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招聘季,測試部門新增了兩個非常靠譜的人,招人過程很順,培訓的也很順,不禁回想起過往,曾經動怒又心塞,又是保姆又是老師的年代,也因為他們讓我知道什么人是我不想要的。
鄭重聲明:如果下文有你出現的地方,只能證明你和我之間不適合,你在我眼里的拖延任務、不負責任、不思進取、好高騖遠,換個地方統統不會有,我在你眼里的易怒、脾氣差,你走后也都不治而愈。
整的像談戀愛似的
選適合自己的領導,選適合自己的員工,雙方都不要遷就和逞強。
1. 自尊心強->不求助
曾有個成員暫稱呼為小鹿,大部分給他的事情,他都難熬到最后無法收場,等著我去救急,他在一旁會像只受傷的小鹿,特別無辜,特別委屈。
因為他,我沒少挨批評,被人背后說狠心,領導和同事都跑來安慰他,還有人會給他同情的目光,我就一活脫脫的滅絕師太呀。
一次演示任務,領導問可以多久完成,我說看誰做,領導很是不解,領導指派給他,我知道他無法勝任,只好讓他先在公司完全模擬,然后逐個跟他講解,讓他復述。
出差前,所有人都覺得他很不錯,一定可以完成任務的。
他到現場之后,一個上午我和項目經理都沒有打擾他,因任務需2-3小時
,最多午飯前就會聽到完成任務喜訊。
中午吃飯時詢問進度,他說快了。
下午2點多再問,他回答快了。
需要幫助嗎?
不需要,馬上就好啦。
下午4點多再問他,他依舊回答快了。
可我怒了。
2-3小時的任務他時間都翻倍了,還在講快了,還能不能有點時間觀念,且還有人在等他做好后來做編排數據,第二天要給客戶演示。
等我遠程登錄環境一看,頓時心塞的不行,怒火乘以N倍。
他不僅是沒有做好該做的事情,還把原來好的和他要做的事情全都混成一堆。
壓住怒火,讓他不要動了,自己開始干活,先恢復原來的環境,再弄新環境,直到晚上才弄好,項目經理接著修補數據、做編排,直到凌晨才完成演示所需,也沒怎么睡,洗了把臉就跑去給客戶做演示。
他離職的最后一天,他在客戶那邊完成最后一件事情。
公司恰好五點多有活動,
我:你能兩點完成嗎?如果不能就回來,我明天去做。
他:能完成。
快兩點
我:什么時候回公司
他:快了。
四點
我:什么時候回公司,沒做完也會來吧。
他:快了。
最后還是我遠程協助幫他弄好的,他最終沒回來參加活動。
因QQ遠程協助,彈出的聊天框中,一打眼就看到同事們在我說狠心,最后一天都不讓他回公司參加活動,太過分......。
從此,我多了一個習慣,別人說快了時我就條件反射性地問:快了是幾分鐘?還是幾小時?
他離職后一個星期,我感覺到一種幸福,我再也不兵荒馬亂,不動怒,不心塞。
2. 沒責任感->重要任務時請假
曾有個成員剛開始和我一起在客戶那邊做項目,項目上線初期,需求不斷,BUG也不少,升級頻繁,到稍微穩當點的時候,我開始撤離,她接手負責。
她剛接手的一段時間,一切都很正常,該測試的時候測試,該升級的時候升級,大家都覺得她很不錯,特別是領導對她滿意度增加了不少。
第一次大規模升級前的一天,她請假了,我沒有多想就批了,自己去替她做了升級。
之后一段時間正常,小打小鬧的任務,小規模的升級也做的很好。
第二次大規模升級前一天,她請假了,我替她做了升級。
…
第三次大規模升級前一天,她請假了,我替她做了升級。
到年終績效考核時,領導說她工作不錯,
XX項目她一個人也做下來了,你這邊輕松了,還有人替你分擔。
瞬間我感到自己無話可接。
每次替她做升級時,所做的事情并不輕松,接到手的升級包不是不全,就是用例沒有測到,狀況百出,
真心是挑戰我在旁人圍觀下做事效率客戶會安排2-3人配合升級
,其中有一次升級后程序無法啟動,打項目經理電話沒人接,打開發電話沒人接,打了十幾次之后吵醒了研發,研發立馬從家趕到客戶公司來修改bug,最終在客戶上班前完成了升級。
記得她離職的那天,領導請她吃飯,我作陪。
領導說:公司大門永遠向你敞開。
但我知道,我不會再信任她,太累了,我除了是她領導外我也是個項目成員,是個普通員工,有比她更多的工作,一兩次我可以理解,誰都有個重要事情要處理,但次次如此就不對啦。
3. 得過且過->我不會
曾有個員工,每當我分派新任務給她時,她就理直氣壯地說:我不會。
有工作經驗的人都應該知道,工作一層不變的少,不斷需要補充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多。
我也一直強調不要把工作排成100%,要給自己預留10-20%時間出來做新技術的儲備。
她很聽話,沒排100%的任務,但預留出的時間也沒用在學習上,雖然她總是填寫學習某某花了多少時間,等我真要她用她所學去做事時,她依舊像個嗷嗷待哺的小孩 跑出來問我該怎么做。
曾有段時間,我嚴重懷疑我是她的保姆+老師。
在和她溝通過程中,她傳遞給我的:她不會的都是我沒有教好,她會的都是她自身努力。
確實,她不想學的可不是我沒有能力教會她,
她能學好的-可不就正因為她自己想學。
4. 好高騖遠
曾招了一個員工,面試時表現的特別聰明,這個會,那個也非常簡單,意氣風發,傲氣十足,問他的問題也都知道個大概,我對應屆生沒那么多的要求,也就招進來啦。
進來后安排老員工給他培訓,還沒兩天就把老員工給惹毛了。
經溝通知道,他是覺得培訓的技術太簡單啦,于是我給他單獨出了一份題,他做了60分,之后一段時間他渾身的傲氣有所收斂,也認真聽老員工講解。
我給他評語是可教。
排給他的任務,他做的很快,做完就會去打游戲,也沒管。
到月考核時他得了70分,在他前面一批基礎沒他好的,沒他聰明,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基本都在85分以上。
找他談話,我告訴他我不滿意他的表現,他不服,說考核他的都會,只是沒有寫,于是現場給他來了個考核,結果還不如月考。
我達到考核要求了,為什么還要我走。
每個管理者都想找到一位很好完成任務的成員,而不是只做了70%就洋洋得意的成員。你很聰明,但不腳踏實地。
我沒有想過,去改變成員的秉性,已發現的優點我會盡量提供機會,讓優點得到更多的鍛煉,變得更加閃亮。
已知的缺點,只要不影響工作,我都不會去在意,誰也不能十全十美。
每個人的評判標準都不一樣,我不覺得我的就是標準,也不要求成員改變自己來適應我,但我知道 我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適合就是同事,不適合就當陌生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