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關于《島上書店》的讀書筆記。如果你是忙于工作、忙于生活而缺乏讀書時間的人,那么讀書筆記是讓你迅速把握故事脈絡、全書思想的方法。缺點是有劇透,想讀原書的慎入哦。
一直以來,我對一夜暴富、一夜爆紅以及少年成名等概率極小事件,秉持悲觀態度,即使天上掉餡餅,地上也一定有個坑,我從不敢奢望。我篤信腳踏實地,no pain, no gain. 看到新聞報道有這樣的事情時,我也是翻個白眼,一聽而過。
可是,我讀的這本書——《島上書店》——卻讓我相信:確實有一夜之間改變命運機緣的“生命禮物”。本書講述了一個深陷中年危機、性格固執、孤獨癥晚期的鰥夫A.J.,因為一個神秘的包袱而慢慢走出人生困境,收獲愛收獲成長收獲幸福的故事。
1.
A.J.和妻子妮可放棄了博士研究生的學習,因興趣使然,倆人用妮可的托管基金,在愛麗絲島開了一家書店,也是這座遠離繁華的小島上唯一一家書店。A.J.并不是一個討喜的生意人,甚至沒有絲毫生意頭腦。他有常青A.J.的輝煌學歷,讀過太多書,卻沒有給他帶來機會,反而養成了他對書吹毛求疵的態度。他不喜歡的書類型多種多樣,雷區很多,要不是妻子妮可彌補他不善社交、性格固執的劣勢,小島書店真就生意慘淡了。
平淡的日子驟起波瀾,妮可因車禍去世了。A.J.開始喝酒、不管生意、更加獨來獨往。他唯一值錢的《愛彌兒》也失竊了。他徹底淪為了孤島。飄飄蕩蕩。孤孤零零。
深陷中年危機的鰥夫,是命運扔給A.J.的第一個身份。
2.
直到有一天,一個未婚媽媽在自殺前將一個神秘的包袱放到了小島書店,是一個兩歲大的女嬰,瑪雅。A.J.用笨拙、慢熱的方式照顧她、愛她。看著她一天天長大,A.J.體會到了快樂,要命的快樂。這完全毀了他想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的計劃。A.J.發現,一旦一個人在乎一件事,就發現自己不得不開始在乎一切事。他培養了一個機靈、可愛、妙不可言的“書呆子”。
品嘗到快樂的父親,是命運賦予A.J.的第二個身份。
3.
在撫養瑪雅之后,A.J.開始打理小島書店,由此和同為愛書之人的出版社銷售代表阿米莉婭有了更多的接觸。阿米莉婭認為跟一個情不投意不合的人過日子倒不如一個人過的好。(的確是,不是嗎?)這樣一個在情感上很講究的大齡單身女青年,一直在感情中找尋求完滿。她對人生負責的態度,也體現在工作上,慢慢地,她讓A.J.閱讀了很多他之前不屑一顧的作品,兩個人在情感上也進了一步。他們,不是乍見之歡,而是久處不厭。約會。求婚。A.J.笨拙而又真誠地追求,打動了阿米莉婭,他們結婚了。
電影《愛情與靈藥》里有這樣一句臺詞:“你遇見千千萬萬個人,但是沒有一個能觸動你,然后你遇見一個人,你的生活從此改變了,永遠的改變了。”多像阿米莉亞和A.J.啊。
不惑之年再次找到真愛的人夫,這是命運賦予A.J.的第三個身份。
4.
幸福的生活開始了。
幸福的生活又被打亂了。
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
沒錯,命運似乎給A.J.開了一個玩笑。他得的這個病,先是喪失語言功能,之后慢慢的沒有思想,腦死亡。他瞞著阿米莉婭和瑪雅,準備慢慢死去,畢竟那筆高昂的手術費,他支付不起,他想留出錢給最愛的兩個女人買房子,離開那個書店二層狹小的居住空間。
生活還是出現了轉機,那本失竊的《帖木兒》回來了,賣掉之后,他做了手術。
然而,手術效果不理想,A.J.今天沒有言語但有思想,明天,他將是沒有思想的軀體。
最后的日子,他再也不能讀書,甚至不能表達自己。他想告訴瑪雅,“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真的會存活下去。”
A.J.真的獲得了幸福和愛。他不再是一座孤島,他是熱氣騰騰的爸爸,情意深重的丈夫,他還是回歸生活大陸的孩子。
在幸福中逝去,是命運安排給A.J.的結局。
5.
讀這本書,情緒不會大起大伏,只是潛移默化地追隨作者細膩的筆觸,想象著那個促狹的書店、倔強的男人、肉團團小女嬰以及在千千萬萬本書的見證下發生的一切。對于這些改變,當時只道是尋常,過后才發現其中的“波浪滔天”。
我們永遠無法想象一個固執的鰥夫需要鼓起多大勇氣去照顧一個兩歲的小女孩,無法想象一個心高氣傲的大齡女青年定情A.J.的那一刻胸中激蕩的愛意,更無法想象面對A.J.的病情時,兩個可愛女人的堅強……就像阿米莉婭說的,大多數人如果能給更多事情一個機會的話,他們的問題都能解決。對于他們,小島書店是這個世界上最接近教堂的地方。
所有的事情都會解決的,只是需要一個機會。
世事變幻,時間流轉,我們慢慢堆積著生命的堡壘,但別忘了留一個門,給那些不期而遇的人,那些“不可能”的情感,那些永不會枯竭的善良,那些充盈的愛。
只有愛,讓你我存在。這是《島上書店》教給我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