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5期第26課7組虞文施

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與素食者營養指導

2~6歲兒童(學齡前兒童)

關鍵推薦

1.規律就餐,自主進食不挑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2.每天飲奶,足量飲水,正確選擇零食。

3.食物應合理烹調,易于消化,少調料、少油炸。

4.參與食物選擇與制作,增進對食物的認知與喜愛。

5.經常戶外活動,保障健康生長。

1~3歲進食品種及量【兒童喂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范2012】:每天350~500毫升乳類,不能繼續母乳喂養的2歲以內幼兒建議選擇配方奶。注意膳食品種多樣化,提倡自然食品、均衡膳食。每天應攝入1個雞蛋、50克動物性食物、100~150克谷物、150~200克蔬菜、150~200克水果、20~25克植物油。幼兒應進食體積適宜、質地稍軟、少鹽易消化的家常食物,不吃油炸食品,少吃快餐,少喝甜飲料,包括乳酸飲料。避免給3歲以下兒童提供容易引起窒息和傷害的食物,如小圓形糖果和水果、堅果、果凍、爆米花、口香糖,以及帶骨刺的魚和肉等。

4~6歲兒童進食品種及量【兒童喂養與營養指導技術規范】:每天300~400 毫升牛奶及奶制品,180~260克谷類,120~140克肉蛋類動物性食物,25克豆類及豆制品,200~250克蔬菜,150~300克水果,25~30克植物油。每天安排3次正餐、2~3次加餐。每次進餐時間為20~30分鐘。進食過程中應避免邊吃邊玩、邊看電視,不要追逐喂養。不使用奶瓶喝奶。零食應盡可能與加餐相結合,以不影響正餐為宜。

零食選擇應注意以下幾方面:①宜選擇新鮮、天然、易消化的食物,如奶制品、水果、蔬類、堅果和豆類食物。②少選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③零食最好安排在兩二次正餐之間,量不宜多,睡覺前30分鐘半小時不要吃零食。推薦零食:新鮮水果、蔬菜、乳制品(液態奶、酸奶、奶酪等);饅頭、面包;鮮肉魚制品;雞蛋(煮雞蛋、蒸蛋羹、);豆制品(豆腐干、豆漿);堅果類(磨碎食用)。限制零食:果脯、果汁、果干、水果罐頭;乳飲料、冷凍甜品類食物(冰淇淋、雪糕等)、奶油、含糖飲料(碳酸飲料、果味飲料),膨化食品(薯片、爆米花、蝦條等)油炸食品(油條、麻花、油炸土豆等)、含人造奶油甜點;咸魚、香腸、臘肉、魚肉罐頭等;燒烤類食品;高鹽堅果、糖漬堅果。

幼兒常見的營養問題:1.食物過敏不不耐受;2.佝僂病;3.缺鐵性貧血;4.維生素A缺乏;5.營養不良(發育遲緩、體重不足、消瘦);6.肥胖。注意事項:微量元素檢測(除鉛外),沒有診斷價值;幼兒骨密度檢測,沒有診斷價值;奶量充足,沒有必要補鈣,但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 【日曬不足時】;體溫超過38.5℃,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采取適當的降溫措施。 【母嬰健康素養——基本知識不技能(試行)】


學齡兒童和青少年

關鍵推薦

1.認識食物,學習烹飪,提高營養科學素養

2.三餐合理,規律進餐,培養健康飲食行為

3.合理選擇零食,足量飲水,不喝含糖飲料

4.不偏食節食,不暴飲暴食,保持適宜的體重增長

5.保證每天至少活動60分鐘,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常見的營養問題:1.不良進食習慣 如偏食、挑食2.早餐;3.零食;4.肥胖;5.齲齒;6.厭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1.良好的飲食習慣影響終生;2.飲食有所偏好是正當的;3.從小開始;4.家長的關鍵作用 (負面、正面及引導)5.注意飲食之外的原因,如心理、時尚等。

早餐:早餐的特殊性,空腹12小時,血糖水平很低,早餐的基本構成:?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饅頭、面包、餅干等;其作用是提供血糖。?高蛋白質(及高脂肪)食物,如牛奶、雞蛋、豆漿、肉類等;使血糖更長久,營養更全面。?蔬菜和/或水果,使營養更全面。齲齒:1.均衡營養,尤其是鈣和維生素D;2.吃粗糙的含纖維多的食物(“磨”牙);3.少吃糖和甜食;4.窩溝封閉或涂氟;5.正確刷牙及使用含氟牙膏。厭食:1.糾正不良飲食習慣;2.發現進食之興趣;3.排除心理或行為問題;4.體檢;5.補鋅;6.或補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復合配方)。營養不良:能量和蛋白質缺乏,生長遲緩: 年齡別身高(身長)低于篩查標準,屬于長期營養不良。消瘦 年齡別BMI(體質指數)低亍篩查標準,屬亍即時性營養不良。兒童減肥主要依靠調整飲食+運動,1.禁止采用禁食、饑餓、半饑餓或變相饑餓療法;2.禁止短期、快速“減肥”或“減重”;3.禁止使用“藥物減肥”或“減肥食品”;4.禁止使用手術治療;5.禁止所謂的物理治療,如震蕩法、針灸法。兒童減肥的目標:防止體重增加比減輕體重更重要。

