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在于你如何玩游戲,而在于游戲如何玩你。
控制想法:如何在憤怒、恐懼或受傷的情況下展開對話
情緒并非無中生有
- 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緒,是你讓自己感到害怕、煩惱或氣憤。
- 產生負面情緒后你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
感受是由你的想法創造的
- 行為本身無法也不會造成情緒反應。
- 行為方式模型,我們首先觀察事實,然后在腦中構思情節,接下來才產生感受。
- 想法是我們判斷事物的基礎。
- 主觀臆斷隨時在你的腦中發揮作用。
- 一系列事實片段的結合會讓我們形成無數的想法。
- 只要控制了想法的構思,我們就可以免受它的影響了。
行為方式的回顧
關注你的行為表現。如果發現自己正在遠離對話,問問自己在做
什么。
- 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應對方式。
確定行為背后的感受。學會準確時別行為背后的情緒。 - 導致這種行為的情緒感受是什么?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學會質疑你的結論,尋找感受背后的其他可能解釋。 - 造成這種情緒出現的想法是什么?
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實。會到事實本身,放棄絕對表達,區別客觀事實和主觀想法的區別。 - 形成這種想法的事實依據是什么?
注意似是而非的“小聰明”式想法。尤其是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無助者想法。
改變主觀臆斷
你應當詢問自己一下的問題
- 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
- 一個理智而正常的人為什么會這樣做?
- 我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 要想實現這些目的現在我該怎么做?
感悟
我們感覺自己在什么事上受到了不好的待遇,我們可能會覺得憤怒等等的情緒,難道我們的情緒是根據事情發生的,不是。我們的情緒是根據我們自己的主觀臆斷產生的,我們總會自以為是的去想別人這樣做這件事的原因,從來不去探索事情背后真正的原因。我們因該去關注我們感受背后的想法,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解決我們面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