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秋高氣爽,陽光充足,溫中帶涼。這么好的天氣,最好就是室外運動了。于是,每天不開車,步行3公里上班,走得不急不快,”勝似閑庭漫步”。步行上班沒有必要走公路,穿樓區走小巷,節省距離并安全。在途中要經過1公里長的湖邊。在湖邊有很多釣魚的人,每天走累了,就到釣魚人旁邊站一會,看他們釣魚,聽他們嘮嗑,很有意思。時間長了,便從釣魚這件事悟出點道理。
1、湖邊釣魚的人,穿著不一樣,但是每個人的“家伙”都不錯啊。都是成套的、專業的、便攜的。包括釣魚的魚食兒,都是一樣的,全部都是購買的。我感嘆,現在的生活是好了,只要你想要的,你什么都能買到。想起小的時候,父親使用細竹子當魚竿。魚食兒也是自己做,必須到地里去挖蚯蚓。晚上釣魚,看不到魚漂,就使用兩個酒瓶子蓋,里邊裝一些小石頭,焊接在一起。把它綁在竹竿頭,當做鈴鐺。那時候,釣魚的設備哪里能買得到啊,即時能買到,也沒有多余的錢啊。對比現在,生活是好了。
2、湖邊釣魚的,清一色都是男人,而且都是五六十歲的男人,多半都已經退休,空閑時間非常多。我發現,這釣魚真是一項很好的修心養性的室外活動。男人屬于陽,越到歲數陽氣越衰,越趨向于陰,變得孤僻喜靜。所以,老男人越來越孤僻(老女人正相反,越來越趨向陽,你看滿廣場都是成群結幫的活潑開朗老太太)。所以,室外活動曬曬太陽,補充陽氣啊,哈。最主要的不是這個,釣魚必須心里安靜,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眼睛盯著水中的魚漂,精力必須集中,心無旁騖。時間長了,以一念代萬念,逐步歸一,這不就是一種類似“氣功”的運動嗎?
3、每次與釣魚人嘮嗑的時候,談起釣魚往事,大家都說,小的時候,在家鄉的河或江中,那個時候,魚又多,又厚,又大,品種還多。可是現在只有這個小白票子魚了。大家感覺生活是好了,但是生態環境不如以前了,你看看這水,混混的,還有一股味,哪如過去的水,都能洗衣服。是啊,環境改善了,動物自然就多。人類就盯著人類自己的小天地,我們的環境是改善了,可是整個自然的生態鏈破壞了。我不知道,人類就這樣脫離自然環境,還能發展多久?
4、人與人的修養不一樣,釣魚人的境界也不一樣。有的人釣了滿滿一小桶,里邊多大的魚都有,但他還不滿足,說是這些魚還不夠一盤菜呢。還有的釣魚者,釣上來的魚,如果大于手掌,就留著,小的統統扔回水里。最奇葩的是一個普通的老頭,每次釣完魚,收拾回家的時候,他就把釣上來的魚,統統倒回湖里。我問他這是為何?他說釣魚就是玩玩而已。可能他不喜歡吃魚吧?他給我看它的魚鉤,都是那種自己做的直鉤(沒有倒鉤)。我才明白,他這是真愛魚啊,目的是怕傷了魚嘴吧。
5、看著被釣上的魚,我心里也很難過,因為沒有能力救他們,只能心中感嘆:過強欲望會帶來災難啊。對于魚來說,如果在水里,沒有過強的欲望,安心吃水里應該吃的東西,是不可能主動上鉤而被釣上來。但水里可吃東西,哪里有魚食兒香啊。(那些魚食兒可是釣魚者精心針對魚兒制作的)。在現實生活中不是也如此嗎?那些盲目投入“投資和理財”的人們,當錢被騙之后,才后悔。當初,他們不也是為了高額的利潤回報這個“欲望”所吸引嗎?如果當初不應、不理,就不會有麻煩。俗話說“欲望是一切罪惡和痛苦的根源”是不是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