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做到了簡潔,你將無所不能
一、小即是好
做人簡潔,做自己,堅持自己的原則,并立馬說出自己的想法
對史蒂夫來說,這些都與他無關。無論你是敵是友,真理就是真理,他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和他是否喜歡你、是否重視你毫無關系,與氛圍是否和諧更是毫無瓜葛。
史蒂夫·喬布斯要求大家溝通時必須直截了當。他對那些拐彎抹角的人毫無耐心,一旦發現你的談話漫無目的,就會立即打斷你。
我把史蒂夫冰冷的話放在了心上。我知道自己原來的判斷是正確的,但我妥協了。不管我的出發點是好是壞,最終效果都是一樣的。我發誓,再也不去捍衛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了。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挨批評了,他很清楚,這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因此,他盡可能坦然地把閑言碎語歸類,從中吸收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把其余的垃圾消息拋諸腦后。
團隊簡潔
始于精英小團隊并維持小規模。因為規模一旦擴張,“復雜”就會隨之而來。
參會者需要有參會的理由,沒有所謂的“面子邀請”。會議要么非常需要你,要么根本不需要你。會議無關私人關系,純粹是公事公辦。
項目團隊的規模始終很小,真正有才華的人能承擔責任,這就是驅使他們瘋狂工作、提出奇思妙想的動力。因為質量比數量重要,所以每周(甚至是每天)的非正式會議都能取得成果。
然而,團隊不光有“規模控制”問題,還必須有一位特殊人物,這個人必須堅持原則。 工作質量的提高與最終決策者的參與程度成正比。
喬布斯會堅持參加廣告設計中
他的處事底線是--如果你覺得某個東西很重要,你自然會有時間去關注。如果你真的太忙,或是認為營銷并非自己的專長,那你就得聘請或委托他人代辦,而且要賦予他們真正的權力。
我可以明顯覺察出,比起創造力來,他們更重流程。這不是件好事!在蘋果那里,我們通常能成功,因為創意才是蘋果最重視的東西。
在這類公司里,較低層級的人往往承擔更大的工作量。他們只需確認老板能在眾多創意中發現滿意的東西,對自己產生些許好感。他們不愿意支持和自己的想法不對路的創意,即使那些創意更高明。在層級較多的組織里,人們很難站在“有想象力的創意”那一邊,因為那樣做會比較冒險。而在蘋果這樣“平行架構”的組織里,做到“不同凡想”則會更容易些。
二、少即是好
史蒂夫用“簡潔”理念給蘋果的整個生產線重重一擊。他打算讓蘋果的產品從眾多型號變成四種型號,即分別為普通用戶和專業人士服務的筆記本電腦,和分別為普通用戶和專業人士服務的臺式機。這是科技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簡化生產線的方式。
蘋果關注精簡和優質產品,拒絕向質量問題妥協。
想讓所有人都滿意,就等于得罪所有人。蘋果選擇的是簡潔之路,集中精力做幾件事。……蘋果只生產優質產品,欣然把低端市場留給了有需求的企業。
產品的每個細節都盡善盡美,值得人們反復把玩。當史蒂夫向廣告公司展示第二代iMac的樣機時,他看起來就像一位驕傲的父親。
英特爾模式的前提是,只要出現一個壞主意,整個帝國就可能面臨災難。蘋果則認為,犯錯不要緊,能一鳴驚人則更好,即便是落入窘境也比重擔在身、廣告創意人員江郎才盡要好。精簡能力的高低就是兩家公司流程差異的問題所在。蘋果有精簡能力,而英特爾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