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識共享的領軍品牌羅輯思維,從最開始的微信60秒語音,一直到今天的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和最新的APP產品----得到,羅輯思維用它的一個個成功案例向我們展示了粉絲經濟的變現之路,本文將圍繞羅輯思維的發展,分析其暴紅背后的經濟原因,探索粉絲經濟的變現之路。
(一)羅輯思維是什么
很多人接觸羅輯思維,是從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每天一條60秒語音開始的。順應微信平臺和粉絲經理兩大紅利期,羅輯思維順利挺過了三年,而且越做越好,一直到如今的在微信公眾號625萬粉絲,優酷視頻3.4億次播放,2015年營業收入1.5億,B輪融資后估值13.2億人民幣。在如今凋亡速度極快的自媒體圈,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羅輯思維究竟提供怎樣的服務能讓這個品牌屹立至今,并順勢推出最新APP得到呢?“死磕自己,娛樂大家”是羅振宇經常放在嘴邊的一句話,說白了,羅輯思維提供的,就是把好書中的觀點濃縮之后再講出來。羅振宇將書中精彩的故事加工提煉,做成羅氏特色簡單知識,讓用戶可以更省時省力的獲得知識;同時用話題與想法凝聚粉絲,讓自己的用戶們產生身份認同。
很多人喜歡聽他的60秒語音,因為覺得從中能學到點東西,或者獲得一種新的想法與觀點,每天早上上班路上,戴著耳機聽一段羅輯思維,就算沒有太大收獲,也能給自己一種自己很充實很有收獲的假象。現在這個時代,有時間看書的人越來越少;而不用看書,聽段語音看段視頻就能體現自己“愛智求真”的事,誰不愿意做呢。
內容是自媒體最根本的根本,內容吸引人,才會有粉絲,才會有流量。羅胖作為資深媒體人,肚子里的學問很多,也很有想法,羅輯思維的內容從最開始的一分鐘語音,到三四十分鐘的視頻,內容不斷增加,每期視頻的播放量基本都保持在150w次以上,成熟的策劃團隊與接受投稿的開源模式使節目保持了較高的內容水準。而粉絲的運營與篩選,則為后續兩個階段打下了基礎。
羅輯思維實際包括微信語音、視頻、線下讀書會等具體互動形式,主要服務于80、90后有"讀書求知”需求群體,打造互聯網知識型社群。 從形式上看,羅輯思維在做的事情是“為用戶讀書”。而從更深的層次來看,羅輯思維還是在利用人的天性——“懶惰”在做文章,當人們的碎片化時間越來越多,社會壓力又使現在的年輕人無比焦慮,羅輯思維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在碎片化時間“學點什么”的入口。當羅輯思維的粉絲達到一定規模,他們會自然形成一個小社區,當初的“看視頻聽書”的需求將會拓展,他們可能可以在這個社區內溝通交流。他們可以通過羅胖的網店來購買東西。另外,羅輯思維的會員制度更是大大提高了用戶的忠誠度什么會員繳費一天幾百萬,吃霸王餐,曬各種羅利幸福,這些確實很吸引眼球,能夠提高用戶粘性。從免費收聽語音、觀看視頻的粉絲到實際付費的會員,這種關系跟互聯網產品的海量免費用戶和少量付費用戶之間的關系,非常類似。
同時羅輯思維,面向近300w會員,舉行了多次的賣書,賣月餅等的電商活動。 自媒體流量變現的最好方法就是打廣告,從微博大V到B站up主,很多都是依靠打廣告的方式進行流量變現。這是大V們最常用的變現方法,但有可能消耗某些自媒體的信譽。但是羅輯思維并沒有使用這種變現手段,而是采取了電商為主的策略。不做廣告轉而賣書這個事,很好的體現了羅輯思維團隊與眾多自媒體掙錢的思路的不同,既不用損害品牌形象,又能憑借精裝圖書高毛利的產品特性獲得豐厚收入,是一個名利雙收的活。“面向粉絲的基于微信的電商”是羅輯思維當時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
(1) 得到什么
得到其實是一款以“羅輯思維”的IP作為背書,主要滿足人們碎片化時間“知識獲取”的APP。主要內容包括:每天6條音頻知識內容推送,間隔由一男一女進行閱讀播報,時間在1分鐘-5分鐘之間,偶爾還會有部分嘉賓進行例外的演講;一本熱銷書或者推薦書目內容的一小塊解析;類似熱門商品展位,展示熱銷的電子書;每一本書中的經典句子,類似于小時候經常會抄錄的“名句”。另外,在該APP的首頁還包括一個“發現”功能塊,本質就是一個電子書商城的首頁,按照內容進行區分,方便用戶根據個人喜好進行篩選購買。在個人信息配置頁面包括一些“我最喜歡”之類的小模塊,其中比較有趣的“學分排名”有一些社交元素的概念,后續可能成為這款APP社交連接的主打。這款APP主要有以下特點:商業化:一切以賣貨為目的。大眾化:雖然有高附加值的產品,但適合大眾消費的內容是主流。快速消耗:內容短小精悍,碎片化。質優價廉:編輯后的精華內容很便宜,純干貨。賣點獨特:這是速消品的特點,對應產品獨家版權內容和互聯網成功學的概念包裝。
