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情況大家應該在工作中會遇到,當你去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你很喜歡,但沒過多久,你發現和你水平相當的人工資待遇比你高很多,你會做什么樣的選擇?
Y情已經1年半了,記得在去年過年那段時間,口罩是短缺物資,緊俏的東西物價會上漲,在經濟學領域這是正常現象,但人們出于道德的考量,認為商家在這種情況下漲價,是不道德的,你覺得商家漲價是理性的嗎?
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你也許會愿意遭受一些損失來讓對手的利益受損,你有時也會愿意放棄一些利益來幫助你愛的人。所以我們總是會不經意的關心在其他人身上發生的事情。
我所待過的幾家公司在員工待遇問題上,都是零容忍,員工間是不可以告知自己待遇情況的。我覺得這一點是有問題的。為什么不能公開透明?我想和公司短期急需的崗位應聘有很大關系。一個項目很急,就想著花大價錢挖個人過來,結果人是招到了,但這中間就會產生很多泡沫,有一部分努力的員工就會覺得不公平,從而產生一些不穩定因素,所以現在很多公司都會給崗位定級,同級的崗位工資差距不會很大,這樣做也就抵消了一部分不公平感。
還有就是空降領導這塊也是很多人煩惱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在一個崗位上摸爬滾打,現在有一個機會可以往上走,但沒想到公司卻從外邊找了個人直接做了自己領導,我自己是遇見過1次,當時把我郁悶壞了。
再有就是作為一個老員工,有一個很尷尬的情況,你想去提漲工資,但公司因為種種理由,就是不給你漲,但是招了個和你級別差不多的,后來你發現,比你的工資還高,這個時候你肯定要氣炸了。有些人想不太通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一個新人在頭兩年動力十足,你都是老油條了,漲和不漲對你能完成的工作來講,差別已經不大了。
舉了很多公司待遇方面的案例,其實理性的決策不應該去和別人,還有和從前去比較,而應該以現在為基準點,拋開其他因素,留下價值大,還是離開價值大,比如個人的成長,個人的收入,個人的健康,家庭因素等作為決策依據,而不應該以別人為參照點。
當然能做到事事都理性決策確實很難,但不妨礙我們先了解一些心理知識,這一章節主要講的就是公平和道德是如何影響我們決策的,在以后遇到這些問題,如果能幫助到我們一個環節,也是我們自己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