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鍵情節透漏---
1
古典老師的新書《躍遷》要上市了。搶讀版著實讀的不過癮,但也需要消化一下搶讀內容,好接下來進一步吸收全書的內容。
古典老師的序言很明確的給出了全書的主題,那就是在資源豐富的今天,“如何利用規律和趨勢,放大個人努力。”
讀過之后感覺破了一個局。原來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或者多面的,所以需要多方位思考。
一直以來自己關注的就是心理學的內容,關注的是個體自身的發展,如何讓自己更從容,更幸福,如何更能接受現在的自己,如何鼓勵自己讓自己承擔更多的責任。然而自己的成長仍然緩慢,好像某一環節沒有打通,總是卡在那里,什么地方呢?比如認為工作已經很努力了,可仍然到了瓶頸,升職加薪總沒有你,領導好像還是不認可你。這些地方忽略了經濟學,社會學,商業。
古典老師在這本書里,序言就指出了這兩者的不同。
關于個人成長、生涯發展和人生設計的理論,都源自心理學、教育學。這些學科的視角主要是從個體觸發,希望個人通過整合、學習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追求一種內在的豐盛。
而期待的提升競爭力、發展優勢、快速增值等概念,卻來自社會學、經濟學和商業,從這個視角來看,個體在其中只不過是一個“社會原子”,個性化部分不過。更重要的是抓住趨勢,利用規律、達到外在的社會成功。
讀到這自己萬分的感慨,多么清晰的畫面,但自己就深陷其中一個景久久不能出來,總希望可以通過個體的努力去達到一個外在的成功。但看到外部的這個景,如何進入這個景,又如何在那里可以抓住趨勢,看到規律且利用好規律,達到社會的成功呢?這就是老師全書要講的內容。
而搶讀版從第二章高手講起。
高手幾乎都有一個特點——他們既懂得如何驅動自己持續地努力和積累,也懂得借助社會和科技趨勢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
2
想到了卷毛佟的公眾號。他喜歡攝影,開班了自己的攝影課。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從公眾號上可以了解到,他喜歡旅行,所以總能夠在路途中用自己的手機拍攝出特別美麗的景色。他會在朋友圈建立自己的攝影主題,展示照片,同時也可以在新媒體、雜志看到他的照片,慢慢的他的攝影得到了關注和認可,有了名氣,自然而然鏈接了更多的資源,于是創辦了可以讓自己的一份時間利用多次的攝影課。
這就是一個高手,他持續的努力和積累,同時借助互聯網的趨勢,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收獲更多收入的同時,也鏈接了更多的資源。
很多人也喜歡攝影,但為什么就沒有將自己的時間一份利用多次呢。身邊的生活也總是這樣。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老師、同樣的上課,就是有的學生學習好和不好的差別;同樣的部門、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起點,有的人就可以明確自己的目標,一步步前進,而有的人就是不能進入正軌,總是跑偏。這之中必然有什么東西影響著,那是什么呢?其實那是“選擇的能力,讀書、識人、修煉不是重點,關鍵是讀哪些書?認識哪些人?修煉什么能力?抓住哪個機會?
古典老師提到了要研究投資人,看看他們都會如何決策和選擇,他們很強的選擇能力;他們關注的是長期收益,所以不會為眼前的利益而糾結;他們需要判斷公司的投入產出比,而我們作為自己的投資人,也在判斷著自己的投入和產出。所以我們要培養選擇的能力,做出選擇,讓自己的投入產出比最大化。
3
高手總能夠找到領域的高價值區,然后持續專注,等待機會。
古典老師提到了股神巴菲特,提到棒球之神泰德·威廉斯,提到了亞馬遜里的大蟒蛇。“”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只投資高價值、可迭代、有護城河的公司,其他都不看;不求短期獲利,只看長期獲利,盡量少動。棒球之神泰德的理念則是:只擊打進入“甜蜜區”的球,不求全壘打,但求結果最優。大蟒蛇選擇水池邊,等待機會,一招致命。”
高手戰略:找到高價值區,戰略性專注,用最有把我的方式取勝。
高價值區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可以更大程度互聯。所以需要我們努力地觀察,發現,驗證這些場景,才能發現高價值區。
我們總希望在某一模塊可以盡自己努力學到最好,然后再進入另一個模塊,卻因為沒有看到全局,丟失了機會。所以高手都是先觀察在這個領域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看到全貌后,采取聰明的方式快速進入,利用趨勢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品牌打造出來,又可以鏈接到更多的優秀的資源。
老師舉的新東方的例子,優秀教師的5個核心技能,專業知識、課程設計、呈現能力、個人魅力、積極心態。大多數人總是停留在專業知識這個層級,認為自己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之后才能夠進入下一個核心能力,殊不知此時的他離5個核心能力都跑起來的人越來越遠。5個核心能力在實戰中全面開花,不斷反復,成為一代名師。
其實這很像李笑來老師說的多維競爭力,打造自己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可以讓我們成長的更快,但要有一個自己的核心能力。本書給出了更具體化,二八法則,投入20%的時間,讓自己的專業知識達到80分,然后快速進入下一個領域。要知道80分就已經很厲害了,一般一個很有天賦的人才能達到100分。那如何快速達到80分呢,這又回到了李笑來老師說的,快速掌握關鍵必要知識,掌握后盡快進入戰場,應用,然后通過反饋不斷修正,進一步促進提升,成長,成為第一名。
