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總結 2017年2月27日
ORID:焦點討論法
O-Objective:客觀事實層次
- 關于今天的工作, 你記得什么?
早上上課打瞌睡去了半節課。下課后回到宿舍本說要睡覺的但沒睡,學了一陣子Python,現在能用PyCharm了。中午吃完飯后,大腦一陣炸裂感,睡到兩點半。下午圖書館,做了一下自動控制系統的作業。七八節課去了上概率與統計。晚上跟小伙伴討論了什么是『錨定』和學習了一下Matlab。
R-Reflective:感覺反應層次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緒
- 對自己上課打瞌睡感到無奈
-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 大概是Matlab自定Function能用的時候
-
今天的低點是什么?
- 被室友否定
周六日說實在的比工作日睡得還少,睡得少這件事真的太痛苦了,高三的時候我也經常凌晨一兩點睡,但早上上學就會打瞌睡,一天正常睡眠也就4到6個小時,這就是高三的常態,但我還是練習不了一天睡4個小時,打盹這個方式我不知道怎么去實踐,我覺得不在床上睡覺就感覺不舒服,除非是看電影看著無聊了直接坐著睡。其實一天睡夠7小時對于我來說其實是足夠的了。概率與統計其實老師講的很精簡也很清晰,但同學們說講了一節課廣告,但有沒有想過,純講概念我們會玩手機,會睡覺,其實這樣穿插是很有趣的,只是花的時間會變多,如果真的想學習的話,興趣+自學是一個高效快捷的方式,但我比較懶,我選擇聽聽課。誰都能看到表面,但這都是沒意義的,看細一點再細一點。
I-InterpretIve:詮釋層次
-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 那些獨特的觀點才是有價值的觀點,而且自己要去實踐。
-
今天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什么?
- 主動的人比別人快起碼兩步。
D-Decisional:決定層次
-
我們會如何用一句話形容今天的工作
- 自己真棒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繼續努力?
- 繼續學習
生活的Bug
問室友作業做了沒
回答:『沒布置。』
我說:『布置了。』
回答:『沒講完,不用交。』
我說:『遲早要做的。』
沒回答了。
-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原因
- 原因大概兩點吧:1.不知道主動學習的好處 2.習慣了踢一腳動一下的教育制度 3.懶
-
我做錯了什麼
- 1.我有時候也會懶 2.多管閑事
-
正確又該怎麼做
- 『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