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何高效學習》
文 | 逍影歌
這標題挺拗口的,不過驗證了一句話:“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一句實在話,卻未必每個人都愿意去踐行。
傳統時代的學生,絕大多部分總是“偏愛”死記硬背,花了更多的時間,2個小時學了半個小時的知識,實在令人遺憾。
《如何高效學習》雖然此前沒讀過,不過其中很多方法是估計你也接觸過的。從初中開始,我零散學過點學習方法和記憶規律。在高中,讀過中國科技大學的《創新學習》,里面就提到很多系統的學習方法。感謝這些學習方法,我少背了好多政治和歷史,少被課本洗腦。
如果說學習上有什么利器,就屬“學習”本身。
絕大多數不研究學習方法的人,不知道是他們不懂,還是懶。這個時代,一個學生要談得上合格,首要的功課應該是學會學習,而不是做練習題。《如何高效學習》針對的就是,想快速了解一些領域的新人,想要考試通過的學生,想要深入鉆研學問的高人,如果你是上述的一種,那大可看看,不是很厚,不會占用你太多時間。
《如何高效學習》,作者是斯科特·揚,美國人,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門課程,他總結出來了一套整體性學習法。英文名應該更接近作者的本意,Learn More Study Less。
在網上有人對本書很感興趣,但是動機不純,感覺似乎不花精力就可以學東西。其實這是對本書的誤解,本書只是武功秘籍,并不能直接讓你成神,它的很多方法需要你自己去刻意練習。作者介紹的方法,工具是省力不省功,尤其在練習初期,反而會大大增加你的學習時間,只有熟練之后,才能高效地消化吸收。
這套方法對精力的要求很高,你要比以前更加投入、更加專注才行。只有練成了,才能熟練駕馭,前期的努力,將為自己以后省下更多時間。
本書的一個亮點,提倡一種學習的整體性思維,通過完整的流程,進行目標學習。
整體性學習在于創造信息的網絡,一個知識與另一個知識相互關聯,你創造的聯系越多,它們就會記得越牢、理解得越好。學習并不是整理一個個獨立的盒子,學習就像編織一張大網。
這是一套目的性很強的學習方法,按你自己的需求來使用。簡單的放松娛樂,那不必動用那么多環節。一旦學習新的概念或知識,就要完整流程反復錘煉。
獲取 → 理解 → 拓展 → 糾錯 → 應用(測試 - 貫穿所有流程)
可以類比吃飯:找東西吃→點菜→等菜→上菜→開吃,一般條件下流程要完整,才能吃到那口飯。
很多人到了拓展就結束了,但知識要應用了才有價值。但也別功利性太強,知識也不是立馬就可應用的。可能十年前你學的一個看似沒意義的知識,到了今天成了你謀生的手段。年輕人,多學學總不會錯的。
糾錯環節,出了學校,沒有考試的檢驗,這點很多人對此很不在意。不少人至今知識中仍有大量過時的錯誤。這不單單是你的過失,也是教育系統的問題,不直接教最新、最前沿的知識,而總是按著十年前的教材來教。
隨著學歷增加,再反過頭來一次次推到以前學的內容。初中推翻小學,高中推翻初中,大學推翻高中,畢業后推翻大學。如果說高等數學,小學生駕馭不了,但起碼其他學科的一些概念,直接學最新的,豈不是好事,省得以后還要不斷折騰,省時間就是拯救學生的性命。尤其是信息時代,知識迭代的速度是極其快的。沒有知識更新,舊知識就是大腦的負擔。
測試環節,就如寫程序,實時運行檢測,發現有錯,直接改進。學習中,引入這套機制,確保自己走在正道,不會走偏。做對的事情,遠比努力做一件錯事重要得多。
知識是碎片化的,零散輸入,消化它們,就要加入更多的聯系,成為一個整體。把學習當成一個整體,而不是簡單的碎片知識堆積。先有自己的知識框架,在慢慢往里面填東西,讓其羽翼豐滿。不要怪時間碎片化,畢竟知識學習本身就是碎片化的,你只有通過行動起來,才能真正做到把知識串聯起來。
按項目來學習,這是作者最提倡的。項目運行可以促進整個流程流動,學習與應用一體化,一遍學到技能,一邊實踐,最后還得到可見的成果。
在李笑來老師的專欄中,他提到學校教學中的問題,有一點他們是成功了:
我總覺得這是個陰謀論:“但凡生活中真正有用真正不可或缺的技能,學校貌似都不教,就算教,也教不明白,甚至干脆教壞,比如理財,比如健康,比如性生活,比如婚姻,比如識人,比如……我懷疑他們是故意的,他們想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真幸運,在這一點上,他們成功了!”
借別人之口吐槽了教育體制,回正題,自學的重要,不必多說,我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按照老師的進度來學習。本書最后面的知識延伸,作者也提到了費曼技巧、設置目標、分析優劣等等,方便你學習之后去踐行。
如果你有學習方面的需求,想學得更好,對自己的時間負責,花時間學習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里面針對不同的方法,都有一段長期練習。作者一再強調,一項項學,不要總想一下子就練習所有技能。這跟你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是一樣的。
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創造性,將各種專業知識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記住,《如何高效學習》不是捷徑,只是一條高速公路,有證件才能上路,而且前提是,你自己就不能是一輛自行車。學習,終究是一件緩慢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用科學的認知方法,為自己省下時間罷了。
我整理了一份大綱,供你了解全書:
由于本書干活滿滿,直接上筆記,只會降低閱讀體驗,我把它整理成簡單的PPT,方便你閱讀。
獲取整理版PPT,在“逍影成長利器”后臺回復“學習”可獲取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