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旅游指南》上搜索目的地,在評論里被描述得天花亂墜的地方成為我向往之所。真的到了那里,那種非來不行,不來會死的心情卻沒那么強烈了。指南中所描寫的細節,在親驗之后好像也不過如此,還不如落在長廊上的一只蒼蠅讓我更有興致。
大多游客對那只蒼蠅表現出厭惡,但卻無人拍死,而在家中,即使蒼蠅離你老遠,只要看見了,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拍死它。
寺廟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把人的習性都改變了。
圖片來源網絡
從古至今,不論是殘暴統治還是以大愛服人心,依靠的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這股力量通過話語、行動、表情影響著每個人,這股力量追根溯源只有兩種形式:愛或恐懼。
人們自以為對二者區分明確,但實際上卻常常將兩者混為一談。
擁抱著對神明的敬仰,謹遵神明教誨,忌食葷、忌殺生,即使心生厭惡,此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在這敬仰背后,其實是對神明的恐懼。
害怕在如此神圣之地,犯了禁忌,引來神明震怒的懲罰。就好像戀人間的愛戀,在“離不開你”的背后,更多是“離開你我該怎么辦‘’的恐懼。
?人們不明白“禁忌”背后的真正含義,誤將這當做是恐懼的限制。之所以有禁忌是因為,食肉或殺生會讓人思想變得渾濁,而食用素食會使人的頭腦清明。如果你有過一周的素食經驗就會了解這其中的奧義。
親愛的,宇宙從來沒有懲罰這回事,只有因果法則。
圖片來源網絡
我感到收獲頗豐,不是因為神廟,而是…因為那只蒼蠅,我覺得這一趟的旅費都值了。
這只蒼蠅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是其他蒼蠅做不到的。
就如尼采所說,評判我所學的任何東西,都應以它讓我受益為準則,而不是考慮它是否滿足他人的利益,我對事物的發現應該讓我更具活力:它必須以某種方式使我“生命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