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山藥燉豬腔骨
食材:山藥2根,豬腔骨1斤,蔥段、姜片、料酒、鹽、食用油適量。
具體制作步驟:
1:將腔骨放入大碗中,倒入清水,浸泡兩小時左右以去除血水(中間需要勤換幾次水)。然后再將腔骨涼水入鍋、加入姜片、料酒,水開后焯燙,然后將腔骨撈出,用溫水洗凈備用。山藥削皮洗凈后切成塊備用。
2:火上坐砂鍋,放入腔骨、姜片、蔥段,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
3:半小時后,下入山藥,少許食鹽,繼續再燉半個小時,即可關火裝碗。
7:東北亂燉一鍋出
食材:排骨200克,豆角1把,玉米1個,茄子1個,土豆2個,南瓜半小塊,玉米面半碗,白面1碗半,酵母、白糖、蔥絲、姜絲、花椒、八角、冰糖、生抽、老抽、料酒、豆瓣醬、食鹽、食用油適量。
具體制作步驟:
1:將半碗玉米面倒入大碗中,加入適量開水,將玉米面邊燙邊攪拌,放涼后加入一碗半白面,加入適量酵母、白糖,少量多次加入溫水,揉成面團后,放置溫暖處醒發。
2:豆角摘去兩頭和筋、洗凈;玉米洗凈后切成長條;土豆去皮洗凈后切成長條,茄子、南瓜洗凈后也切成長條備用。
3:排骨涼水上鍋加少量料酒、姜絲焯水后,撈出并用溫水洗凈備用。
4:火上坐鐵鍋,鍋熱倒油,油熱后下入花椒、八角爆出香味,再放入蔥姜絲炒香,然后下入豬排骨翻炒均勻,加入料酒、老抽、生抽、冰糖、豆瓣醬調色調味,再加入適量清水,燉煮半小時。
5:下入豆角、土豆、玉米、南瓜,翻炒均勻,加入適量食鹽,燉煮10分鐘。
6:取出發酵好的玉米面團,揪成小團、揉成小餅,再依次將玉米面餅貼在鍋壁上,然后蓋上鍋蓋,中火繼續燉十五至二十分鐘,將鍋中的菜大火收汁即可。
8:胡蘿卜燉羊排
食材:羊排250克,胡蘿卜2根,姜片、干辣椒、花椒、八角、豆瓣醬、鹽、料酒、食用油適量
具體制作步驟:
1:將羊排改刀剁成一寸長左右的段,涼水上鍋加少量料酒、姜片焯水后,撈出并用溫水洗凈備用。胡蘿卜去皮后洗凈切成滾刀塊備用。
2: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下入姜片、干辣椒、花椒和八角煸香,然后下入豆瓣醬炒出紅油。
3:下入羊排爆至斷生,然后加入料酒、沒過羊排的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燉45分鐘。
4:加入胡蘿卜塊、適量食鹽,攪拌均勻后,繼續再燉25分鐘,待食材熟爛后即可大火收汁、關火。
9:小雞燉蘑菇
食材:仔雞1只,干榛蘑1把,細粉條1把,蔥段、姜片、料酒、八角、干紅辣椒、生抽、老抽、冰糖、料酒、食鹽、食用油適量
具體制作步驟:
1:榛蘑用適量溫水浸泡約40分鐘左右,將水過濾備用;榛蘑撈出后洗凈控水待用。
2: 將仔雞洗凈,剁成小塊后,涼水入鍋加料酒、姜片焯水后撈出并用溫水清洗干凈后備用。
3: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放入蔥段、姜片、八角、干紅辣椒,炒出香味。
4:放入雞塊翻炒均勻,炒出雞塊水分、待雞肉變色后,加入生抽、老抽、冰糖、料酒,調色調味并炒勻。然后加入泡蘑菇的水以及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25分鐘左右。
5:下入蘑菇,改中小火燉35分鐘后;放入粉條。[此步注意:如果是細粉,可以不用提前泡軟。]
6:待肉爛蘑菇香、而且粉條也吸飽了湯汁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關火裝盤。
10:魚頭燉豆腐
食材:豆腐1塊,魚頭1個,姜片、蒜片、香蔥段、鹽、胡椒粉、料酒、食用油適量
具體制作步驟:
1:將魚頭處理好后,洗凈、從中間一切二瓣;豆腐切成塊備用。
2: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下入魚頭,煎至兩面金黃,撈出。
3:鍋內底油燒熱后,下入姜片、蒜片爆香,然后加入適量料酒、開水,再放入魚頭。
4:湯燒開后,下入豆腐塊,加入適量食鹽、胡椒粉,小火慢燉。
5:燉至豆腐和魚熟爛時,即可關火,出鍋前加入香蔥。
以上推薦的十道家常燉菜,食材準備起來方便、制作過程簡單易操作。都是家常的營養開胃菜,吃完之后暖身暖胃又順氣,也是冬季的補益佳品,可謂是“有肉有菜、葷素搭配營養全、驅寒暖身又滋補”。喜歡的朋友一定要試試~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龜編輯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喜歡我就~關注!~點贊!~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