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約練兩場,一場做觀察員,一場做來訪者。分別感受到性別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咨詢風格。也收獲了更多的感受。
從第一場約練中,感受到了助人自助以及一致性表達的方法與重要性。助人自助是說做咨詢師不一定非要什么都懂或者自己一定是療愈的非常好了,才可以去做咨詢,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有不懂,在輸出能量助人的過程中,來訪者的故事與感受同時也會帶給自己療愈與收獲的,從而提升自己。一致性表達,在療愈內在小孩方面,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回到從前,看到從前那個人與那個小孩自己,理解那時那境為何發生那事?及那時的感受如何?輕輕的抱抱ta,告訴ta你的感受與訴求,身體的感覺會回應你告訴你需要不需要調整你的表達。
第一場約練,還讓我感受到了咨詢師如果說的太多像講課的話,會給聽者造成怎樣的不適,一定謹記不要充當來訪者的專家,哪怕你真的比她能比她啥都懂。
從第二場約練,我最大的收獲是,悟到了如何應對家庭里的差評師式另一半。如果配偶習慣于在公開場合否定你挑你毛病,讓你非常惱怒,怎么樣才能贏得他,改善溝通交流效果,而不是跟他互懟,結果贏了他的道理,輸了關系的和諧呢?——方法就是運用劉友龍老師說的“云手”,先把他的否定與指責不當成啥事,該干嘛干嘛,即接住他的情緒但是不卷入其中??纯茨懿荒茏屗约河X察。如果過后他毫無歉意,那么我們可以心平氣和的就之前對方給咱造成的不舒服,跟他溝通,溝通的時候,只說自己的感受,不否定不指責對方。
其次,第二次約練的咨詢師老師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無痕引導,陪伴來訪者澄清感受,但一點點都不卷入對方的情緒。盡管每一次他的話術都是先反映性傾聽,用簡潔準確的詞句(多是來訪者說的核心詞語),回應確認來訪者的感受,然后賦能對方,接下來再用開放式問句激發對方的思考拓寬拓深。但是,這需要咨詢師何等精準何等敏感的感受力啊,問句的設定更是決定了咨詢的導向,怎么貼著來訪者的節奏,又不被對方帶著走?
從觀察員老師那里,我學到了怎樣巧妙的補充自己更精要的觀點:自我暴露,同理對方
我愛約練,抱團精進,小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