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5日追記:
11月11日在校長信箱發了一份《學生關于蘭州大學榆中校區應急疏散等安全問題的幾個關心》,除了幾個細節和建筑疏散漏洞外,特別在第一條提及了建議今年也辦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把演練常態化。
尊敬的校長、書記:
您好!
金秋十一月,校園內秋色宜人。在清爽的景色中,在您百忙之中僭越、冒昧打擾,只為表達小生胡思亂想、不成體統的幾點關心,實在是心中無比愧疚、忐忑萬分。若能得您撥冗一閱,則更榮幸之至,必當感激不盡。
請恕您的學生就此不再寒暄,直接切入正題。
我校(榆中校區)處在大地震帶附近,近百年來就遭遇過數次烈度VII度的地震(如古浪大地震、海原大地震等),歷史上在11世紀還有蘭州7.1級大地震。就是近兩個月來,在我校附近200千米內也發生了五次小的有感地震。大地震不知何時會到來,地震災害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安全威脅。
此外,作為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火災、化學突發事件甚至恐怖襲擊事件都是潛在的安全威脅。因此在我校,有強化應急疏散能力的剛性需求。
本周四是我校第十五個11月9日消防安全日,本月也是消防安全月,請允許小生這個契機,能表達一下對于學校兩年多以來應急疏散問題一直以來的一些小小的擔憂和幾點不懂裝懂的小小建議。
這些建議本應發給蘭州大學保衛部的,但該部門并沒有學生提供建議的渠道,給校方提供建議的渠道據我所知目前僅有校長信箱和書記信箱,因此僭越地發到了這里,還往博得您的一閱,或至少能幫小生向我校的保衛部轉達以下的關切。不勝感激。
一、建議應急疏散安全演練定期、常態化、在不同建筑內開展
應急疏散演練是強化各部門以及學生防災能力綜合性最強的方式,它的重要性人盡皆知。
2016年11月9日下午,學校保衛處在榆中校區天山堂就組織了一次大型的消防演練,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但是,盡管今年《關于開展蘭州大學第十五個“119消防安全宣傳月”活動的通知》里明確提出仍將在天山堂開展消防疏散演練,但實際卻并沒有發生。與此同時,其它雙一流高校(如四川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都在當日進行了一系列的演習。
作為學校這樣的安全保衛的關鍵場所,特別是天山堂等人員密集,出口較小的、結構復雜的較高層建筑,建議至少每年一次定期、常態化舉行應急疏散演練,在熟練應急事件處理程序的同時,讓每一屆學生都能定期地熟悉應急疏散的技巧、方法,掌握與生命相關的必備的知識。
此外,除天山堂外,諸如榆中校區圖書館(昆侖堂)、西區教學樓、實驗樓與新實驗樓(賀蘭堂)、學生公寓等建筑,也建議酌情一定間隔舉行應急疏散演練,把應急疏散演練的范圍做大、做好,對學校能降低安全隱患,對學生來說提高了逃生技巧,讓學生在學校的每一棟建筑內都能放心、安心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
(涉及具體安全事項略,避免不法分子利用)
三、建議完善相關消防配套小設施
特別地有以下兩點關切。
(1)安全出口燈需要長期打開
目前,學校部分地方(如教學樓部分樓層、圖書館自習室等)雖然裝有安全出口指示燈,但并未處于開啟狀態,這讓火災斷電時留下了明顯的安全隱患,也讓安全出口指示燈形同虛設。
建議借消防安全月的機會,詳細檢查這些設施的工作情況。
(2)在每個教室提供疏散路線和疏散集合地點的指示圖或指示牌
目前,雖然學校提供了天山堂的疏散徑路指示,但僅限于以應急疏散演練附件的電子表格形式,對于一般學生來說,一般情況下難以獲得、知曉、清楚他所處的教室該沿什么路徑、往哪里逃生、逃生的集合地點是哪里。就連我也不知道。
特別考慮到我校每個學院一般沒有固定的教室,學生需要在天山堂不同教室中轉移上課,對每個教室也并不是那么熟悉。為了避免應急疏散時學生盲目尋找樓梯口、盲目瞎跑,形成潛在的對沖和踩踏風險,在每個教室提供疏散路線和疏散集合地點的指示圖或指示牌就顯得十分必要。
事實上,原先所就讀的中學就是這么做的,表明這樣做是可行的且意義較大。
