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假日結束,繼續凱旋門之旅,一早花了點時間把腳撐修了下,可憐它每次都顫顫危危地支撐著倆大包,辛苦了,等看到新的就讓你退休,再堅持下啊,下一站,奇維塔韋基亞,開騎。
昨天羅馬還有一組忘記了,正好今天沒啥照片,就補在今天了。這是個露天體育場式的演唱會,一早我去斗獸場路上就看到有人入場,估計普通我們的迷笛音樂節一般,是好多樂隊分波唱,唱一天,果然,等我出來時演唱會繼續在哄天的響。很多人就在場外遠遠地看和聽,我和他們方向相反,我看他們。我喜歡演唱會的氣氛,特別唱到全場一起卡拉OK時最為震撼,可惜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回了。
一路沒什么風景,就麥子和大草球還可以拍拍。今天路況良好,身體狀態也不錯,因此一路越過了計劃點,來到了塔爾奎尼亞,找了戶人家扎了營。Julia問我什么時候住帳篷,我想有幾個因素,一個是行程,比如今天體力不錯,還想往前騎點,來彌補明天的路程,這時我通常叫騎哪算哪,在太陽還有一桿子高時就要踅模露宿得地方了。一種因素是風景,比如我喜歡海邊露營,如果時間點正好,又有合適海灘,我就想露營了。但這兩個因素通常還要搭配一個條件,那就是身體感覺舒適,通常是住了兩天酒店以后,我很少連續露營。如果天氣不好是決不會露營的。露營可以更自由的調節行程,而不用一定要停在哪個點。這也是我喜歡背帳篷出行的原因,我喜歡自由一些。
說個小故事,但我覺得很有點意思,半路找冷飲店,一個路口有三個冷飲店,一個如飯店般有很多漂亮桌椅,一個啥也沒有,一個只簡單放了一排凳子。我一下就選中了一排凳子這家,不知為啥就感覺舒適,果然,后來的事也證實了這點,一開始我去前,邊上的凳子上就坐了個老伯,一言不發目視前方,我吃著冰棍,感覺他挺有趣,拿來相機拍他,剛準備按快門,他轉過來了,感情他一直都再注意我,但他立刻給了個笑容,我覺得很好笑,于是也忍不住大笑起來,他笑完又轉過頭去,依舊一言不發,不一會,走了。 第二幕,圖二,來一喝酒大叔,買了啤酒坐老伯位置,又來一藍衣婦女,于是老板又搬來一凳子坐成三角狀,他們就聊開了,看神態無外乎家長里短的,感覺很親切,好似回到上海弄堂里,我就坐著看他們聊,并要了第二根冰棍。 第三幕是來了一對父女,女孩坐了那個位置,父親教女孩說:你好。看來中國話里的你好很有名啊。父親還特意要我給他女兒拍照圖三,圖四是她父親。等父女倆走了后,喝酒大叔找上了我聊天,問我一天騎多遠。 我覺得在小鎮才比較容易發生這樣的一幕幕鏡頭,我感覺我也好像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后來第三幕時我又吃了一根冰棍,最后三張就是我的三根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