好的戰略就是達成“投入和產出非線性”,二八法則,快速占領賽道的頭部,吸引最好的資源,互聯最好的人才,共同成為第一名。
4
這里老師講到了兩個分布,冪律分布,正態分布。
冪律分布用數據表達是“節點具有的連接數和節點數的乘積是一個定值”。
也就是在一個系統里,總量是固定的,就會出現不公平的現象。而系統中又有系統,它也符合這樣一個規則。資源總是有限,所以事情總有重點和非重點,因此,我們在成長、生活中總要抓住重點,才能讓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
這就相當于是一個杠桿點,持續找到重點,獲得最大收益。所以要找到這個杠桿點,就要觀察、思考和分析。比如軟件公司的項目經理,這個職位的杠桿點是什么?有非常善于溝通的,他能夠得到領導的重視,可以在外去搞售前,去宣傳,去擴大產品影響力;也需要有非常實在的,項目進度掌控好,跟用戶溝通非常誠懇,有技術,他可以一個人即是項目經理又是技術經理,讓這個項目進度、需求做的非常好。而一個項目經理,最終目的是簽下合同,這個前提需要主動與客戶溝通,提前做好項目準備。不是說踏踏實實干活不重要,只是在一個部門下,產能導向的情況下,新簽更能被重視。
正態分布是倒U形曲線,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杰出和特差的都是少數。
兩個分布結合可以看,同樣是房產,地區不同,價位千差萬別,相差不大的智商,勤奮,財富差距卻巨大。
我們現在都說貧富差距很大。資源就這么多,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也提到了正態分布,說的就是資源。整個社會的總量是不變的,這是客觀事實,每個人具有的資源又是不一樣的,所以就像笑來老師說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所以我們要:
停止抱怨,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接受它。階層分化是開放社會的必然趨勢;
持續學習=擴大視野,提高效能=擴大移動能力;
持續關注、觀察、驗證高價值去;
向正確方向移動,爬上冪律頂部。
5
冪律分布告訴我們要爬到頂部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古典老師提出了頭部效應。
頭部效應就是:通過觀察和判斷,搶占高價值、有優勢的頭部,然后從小頭部走向大頭部。
人們總是能記住第一名,而第二名總是被遺忘,也證明了成為頭部的重要性。
這讓我想到了影響力。從2010年就關注一直特立獨行的貓,一直到今天,她通過寫作慢慢的擴大了她的影響力,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由原來的博客,到現在的微信,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擴大了自己的效能。博客時代的她,文章總能推送到博客首頁,其實也是占了博客的頭部,讓更多人看到她,臺灣的自由行,讓她成為未開放前的自由行的第一人,占了臺灣自由行第一人,當然如果她只是悶悶的自己去玩,之前沒有大量人能夠關注到她,那她的效應可能也會差一些。所以不同的頭部之間也會相互促進,幫助加速的。
那么如何找到頭部呢?
頭部就是你所在賽道里的高價值并且有優勢的領域。
找到自己身邊的頭部,哪怕很小呢。比如自己身邊可以接觸到理財,那理財這個賽道里,高價值和高優勢的領域是什么呢?高價值就是你可以投資組合獲得更高的收益率,市場現在沒有很認可的理財規劃,所以,可以保有中立的觀點去進入這個行業,給用戶帶來更實用更貼切的價值;而優勢則是通過持續積累去獲得一些專業知識,掌握規劃的技巧。
然而在入場的時候,要避免三個誤區。
從價值而非優勢出發;
思考差異化優勢;
從身邊的頭部做起,從雞頭變成鳳頭。
6
笑來老師曾說過,高手總具備一個特質,都是解題高手。
如何解決無解的問題呢?書中提到兩個序,打破輪回,需要第一序、第二序改變。第一序是系統內部的改變,第二序是對系統進行改變。第二序是改變的關鍵。
這里提到了一個高效能塔,低等是低水平勤奮,靠的是努力,中等是方法論學習,高等是選擇目標,思考核心競爭力,選擇進入什么樣的賽場。人總是自下而上的進化,但更多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明確目標,行動往往事半功倍。
7
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停留在思考層面,這里永遠離不開一個詞 踐行 。
我們也許現在還沒有關注的領域,也許就是有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那就需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去運用這樣的一個方法論,在實踐中去體驗、去理解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比如寫作,我要明確我的寫作目標,鍛煉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邏輯能力。然后圍繞著這個目標去行進,可以對情感,情緒,生活,工作,技能都通過寫作的方式做一個輸出。
比如理財,我要明確我的目標是? 理財規劃師,它的價值是什么呢?那掌握必要的知識,現在只了解了保險部分,但其他方面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然后快速打入這個市場,用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再思考這個行業缺什么,有哪些優勢呢?差異化優勢是什么。先從身邊做起,影響這個小圈子,慢慢有了影響力,自然會吸收到資源,這個時候再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古典老師的《躍遷》有太多燒腦的內容。期待上市,讓更多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