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棉:Organic Cotton,指拿到有機認證,從選種到種植到紡織全部采用有機的方式種植。種植有機棉是可持續性農業,每年,全球消費者大約會購買800億件新衣服,將時尚的內涵加入對環保的關注,是義不容辭的。
今天帶大家詳細的了解一下有機棉 — Organic Cotton。
棉花的分類
1.轉基因棉花 — 這類棉花的基因被改造過,它的免疫系統能抵抗對棉花最危險的一種害蟲——棉鈴蟲。
2.可持續棉花 — 可持續棉花仍然是傳統棉花或轉基因棉花,但種植這類棉花使用的肥料和殺蟲劑較少,而且對水資源的影響也比較小。
3.有機棉 — 從種子、土地到農產品以有機肥、生物防治病蟲害、自然耕作管理為主,不允許使用化學制品,全天然無污染生產。在生產紡制過程中也要求無污染。
科技日報報道,2014年中國轉基因棉花種植率達93%。轉基因棉花之外,轉基因的棉籽油用來加工食品,轉基因的棉籽餅加工為動物飼料,最終還是進入了我們的食物鏈。
有機棉與普通棉的區別
1.種子
有機棉:世界上只有1%的棉花是有機的。種植棉花的種子必須是[非轉基因],由于低消費需求,獲得非轉基因種子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轉基因:傳統的棉花通常是用轉基因種子種植的。這些基因的變化可能會對農作物的毒性和過敏性存在負面影響,而對作物產量和環境一般是未知的。
2.用水量
有機棉:種植過程中可以減少91%水的消耗,有機棉80%是在旱地種植的,如堆肥和作物輪作的技術,使土壤有更多的吸水性,增加水的使用的有效性,所以不太需要澆水。
轉基因:常規耕作的做法導致土壤吸水性減少,所以需要更多需水。
3.化學制品
有機棉:無劇毒農藥,由于沒有有毒化學品,使棉農、工人和農業社區更健康。(轉基因與農藥對棉農及工人的傷害更是無法想象的。)
轉基因:世界上農藥使用量的25%,都集中在傳統的棉花上,涕滅威、對硫磷、甲胺磷是傳統的棉花生產中常用的3種最嚴重的殺蟲劑,當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最大。
4.土地
有機棉:減少70%酸化;減少26%土壤侵蝕,改善土壤質量,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兼具改進的抗旱抗澇性。
轉基因:降低土壤肥力,降低生物多樣性;土壤侵蝕和退化;有毒合成肥隨降水流入徑流中。
5.影響
有機棉:有機棉=安全的環境,減少全球變暖,減少能源利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降低農民的資金風險。
轉基因:肥料生產、田間肥料分解及拖拉機作業是全球變暖的重要潛在原因;增加農民、消費者的健康危害;生物多樣性減少。
有機棉的種植過程
土壤
有機棉:種植有機棉的土壤需要經過3年的有機轉化期,在此期間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
普通棉:施用化學合成的化肥,土地肥力不斷下降,板結情況嚴重。
肥料
有機棉:施用肥料為植物廢料和動物糞便(如牛羊糞)等有機肥料。
普通棉:施用化學合成的化肥,土地肥力不斷下降,板結情況嚴重。
雜草
有機棉:采用人工鋤草或機器翻土,用土將雜草覆蓋,增加土壤肥沃力。
普通棉:大量使用除草劑,對棉花和棉田土壤造成污染。
蟲害
有機棉:蟲情控制采用動物天敵,生物防治或利用害蟲趨光性,采用殺蟲燈進行物理誘殺。
普通棉:使用各種花樣繁多的農藥害蟲形成抗藥性后,農藥使用量越來越大,毒性越來越強,造成惡性循環。
采摘
有機棉:采收期,等葉子自然枯萎凋落后,用天然原色布袋進行人工采摘,避免了燃料、油類對作物的污染。
普通棉:使用化學脫葉劑,迫使葉子枯黃凋落,強行進行棉花采收。
紡織
有機棉:在加工過程中使用生物酶,淀粉等天然的助劑進行脫脂和上漿。
普通棉:加工過程中采用各種難以降解的化工漿料和對環境有害的化學助劑。
染色
有機棉:使用有機彩色棉或棉纖維柔和的原本色澤,不染色不漂白。或使用純天然植物染料或經過檢測認證環保染料。
普通棉:普遍使用強酸強堿進行漂白,或染色、固色,導致棉質面料中重金屬和甲醛嚴重超標。
有機織物的生產過程
有機棉 ≠ 有機織物
衣服上可能印有“100%有機棉制造”,但是沒有GOTS認證標識或者中國有機產品標識與有機碼。這種產品,可能其紡紗的時候,原料是用了有機棉,但其面料生產,印染,成衣加工環節,可能都還是常規產品的方式。
品種的選擇
棉花品種必須是來自于已發展成熟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者采用郵寄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品種,禁止選用轉基因棉花品種。
土壤灌溉要求
施肥以有機肥生物肥料等為主,灌溉水為無污染的水。
最后一次施用化肥、農藥等有機生產標準中禁用物資之后三年內不能使用任何化學制品,并且經過權威機構檢測達標后,第一個生產季節即被驗證為“有機過渡期”,過渡期之后就可以成為有機棉田了。
殘留檢測
申請有機棉田資格認證時候,必須呈報關于土壤肥力、耕作層、犁底層土壤和作物樣品中的重金屬、除草劑或其他可能的污染物的殘留含量,以及灌溉水源的水質檢測報告。
過程復雜,需要的資料繁多,并且成為有機棉田后,每三年還要進行一次同樣的檢測。
采收
在采收之前,都必須接收現場檢查,由有機棉檢查員檢查所有采收器是否清潔干凈,一方殘留的一般棉、含雜有機棉、過度棉混雜,并指定隔離帶。采收以人工采收為好。
軋花
軋花廠在軋花前必須經檢查是否干凈,之后才能加工,軋花過程必須保持隔離和防止污染,記載加工過程,加工出的第一包棉花必須進行隔離。
儲存
儲藏的倉庫必須取得有機品經銷資格,儲存必須經過有機棉檢查員的檢查,并持有一份完整的運輸審查報告。
紡紗、染色