兒童鉛中毒:高鉛血癥: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為100-199ug/L;鉛中毒:連續兩次靜脈血鉛水平等亍或高亍200ug/L 輕度鉛中毒:血鉛水平為200-249ug/L; 中度鉛中毒:血鉛水平為250-449ug/L; 重度鉛中毒:血鉛水平≥450ug/L;兒童鉛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異的臨床癥狀,如腹隱痛、便秘、貧血、多動、易沖動等;血鉛≥700ug/L時,可伴有昏迷、驚厥等鉛中毒腦病表現。應在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中進行。環境干預(脫離鉛污染源)、健康教育(衛生指導+營養干預)和驅鉛治療。高鉛血癥:脫離鉛污染源,衛生指導,營養干預;輕度鉛中毒:脫離鉛污染源,衛生指導,營養干預;中度和重度鉛中毒:脫離鉛污染源,衛生指導,營養干預,驅鉛治療。

1.脫離鉛污染源,排查和脫離鉛污染源是根本辦法,可使血鉛水平顯著下降。血鉛水平≥100ug/L時,應仔細詢問生活環境污染狀況,家庭成員及同伴有否長期鉛接觸史和鉛中毒病史。血鉛水平在100-199ug/L時,往往很難發現明確的鉛污染來源,但仍應積極尋找。血鉛水平在200ug/L以上時,往往可以找到比較明確的鉛污染來源,應積極幫助尋找特定的鉛污染源,并盡快脫離。

2.進行衛生指導,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特別是飯前洗手十分重要。環境中的鉛塵可在兒童玩耍時沾污雙手,很容易隨進食或通過習慣性的手-口動作進入體內,長久如此會造成鉛負荷的增高。注意兒童個人衛生,勤剪指甲。指甲縫是特別容易藏匿鉛塵的部位。經常清洗兒童的玩具和用品。經常用干凈的濕抹布清潔兒童能觸及部位的灰塵。兒童食品及餐具應加罩防塵。不要帶兒童到鉛作業工廠附近散步、玩耍。直接從事鉛作業的家庭成員下班前必須更換工作服和洗澡。不應將工作服和兒童衣服一起洗滌。不應在鉛作業場所(或工間)為孩子哺乳。以煤作為燃料的家庭應多開窗通風。孕婦和兒童盡量避免被動吸煙。選購兒童餐具應避免彩色圖案和偽劣產品。應避免兒童食用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機所爆食品等含鉛較高的食品。不能用長時間滯留在管道中的自來水為兒童調制奶粉或烹飪。

3.實施營養干預,高鉛血癥和鉛中毒可以影響機體對鐵、鋅、鈣等元素的吸收,當這些元素缺乏時機體又對鉛毒性作用的易感性增強。兒童應定時進食,避免食用過分油膩的食品。因為空腹和食品過分油膩會增加腸道內鉛的吸收。兒童應經常食用含鈣充足的乳制品和豆制品;含鐵、鋅豐富的動物肝臟、血、肉類、蛋類、海產品;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等。

4.驅鉛治療,通過驅鉛藥物不體內鉛結合幵排泄,以達到阻止鉛對機體產生毒性作用。只用于血鉛水平在中度及以上鉛中毒。驅鉛治療時應注意:①使用口服驅鉛藥物前應確保脫離污染源,否則會導致消化道內鉛的吸收增加。②缺鐵患兒應先補充鐵劑后再行驅鉛治療,因缺鐵會影響驅鉛治療的效果。先做驅鉛試驗【肌內注射依地酸鈣鈉,加2%利多卡因止痛,測8小時尿鉛】,陽性者首選二巰丁二酸治療。特別嚴重的聯合應用二巰丁二酸+依地酸鈣鈉。

老年人群

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老年人>65歲,1.37億,10.1%總人口,其中高齡老年人>80歲,0.23億。老年人身體變化,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酶活性、激素水平異常;心臟和大腦功能下降;視覺、聽覺和味覺等遲鈍;肌肉萎縮/瘦體組織減少;營養不良、貧血、骨質疏松、體重異常(非自愿體重下降)和肌肉衰減;慢性病風險增加。

