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雙重束縛,是1956年英國心理學(xué)家葛雷格里·貝特森提出的關(guān)于精神分裂癥病因的理論。
? ? ? ? 他認(rèn)為在人們互相溝通的時候,一個人同時在交流的不同層面,向另一個人發(fā)出互相抵觸的信息,而對方必須做出反應(yīng),但不論他如何反應(yīng),都會得到拒絕或否認(rèn),容易使人陷入兩難的境地,精神分裂的癥狀就是這種痛苦的表達。后來這一說法在諸多領(lǐng)域都獲得了應(yīng)用,在生活中非常常見,當(dāng)一個要求里含有矛盾的信息,讓對方做和不做都不對的時候,就是雙重束縛了。
? ? ? ? 當(dāng)遭遇性騷擾的孩子向父母尋求幫助時,很多父母竟然好像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他們既接受不了孩子說真話,也接受不了孩子說謊。這顯然是荒謬的。
? ? ? ? 健康的心智,是“我既可以A,也可以-A”,這意味著整合和靈活;相對分裂的心智,是“我只可以A,不可以-A”;而最有問題的心智,是“我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A”。當(dāng)父母既接受不了孩子撒謊,又接受不了孩子真誠時,就是將孩子逼入了“你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A”的矛盾中。這就是“雙重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