(2) 得到的產品分析
1、市場定位
得到是羅輯思維在2015年底上線的產品,看清羅輯思維的定位和商業模式,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引出產品在系統內的定位和價值。得到的核心讀書用戶:通過節目和大V推薦,過濾好書,同時專業大V知識變現。得到的主流普通用戶:無論是今日值得聽,干貨解讀,還有金句集錦等,都通過精選碎片化的內容,降低讀書的門檻,提供附加值,優化了體驗,節約了成本。制造了一個人人都能輕松學習的工具,培養了學習習慣,增加了用戶粘性,給用戶心理滿足感。
1、 核心功能及變化
(1)電商
目的:充值賣貨。內容包括各類音頻圖書,購物車,已購閱讀,充值。
老版:“發現”作為商城,按照學習成本由上到下排列。已購是閱讀的入口。充值雖然在“我”的信息結構下,但按照功能邏輯歸為電商付款。購買節操幣,區別于其他電商自建貨幣體系,易于體系內的消費和延展,少了花錢割肉的心痛。然而新版:將商品分類放在首屏展示,提高了曝光量。增加熱門商品、主題系列、猜你喜歡的分類,把握用戶從眾心理,追蹤數據個性化消費。
(2) 免費內容
目的:增加用戶粘性,降低學習成本,適應更多場景,引導消費。老版:包括“今日值得聽”,“今日值得看”等碎片化內容。放在首頁首屏,增加用戶的興趣,培養用戶粘性。金句作為一級欄目,滿足碎片化閱讀場景需要。但新版:弱化“今日值得聽”,“今日值得看”的位置,名字改為“每日聽”和“看金句”,便于記憶理解。增加了冷門長文的深度文章。
(3) 個人信息
目的:個人信息管理,增加學習正反饋,增加用戶粘性。
老版包括個人信息,學分排名,喜歡的內容等。在新版中,購物車放到了“我”中。目前各類商品的入口基本占領了首頁,為什么購物車沒放在首頁上呢?其實首頁左劃會打開購物車,也許是想弱化商業氣氛,先做用戶測試,所以隱藏較深。
目的:專業達人分享,知識變現,粉絲追隨,增加用戶消費和粘性。
老版沒有該模塊,新版在首頁和主導航增加了“訂閱”,用戶付費訂閱大V推送的內容。擴大產品內容和影響力,平臺化發展。
首先得到順應互聯網時代碎片化,流動化,社會化,過濾,屏讀,重混的趨勢,并搭上了全民學習的熱潮。依托羅輯思維節目曝光,口碑傳播,線上線下同時導流。在互聯網成功學的概念包裝下,抱有理想的各階層受眾為之買單。提供優質豐富的好書和干貨知識,是商品基礎。內容的創造性展現形式,提供了良好的體驗。每天推新,低成本獲取知識,降低了消費門檻,使大部頭的書變成了速消品。得到的創始人---羅胖,擁有多年的央視主持策劃經驗,廣泛的人脈,各界大V名人的捧場,塑造了教主般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另外羅輯思維的優質資源和用戶,創造性的知識獲取和傳播方式,都是得到的優勢。就成本而言,無論是書的版權,還是節目的制作費,或是運營成本,都比購買流行視頻節目版權或者O2O補貼低廉的多,還有社群的貢獻,使社會化的協作更有效率。而在這眾多優勢的加持下,得到一步步做到“將知識變現”,無論是語音還是干貨,都能夠達到“賣貨”的目的,實際是電商模式。
羅輯思維如今可以被當做一個完整的互聯網產品,它可以被拆解未以下不同的模塊(子產品):羅輯思維視頻, 即每周五更新的視頻節目。據優酷統計,目前視頻播放量1.67億。它是羅輯思維的最重要產品線;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賬號.,該公眾號目前有將近300w粉絲,是羅輯思維持續抵達觀眾,保持用戶黏性的重要工具,也是后續做會員和社群的主場;會員/社群產品. 羅輯思維在2013和2014年分別進行了兩次付費會員招募活動,目前付費會員的用戶規模為2萬,而面對會員,也有定期的會員活動,每月圖書等會員福利。會員福利及會員之間的交流,可以看成一個獨立的產品線;得到APP更是將觸角直接深入到電商行業,用“賣貨”實現變現。除去上述幾種主要模式,邏輯思維還有相關出版物版稅、講座收入等多種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