非常抱歉地讓您閱讀完了這篇長文。如果能傳達一點意思,小生已不勝榮幸。若能有回信或回應,就更感激涕零。
立冬已過的時節,天漸寒,黃葉滿地,北風蕭瑟,請您一定保重身體。
敬請師安,順頌冬祺
您的學生 ○○○
2017年11月11日
才過去兩個工作日,今天學校就發表了公告,毅然決定:即使過了119這個形式上的日子,緊急疏散演練也要補辦。
為進一步增強師生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在緊急突發情況下逃生避險的能力,掌握正確逃生要領,從容應對緊急事件發生,最大限度地保護師生人身安全,學校將于11月17日舉行榆中校區教學樓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略)
二、演練方案:
時間:11月17日17:50
地點:天山堂
參加人員:天山堂上課師生、學工人員
負責單位:保衛處、學生處、教務處
現場人員分工:各班班長由上課老師擔任,上課所在的教室房間號為班級代號;副班長由學工人員擔任;保安15名;學工人員的分工安排由學生處負責。
1.演練前一天需要檢查樓內消防設施,確保消防自動報警系統、廣播系統正常有效,劃定好演練人員疏散后的集合場地;聯系當地消防部門,指導本次消防演練(保衛處負責);
2.演練開始前1小時清理非參與演練人員,打開所有教室門窗及疏散通道(后勤集團負責);
3.在天山堂一樓、三樓、五樓中間位置設置煙霧彈(保衛處負責),根據總指揮指令,由現場負責人員放煙霧彈,發火災信號,在現場拉響巡邏車警笛,用喊話器和樓內消防廣播喊話:“各位老師、同學們:這里是天山堂消控室,因本樓發生火險,需要大家緊急撤離。請大家不要驚慌,聽從老師和疏散員的指示,安全有序撤離!”(保衛處負責);
4.上課老師在疏散開始前5分鐘,給上課學生講述本次疏散演練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要求本班學生全部參加,記名記數;上課老師只負責本班學生的疏散,根據天山堂樓宇報警信號,聽到開始疏散的廣播后,發出“疏散開始”的指令,指導學生按照疏散線路有序開始疏散;疏散到樓下,在昆侖堂廣場集合。
(上課老師講述本次疏散演練的注意事項由教務處負責落實)
5.每個樓層安排保安2名協助疏散;
6.參加演練人員聽到疏散撤離的指令(喊話和警報聲)后,用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有秩序地俯身快速撤離;
7.人員撤離至昆侖堂廣場,各班清點人數,并將清點情況匯報現場登記人員;
8.總指揮確認所有人員撤離,宣布“活動結束。所有人員解散”。
應急疏散要領
1.要有心理準備和思想準備,不能因恐慌而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事先每位同學都準備好一條濕毛巾。
2.絕對聽從指揮、服從管理、確保安全第一、速度第二。
3.清楚逃生通道,出門后要自覺成隊。
4.疏散過程中必須做到:用事先準備好的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沒有準備毛巾,則用衣服等物捂住口鼻,貓腰降低重心、小步快走、右側通行,不推、不超、不沖,前后保持一米左右距離,快速、安全、有序進行疏散。
5.紀律要求:嚴肅認真地對待,嚴禁打鬧嬉戲,撤離時不準攜帶其它與演練無關的物品;不準在樓梯處和走廊相互擁擠,避免跌倒;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杜絕擁擠踩踏事故;疏散時不許分散跑,班級之間要互相銜接好。
6.各班到達天山堂樓下后按照疏散集合點分布圖呈密集隊形站好,保持安靜,由上課老師在第一時間清點班級人數后報告現場登記人員。
保衛處 學生處 教務處
2017年11月14日
我的天,這個速度再一次嚇到我了。而且我排查還發現反映的幾個安全出口燈今天已經全部點亮了。大概再過幾天,疏散路徑圖也要出來了吧。
回想起2015年《關于要求蘭州大學停止跑操的提議》,一發出后的次周跑操就停止了。再想起前幾天鍋爐大氣污染的問題,投訴了還沒半天問題就解決了。這些人的辦事效率簡直高到我無法想象的程度。果然,有什么建議和投訴都要不顧忌地先說出來才好啊,蘭大對學生建議還是很重視的嘛。
極度感動。感謝重視我提議的每一個人。
