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評論說《人類簡史》的觀點不算新穎,那時我還覺評論人有點苛刻。但是接觸到列維-斯特勞斯的這本《我們都是食人族》時,原來一些觀點真的早在大半個世紀以前,已經提及過。例如農業的出現,代表某種退化,人類被迫在土地上生活;語言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食肉者帶來的環境問題;科技帶來的擔憂。
“對于普通人來說,物理學家以其方式描述的世界,與我們遠古祖先所構想的超自然世界幾乎相等,當中一切都異于尋常世界,有時更與之截然不同。為了想象這種超自然世界,遠古人類便發明了神話。”
阿西莫夫著名的《基地》系列,故事發生在人類未來,有一位心理歷史學家,就是類似古代的巫師一樣,可以從歷史預測未來。而現在的科學家的確也擔當這個角色,只是他們用數據與研究預測未來。只是手段不一樣,《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本身也是一名歷史學家,接著他又出版了《未來簡史》一書來預言未來。
不要忘記,列維-斯特勞斯有一個哲學學士學位,相信任何一個對哲學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哲學的精神就是存疑,因此他一定對于科學也是充滿懷疑的態度。同時,對于所謂的文明也應該抱有一種審視的態度。
在《被處決的圣誕老人》一章中,他告訴了我們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圣誕老人曾被視為對宗教的褻瀆,而被活活燒死。而平安夜來源于死亡的傳說。
“事實上,有無數的事實證明,平安夜聚餐的真正獨特之處便在于給死者提供一餐,客人在此時扮演死者的角色, 就如同兒童扮演天使的角色,而天使本身,也是死者。”
“他不是一個神話人物,因為沒有一個神話與他的起源和功能相關;他也不是一位傳說人物,因為沒有任何野史軼事與他相關。”
如列維-斯特勞斯所說,圣誕老人的傳播其實是現代西方異教徒的一種勝利,他們成功塑造一個慷慨,沒有痛苦、嫉妒的角色。
書中提及部落中食人行為背后的一些道德倫理,如饑荒、為了懲罰與報復敵人,同化死者美德或驅離死者靈魂,宗教祭奠、還有醫學作用。我想,書名為什么叫《我們都是食人族》呢?我想,從宏觀的角度來說,人類的歷史充滿了擴張與文明的侵略。我們通過不同的侵蝕與同化,把其他民族變成如同我們一樣,這種行為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食人行為。
“人類為了使用而圈養、屠宰生物,并且開心地把它們的肉一塊塊展示在廚窗,必然會引起反感,就如同16、17世紀的旅行者對于美洲、大洋洲或非洲野人食用人肉的反感一樣。”
他在書中大大滴諷刺了人類的肉食行為,說之為野蠻的行為。讓我為之動容。他能夠站在人道的立場指出人類加害在動物身上的傷害,我要給他鼓掌。
對于人類的未來,無論報以任何態度,歷史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即使是科學家,人類學家,都無法準確描繪未來的景象。但是,歷史可以幫助我們審視未來。
“人類的演化并非走向單調化,而是強調差異,甚至創造出新的差異,從而再被多元化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