關鍵推薦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礎上,增加4條:1.少量多餐紳軟,預防營養缺乏(蛋白質、鐵、鈣、維生素D);2.主動足量飲水(1500~1700ml), 積極戶外活動(維生素D,防跌倒,力量+中低強度有氧);3.減緩肌肉衰減(優質蛋白,n-3脂肪酸,維生素D,抗阻訓練,有氧運動) 維持適宜體重(BMI20~26.9);4.攝入充足食物,鼓勵陪伴進餐(當心非自愿的體重下降或進食量明顯減少)。

要注意的問題:牙齒缺損、食欲下降 不 早飽(非自愿的體重下降或進食量明顯減少);精準營養(個性化);制作細軟,少量多餐;營養強化食品/營養素補充劑;飲水1500~1700ml,首選溫開水;肌肉衰減/BMI不要低于20/戶外活動。關鍵事實,科學依據:老年人咀嚼吞咽能力和消化功能減退,食物攝入量減少,營養風險增加。少量多餐、食物紳軟,有助于增加食物攝入和消化;主動足量飲水有助于減緩老年人隱性缺水和維持健康;老年人體重過低和肥胖都有可能增加死亡的風險,合理營養、增加抗阻運動是減緩老年肌肉衰減的主要措施。

1.攝入充足的食物,食物種類:≥12種/天,選擇餐次3+2或3+3,睡前1小時不建議用餐喝水,以免影響睡眠,食量小偏瘦的老人: 餐前和進餐時少喝湯水,少吃湯泡飯和粥,注意“吞咽障礙”。

2.細軟食物的做法,切小切碎,延長烹調時間,肉類:肉絲、肉片、肉丸、肉餡、魚蝦;堅果、雜糧:磨粉、碎末;蔬菜水果:榨汁;多用燉、煮、蒸、燴、燜、燒(炒),少用煎炸和熏烤, ?軟食、?半流質、?糊狀、? “人工營養”。

3.為什么要細嚼慢咽,促進消化,提高吸收率;唾液殺菌,更安全;防止意外、誤吸;提高味覺感受;鍛煉咀嚼肌,增加消化液分泌。

4.如何保證老年人獲得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吃足量的肉:魚、蝦、禽類、豬牛羊;天天喝奶:乳清蛋白+鈣, 建議低脂脫脂、(乳糖不耐受者)低乳糖、酸奶;每天吃一次大豆及其制品。

5.如何合理利用營養強化食品,營養強化食品(強化面粉、加鐵醬油、老年奶粉等,看標簽);營養素補充劑,單一的或復合的(營養師指導)

6.如何預防老年人貧血,增加進食量,主食+副食,均衡搭配(蛋白質、鐵、B12、葉酸、VC),增加動物性食物,即瘦肉、禽、魚蝦、動物內臟和血,水果和綠葉菜也有幫助,濃茶和咖啡,飯前或飯后1小時內不宜;補鐵:畜肉、肝臟、動物血液、紅菇、鐵強化食品、鐵劑、VC、VB。

7.合理選擇高鈣食物,預防骨質疏松,鈣缺乏與骨質疏松關系密切,普遍不足,“缺”一半;奶類是膳食優質鈣(吸收利用率高)的主要來源 奶類,每天300ml,可多樣化選擇 大豆制品、海產、綠葉蔬菜、黑木耳、芝麻(芝麻醬);骨密度峰值(青少年期足量鈣攝入,奶類)。

8.積極參加戶外運動,延緩骨質疏松和肌肉衰減,量力而行,循序漸進,1.避克劇烈或危險項目,防止運動損傷,不建議爬山、登樓梯、騎車爬坡;2.多種運動項目,全身各關節、肌肉群、多個部位;3.舒緩自然,不要負重憋氣、用力過猛、劇烈晃動或旋轉;4.適度,每天1、2次,每次1小時,輕微出汗; 或>6000步,可以分次累計。

9.如何延緩老年人的肌肉衰減:1.富含優質蛋白的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紅肉、奶類及大豆制品;2.n-3多不飽和脂肪酸, 海魚(EPA+DHA)、海藻(DHA)、亞麻油;3.戶外活動,曬太陽,維生素D(動物肝臟和蛋黃);4.抗阻訓練,拉彈力繩、舉沙袋,每次20~30分鐘,每周≥3次;5.增加日常活動量,減少靜坐和臥床。