所有紡制有機棉的生產區域要與其他品種隔離開來,生產工具一律專用,不能混用。合成染料必須通過OKTEX100認證。植物染料使用純天然的植物染料,實現環保染色。
織造
織造區須與其他區域隔離開來,后整理過程所用的助劑均要符合OKTEX100標準。
如何分辨有機棉
所有GOTS認證的紡織品,其成品上,必須有“GOTS”的標。依照中國有機國標認證的有機紡織品,成品上必須有“中國有機產品”的標識和有機碼。辨別有機棉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
通過服裝上的標識鑒別
產品會標注“100%有機彩棉”,非有機彩棉,產品會標注“純天然彩棉”。
提醒這一點:雖然標注原料100%有機棉,但從棉花到成衣還有很多過程,所以最可靠的看認證證書標志。
可以通過外觀鑒別
觀看服飾的光澤度,過分的鮮艷和暗沉都不是有機棉服飾,有機棉是不可能出現脫色的可能。
可以通過燃燒法鑒別
取一段有機棉線頭,用火苗燒一下,離火后繼續燃燒并冒黑煙的是有機棉線,普通棉線只是很快碳化。
可以通過穿著感覺鑒別穿
穿上有機棉服裝有一種輕松舒適的感覺,柔軟的面料服帖在身上,透氣佳、吸汗快、不粘黏,不會產生靜電。
有機棉與彩色棉的區別
有機棉是一種純天然無污染的棉花,在農業生產中,以有機肥、生物防治病蟲害、自然耕作管理為主,不允許使用化學制品,在生產紡制過程中也要求無污染;具有生態,綠色,環保的特性。有機棉的概念是在有機農業發展潮流前提下提出的, 是有機農業的一個獨立的分支。
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按照生態學原理和自然規律,遵循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類、生態系統和環境之間動態相互作用的原則,在生產中禁止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 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解劑等物質;通過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包括選用抗性作物品種)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內的作物輪作體系,利用秸稈還田、施用綠肥和動物糞肥等措施進行土壤培肥、保持養分循環;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蟲害,采用合理的耕作措施等,從而維持持續穩定的生產過程。
在有機農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有機棉在農藝栽培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農業的耕作理念,保證棉花生長過程采用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及田間管理,以有機肥、生物防治病蟲害、自然耕作管理為主,不許使用任何化學制品保證從種子到農產品全天然無污染并以各國或WTO/FAO頒布的《農產品安全質量標準》為衡量尺度,棉花中農藥、重金屬、硝酸鹽、有害生物(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卵等)各有害物質含量控制在標準規定限量范圍內。有機棉的生產方面不僅需要栽培棉花的光、熱、水、土等必要條件,還對耕地土壤環境、灌溉水質量、空氣環境等潔凈度有特定的要求。
天然彩色棉是一種在棉花吐絮時纖維就具有天然色差的新型棉花,種植過程不使用農藥,紡織、制衣過程中不需要人工著色、漂白、染整等處理,成品中不含任何甲醛及偶氮染料。天然彩色棉紡織品色澤舒適柔和、款式古樸典雅、質地純正安全,完全符合現代人追求自然、返樸歸真的心態,故其被譽為“人類第二健康肌膚”。
目前關于天然彩色棉的開發仍處于初級階段,尚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
(1)天然彩色棉種植難度大,產量低,內在質量不高,其色素遺傳不穩定;
(2)天然彩色棉纖維較短,細度較小,強度和可紡性均低于白棉,整體纖維品質較差;
(3)天然彩色棉顏色單一,雖然目前的天然彩色棉擁有棕、紅、綠、藍、黃、灰、紫等紡織所需色譜,但真正可生產化的僅有綠色和棕色兩種纖維。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色彩豐富、品種多樣的天然彩色棉織物的開發。
有機棉與彩色棉如何鑒別
有機棉只是一個吊牌的認證,沒有測試指標,如果產品上標識是有機棉產品,消費者可以讓商家提供相應的證書或是認證。
關于天然彩色棉的鑒別,國內外文獻報道過較多的定性方法,按照鑒別原理的不同可分為三類:化學組成分析法(包括:元素含量檢測法、黃酮類含量檢測法等)、光譜/波譜分析法(目前,發現天然彩色棉和染色棉的近紅外光譜、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核磁共振波譜存在差異)和化學試劑顯色分析法[包括有色牢度測試法(光照和剝色法)、酸堿試劑法、酚醛反應法等],其原理及評價標準!
總體來說,目前用于鑒別天然彩色棉和染色棉纖維及其產品的方法中以化學試劑顯色分析法中的酸堿試劑法和酚醛反應法最為可靠、簡便,因為其利用的原理是利用天然棕色棉色素中的多酚結構,不會隨著產品的常規后處理而發生含量、結構的本質變化。這兩種方法容易形成檢測試劑盒,用于臨場檢測,快速且無需其他設備,肉眼即可觀察。
化學成分分析法局限性較大,不僅需要儀器設備,其檢測結果受樣品后加工影響也較大,其僅適用于天然彩色棉原棉的定性檢測。
光譜/波譜分析法檢測結果較為可靠,但是儀器設備昂貴,分析測試人員也需要經過系統的培訓才能掌握這類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