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7. 打卡劉妮妮稻盛和夫哲學感受
不管是上學的學生,還是工作的職場人士,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可以當做一個磨練,人生就是要磨練心志,修養靈魂,在一次次的克服中提高成就感,增強自信。
最近讀稻盛和夫的《活法》,稻盛先生一生創辦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高齡出山在一年之內將一家企業扭虧為盈,而讀了他的書后,關于他實踐的哲學卻簡單到不可思議,時常思考作為人何為正確。
今天且談克服困難,提高成就感。稻盛先生起初進了一家挺差勁的公司,和他一道的年輕人,不是抱怨就是商量著怎么離開。而他卻留了下來,并不是有什么先見之明,認為這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跡,他只是沉下心投入了工作。日想夜想,夜以繼日的工作,一點一點的克服困難,做出點成績,便愈發有成就感,進入了一個正向的良性循環。
重復不等于持續。現在好多人談迷茫說浮躁,心里著急想要得到,而行動上卻慢了一拍。覺得自己沒有自信,害怕結果便選擇了結束開始,這樣的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做。只要有開始,就有可能有進步,不是一定有進步,因為有的人是重復而不是持續,每天進步一點點是一件看似簡單卻不是很好做的事情,請不要覺得是雞湯,結合自身引導到自己身上來,道理確實都是通用的,知道和內化是不一樣的。
比方說你每周看一本書,寫讀后感,然后持續分享。那么剛開始時,為了嚴格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你五天看完,兩天寫感受。連續一個月下來,確實看了四本書,寫了感受同步分享,怎么鑒定成效呢,質量。自己讀書時的思考有沒有深化,自己寫的感受在表達方式構造框架有沒有進步,這些都是可以檢驗自己。
這也是我相對參加挑戰的同伴們說的,在上次28天的時候,同伴們的反思回饋中大都提到了打卡進步方面的問題,49天真的是一次挑戰,要極度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分享,重視思考細化自己的成長,有意識的前行,有意識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