誰僅僅半年就創業成功,財務自由,如此這般的信息,就像是性感妖艷的俊男美女赤裸裸地挑逗刺激著我們的神經,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把快速致富、財務自由、不用再工作當成人生的理想。而工作作為實現財務自由的一種手段,自然就被賦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事實是,這樣的期望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現實,當希望一再落空時,便連帶著連工作中的成就感也體會不到了。
如果某一天,真如你所愿,突然中了大獎,你可以從此不用在工作了,你一定會過的比現在快樂嗎?
我不知道,但我感肯定,即使真有那么一天,我仍然會選擇繼續工作,因為工作帶給我們的意義除了錢之外,還有其它重要的東西。比如,心理滿足感,比如,和大家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而一起努力的快樂,比起整天在家里混吃等死,享受無聊,我更愿意辛苦努力,投入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工作無聊,其實很可能是生活本身無聊,而工作恰恰是為了對抗生活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