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中的柴火灶

鄉村專欄編輯:文言明語

推薦語:南國濕冷的冬天,讓人想起火紅溫暖的炭火。勾起作者往昔溫暖美好的回憶,一件件與柴火灶,與溫暖有關的事情,由作者筆下娓娓道來。理事會鄉村專欄推薦!



南方的冬天,雖不似北方那樣大雪紛飛、冰天雪地、凜冽寒風刺骨,卻也是打霜結冰、凍手凍腳、濕冷刺骨很是難熬。這兒的冬天,不但欣賞不到多姿多彩的北國雪景,還要忍受同樣冰冷刺骨的南國冬日,這著實令我郁悶!

幸好,在南方我的家鄉,人們驅趕寒冷,熱身取暖的用具還是不少的。如現在的電暖爐、空調等,而在這之前,取暖唯有生火燒炭這一傳統方式。至今仍很清晰記得,每到冬天寒冷時,用小鐵鏟,從柴火灶膛內鏟炭火,一鏟子一鏟子送到客廳炭盆,家人們圍坐炭盆烤火取暖、東拉西扯話家常,既暖了身子,也溫暖了人心。我則跑回柴火灶旁,一邊靠近取暖,一邊繼續添柴加火。想起柴火灶熊熊燃燒的火焰,不覺又浮現出,許多柴火灶勵志且美好的回憶。

兒時印象深刻的事,一次晚飯后,跑去叫父親洗澡,聽到他躺在床上斷斷續續呻吟著,湊上去摸到父親滾燙的手。母親說肯定是感冒發燒了,家里沒有藥,也沒有錢用來買藥,大鍋內正燒著滿鍋用來洗腳、洗澡的水,煎不了藥。急中生智之下,學著母親平日里的樣,用大鐵杯子,裝上枇杷葉、干桔皮、魚腥草兌滿水,放進正在生火燒水的灶膛內,夾上幾小塊紅炭圍在杯腳,再擁一圈紅炭灰至杯沿下身。火滅時,藥茶也恰煨煮好,端了藥喂給父親喝下,第二天早上就見好轉,當時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平常的日子,家里人有個小感冒發燒,很少打針吃藥,因為不是很嚴重的情況,是舍不得花本就沒幾個的錢,大多在柴火灶大鍋內煎煮藥茶,或是在灶膛內煨煮。除了這些,最有印象,最有樂趣的還是,兒時拿起挑好的紅薯、芋頭一個一個的埋在紅紅的炭火里,蓋上炭灰,再用小鐵鍬一下一下壓實。弟弟和妹妹,搬來小凳子,挨著柴火灶坐著,眼睛愣愣的盯著,灶膛內被炭灰蓋住的紅薯、芋頭……

好吃的還不止這些呢,家鄉吃飯炒菜,沒有辣椒是不行的。有的人家,炒個青菜白菜,那也得抓上一把辣椒撒上,那滋味清脆又帶勁。辣椒除了可炒可拌外,還有一種美味的吃法,那就是放進柴火灶內煨熟。與煨紅薯芋頭一個樣,只是炭灰不能太旺的火,怕一下子就燒糊了。用稍燙點的灰蓋上就行,聽到有辣椒皮噼里啪啦爆裂的聲響,那就是好了!

小火鉗子,把煨熟的辣椒一個個夾出來,速度要快,動作要輕。待冷卻后,拍掉粘住的炭灰,一個個外焦里嫩的煨辣椒就成了。扒去外層燒焦的辣椒皮,洗干凈,撒上鹽,放瓷碗里搗碎,再倒上醬油拌勻,一道可口美味的下飯菜做好了。小時候,可供選擇的菜不多,吃的更少,即使如此,我們兄妹三從沒有責怪父母之意,一道煨辣椒,就可以當一天下飯菜。

猶記得,天寒地凍的深冬,父親喜歡坐在柴火灶前,生火取暖。我和弟妹常常圍坐過來,央求父親講古(故事),母親怕我們凍著,又搬來一個小火爐子,吩咐父親趕緊添上紅紅的炭火。在渾身遍布溫暖中,聽著父親講述他聽來的奇聞趣事,不時引來我們幾個一陣哈哈大笑,笑容像灶膛里的火焰一樣熱烈旺盛。

故事講罷,父親又嘮叨起他兒時的經歷,父親記憶力特好,七歲至今的事他依然記憶猶新。父親講,雖然爺爺是地主,人卻很實誠,對家里長工、傭人從未苛刻過,寧愿自己少吃點,也不愿虧待別人。話鋒一轉,父親用自己打比方,又勉勵我們讀書要刻苦,學習要用功,不然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他時常念叨,年輕時跟隨村里人去韶關做事,從高處摔下,幸虧得村人、工友救援,才保住一命??偸墙逃覀?,助人也是助己??偸嵌?,以后長大有本事了,也不能忘了村人救命恩情。