10.如何保持適宜體重:普通人BMI18.5~23.9;老年人BMI20.0~26.9,監測體重變化,30天內減5%以上,或60天內減10%以上,異常。增重方法: ? 加餐/零食;?高能量高蛋白零食,堅果、酸奶、蛋糕; ? 適當運動,促進消化;?社會交往,調節心情和食欲; ?充足睡眠。避克發胖,減肥防治慢病。

11.老年人如何主動飲水:少量多次,50~100ml/次,全天1500~1700ml,清晨1杯,睡前1、2小時1杯,不要等口渴,主動/定時,溫開水,淡茶水。

12.如何改善老年人便秘:1.增加膳食纖維,全谷/粗雜糧、蔬菜、菌藻類和水果;2.增加飲水,清晨1杯溫開水或蜂蜜水;3.吃發酵食物/益生菌,酸奶;4.適量油脂,如花生油、芝麻油、芝麻、核桃、葵花籽;5.不吃辛辣食物,如辣椒,盡可能定時排便;6.增加運動,散步、太極拳、跑步、腹部按摩。

13.積極交往,愉悅生活,多外出,多交際、多交流、多群體、參不公益活動,以家為樂,孤寡獨居老人,多交朋友,集體用餐點。

素食人群

素食主義之父,希臘哲學家 畢達哥拉斯,最先證明勾股定理,19世紀,第一場素食主義運動,教會信仰,20世紀60年代,健康、環保、動物權利。素食類型:全素、蛋素、奶素、蛋奶素;生食主義,天然狀態,加熱不超過47℃;半素食主義,海鮮或禽類;純素食主義。素食者如何滿足營養需要: 膳食+營養素補充劑或營養強化食品。

素食人群5000萬,全素/蛋奶素,是一種飲食文化。素食營養風險增加:蛋白質、維生素B12、n-3多不飽和脂肪酸(EPA、DHA、亞麻酸)、鐵、鋅、不主張嬰幼兒、兒童、孕婦選擇全素(還有病人、手術、腫瘤患者等)。飲食要點:多樣化,一天12種,一周25種,關鍵食物如下:增加全谷/粗雜糧比例;大豆制品以及發酵大豆制品(維生素B12);堅果;菌菇類、海藻類;蔬菜水果;大豆油/菜籽油;亞麻籽油/紫蘇油。

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除外動物性食物)基礎上,增加5條:1.谷類為主,食物多樣;適量增加全谷物。2.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每天50~80g;選用發酵豆制品(5~10g)。3.常吃堅果、海藻不菌菇,4.蔬菜、水果應充足,5.合理選擇烹調油。關鍵事實,科學依據:谷物是膳食能量和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大豆、堅果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酸;大豆、堅果、海藻/菌菇及其制品是素食者的重要食物;素食者應科學設計膳食,避克n-3多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2以及鈣的缺乏。

1.如何提高全谷物食物攝入量,主食餐餐有,全谷物天天有(全谷/雜糧、雜豆) 全谷物比例超過一般人群,約1/2。 粗細搭配食用,改進烹制方法。

2.合理利用大豆,1.吃夠足量大豆,多樣化: 每天一大塊豆腐500克=100克大豆;每天吃兩次,可零食化,2.發酵豆制品丌能缺:腐乳、豆豉、臭豆腐、酸豆漿、豆瓣醬、醬油 維生素B12,發酵菌越多時間越長,豆制品的風味越好,則B12越多;3.巧搭配:大豆+谷類(蛋白質互補);4.合理烹飪,提高利用率:大豆制品比直接吃黃豆好。

3.食用油的選擇,豆油、菜籽油【亞麻酸含量比花生油、橄欖油、玉米油等稍高】,亞麻籽油、紫蘇油【亞麻酸,n-3,含量十分豐富,超過50%】 最適合涼拌、蒸煮。

4.菌菇海藻和新鮮蔬菜水果必不可少,海藻類 微量元素 n-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DHA、EPA),也是魚類DHA的來源,菌菇類,盡量多食用 ,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評分高 維生素(也有B12)及微量元素(鐵、鋅) 菌類多糖。維生素B12缺乏,疲勞、感覺異常、反射改變、肌肉功能差、舌炎、紅細胞下降(貧血)、心功能降低、生育能力下降、嬰幼兒生長發育不良和運動困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心血管病,維生素B12補充劑。

5.食物多樣,保持豐富營養,素食人群易缺乏的營養素及其主要來源:n-3多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紫蘇油、部分海藻,維生素B12,發酵豆制品、菌菇類、補充劑;維生素D,強化食品、適量光照;鈣,綠葉蔬菜、豆腐、杏仁、芝麻/芝麻醬、奶(蛋奶素);鐵,菠菜、蠶豆、扁豆、木耳;蔬菜水果VC促進吸收;鐵制炊具;鋅,豆類、全谷、堅果、菌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