每到周末、節假日,天若放晴,我們三兄妹再邀上堂哥家三個兒女或是隔壁鄰居家小伙伴。一大早,拿起扁擔,挑上竹簸箕,帶上鐮刀、鉤刀一起上山砍柴、割茅草。到了山上,就是我們小孩子的天地,爬上大松樹砍干松枝,只聽“嘩啦”一聲掉落下來,大家拍手叫好;在樹上高高的瞧見隔壁大樹,樹杈處有大鳥窩,呼來爬樹厲害的伙伴,趕緊上去看看,不大一會,半口袋灰白色的鳥蛋赫然在目;那邊廂,不爬樹的女孩們,找野果子、采野花也忙得不亦樂乎。日近中午,每人都挑著滿滿當當一擔柴火、茅草,組成一溜長長的隊伍回家,村里人瞧見,都嘖嘖稱贊。

柴火灶天天生火做飯,小時候大部分生火用的干柴、茅草之類的燃料,都是我們三兄妹,利用休息時間去山上弄回家來。有時候,看到別的小孩子,高高興興到處玩,我們也抗議不想去干活了。母親就說,人不干活哪里有吃的,天上會掉?。坎粍诙@的事,在咱們家行不通!于是,嘟囔著嘴,極不情愿,挑起簸箕走向上山的路。

灶膛內冒出來的煙,有時急匆匆往上趕,有時不緊不慢悠悠上升,但不管你哪種姿態,都熏向了屋梁上一排一排,長短不一,肥瘦各異的臘肉上。臘肉都掛在柴火灶前煙熏得到的地方,很少有自家的,大部分都是別人家的。父母心善,只要自家掛得上,來者不拒。滿滿幾掛的臘肉,不時還滴著油,看著我們直流口水,真想吃上一點。母親訓斥我們,別人的東西想都別想,我們是老實人家。心思似乎被她看出來了,趕緊低頭不看了。

較為尷尬的是,往往這個時候,家里來的客人也多,望著滿滿幾掛臘肉,卻不見拿來招待客人,起初父母沒在意,也是聽聞有的客人回家后,說起待客之禮不夠大方。父母聽話聽音,也明白了所指,自覺問心無愧,照樣同意別人熏臘肉,只是會委婉的暗示,讓做客的親友明了。

現在,百姓生活豐裕,冬天熏臘肉、吃臘肉幾乎是家家必備。在這濕冷冰凍的南方,烤著炭火,品著熱茶,吃著香噴噴的臘肉,比之于從前的生活,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如今深冬寒冷之際,一家人圍爐烤火,這些勵志又美好的回憶,便時??M繞腦海,使我不時想起,兒時那些從柴火灶內,扒拉出來的烤紅薯、煨辣椒,那是艱苦歲月的記憶,那是父母傳授做人做事道理的諄諄教誨。欣逢盛世,國富民強,要是父親還健在,那該多好啊。那樣,我帶著兒女、妹妹帶著兒女,圍著大火盆取暖聊天,一大家子熱熱鬧鬧,那不正是父親您最想樂見的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36評論 6 535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44評論 3 421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879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8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2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84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34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8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92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6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23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35評論 0 27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90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00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84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久雨的午后,空氣都是濕漉漉黏糊糊的,我百無聊賴地翻著書。有一行沒一行地看著,《母親的廚房》吸引了我。 “樹的氣息,...
    木之顏閱讀 483評論 2 1
  • 鄉下孩子沒有不燒火做飯的,他們大多數都喜歡燒火,尤其是家里來客人或冬天時。 那時候,鄉下都是燒柴火,現在大多數鄉下...
    楊柳軒軒閱讀 2,102評論 45 61
  • 《媽媽的柴火灶》 二毛 光明日報出版社 [標簽]美食文化(散文) 作者二毛是《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新周刊》...
    大珊老師閱讀 1,262評論 7 21
  • 記憶中的“鏊子饃” 題記:如果能從每一個過程中,細心去思考,吸取經驗,即使表面看來是平凡無奇的...
    警營網風閱讀 1,423評論 0 8
  • 妻喜歡吃紅薯。一年四季,家里廚房的一角幾乎都能看到紅薯。早上,微波爐里烤一個,再沖一杯牛奶,就算是她的早餐。她說吃...
    付強_閱讀 2,282評論 25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