除了這件最重要的事,這幾天還有以下幾件事情在發展進步。加上之前局長親自處理鍋爐污染問題的事情,讓人覺得11月盡管一滴雨都沒有下,但幾乎天天都盡是好事——發生在現實世界中的好事。之前的每個11月都是魔鬼第三月,然而今年完全消失了。
11月10日,菜鳥驛站中心開始使用。我宿舍到菜鳥驛站中心徒步1分鐘。這樣寄東西取東西就變得異常方便。(但對大部分人可能反而是更遠了)
11月12日,學校心理中心(也就是「相談室」)開始啟用,并顯著標注在宿舍口的位置。至此,我校終于在反自殺對策,關愛學生心理的對策上走出了相當重要的一步——終于有了屬于自己學校的「相談室」。電話以防萬一馬賽克了,請蘭大學生自己確認宿舍門口的牌子,并在困難時加以利用。
但是我還想吐槽的是,為什么這個「相談室」會設在頂樓…………感覺某種程度上有點不合理。
11月13日,校南區“夜之回廊”(名字我起的)景觀工程啟用,夜晚會看到照明燈打著的蒼黃的枯樹(誤),以及一道白色的長廊,效果不錯。沒有好的架設手機的位置也沒有人拍,所以暫時沒有清晰的圖片。這一張可以感受一下。長廊內設有椅子,如果不冷的天坐在這里看書都是不錯的選擇。
11月13日,食堂收餐處的傳送帶開始啟用。我們只需要把餐具按順序放回傳送帶就可以了,不需要一個個排隊等著阿姨收餐。
11月15日,明廚亮灶工程開始啟用。
我相信本篇文章還會持續更新下去。怎么說,這學期讓我覺得,蘭大似乎已經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時段,或者更流行一點的詞,進入了新時代。
2017年10月28日追記:
圖書館自動門禁系統啟用,現在可以背書包無門禁進出圖書館借閱區。加上了借閱區的數百個自習位,校園內還隨處有戶外自習位(亭子、蕩秋千等都有人在利用),目前蘭大榆中校區的自習位數量已經明顯供大于求,甚至自習區一人占用兩個自習位已成常態化(但我并不認為這是合理的,我也從來沒這么做過)
宿舍直飲水機開始收費啟用,每升僅0.04元。直飲開水0.12元。學校每天每人補助0.24元水費。這個水費簡直再便宜不過了。
蘭大大搞基建果然還是沒有白搞。今天,宿舍樓的直飲水機終于可以用了,迄今最大的困難:喝水難,到這里完美解決。天天去超市提5升水的歷史已經結束。
快遞物流中心即將讓我校告別滿校找快遞的歷史。雖然前幾天的冰災讓來校時規模讓人震驚的花田毀于一旦,但是能有心建花田已經讓人十分滿意,并且學校不僅僅滿足于花田,還在砸30萬元做校園的美化工程。食堂收餐處建了傳送帶,教學樓的門口建了既方便疏散又便于保暖的玻璃·簾布結構,四處擺放了自動售貨機。
交通方面,校車在節日里發車更加勤快,等車時間基本縮減到一個半小時以內。隨著榆中高鐵站的開通,我校可以在校門口直接往榆中坐公交車,榆中再向榆中站開行公交,榆中站再往西安方向發車,讓我校到西安的時間最短銳減至5小時。蘭渝鐵路、機場城際鐵路和寶蘭客專的開通,讓蘭州真正連入全國快速鐵路網,出行難問題基本作古。
教學設施方面,教室地板重新鋪設,多媒體教室電腦全部以一體機翻新,衛生間按賓館標準建設。校內有賓館級的教師公寓。建成已十幾年的實驗樓外墻粉刷一新。榆中校區的第二教學樓籌備中,將有效解決教學樓教室擁擠的問題,進而解決我最擔心的地震疏散問題。
在蘭大榆中校區,幾乎不用擔心自習的空間。餐廳的數百張桌子和八個包廂開放到深夜十點半、圖書館四個大自習室自不用說,圖書館借閱區數十張桌子和舒適沙發,圖書館休閑區的茶幾、沙發、小桌子,天山堂十余間教室,每棟宿舍樓的雙向窗戶透光式大自習室,提供了幾乎不可能被填滿的自習座位。自習室內使用占座時間提示牌來占座的人,甚至不占座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時候能看到「第九節課之前請隨意使用此座位」、「16點前請坐!」的讓人感覺很溫暖紙條。朗讀亭、草地中央的亭子,以及花園中的小石凳,更是提供了大量學習語言大聲朗讀的空間。自習室開放到24時的結果,充分照顧了晚上需要學習的人,也避免了宿舍一人學習其它人沒法睡覺的狀況。
學術方面設置了答疑。盡管很多老師在課堂上還是大嘴巴大侃,一副不懂裝懂的樣子,但是每個學校都有,我認為重要的是相當認真的老師的數量也極其可觀,我不會輸于頂尖大學,這就夠了。蘭大老師甚至大量接受發郵件答疑。為了充分保證期末考試的公平,在反作弊上費盡心血。
在許許多多人跡罕至的地方也設置著小凳子,這讓我這樣想要找地方獨處的人和戀愛中的人也完全不成問題。當然,這兩類不同的人很大概率會撞在同一種地方。
網絡方面,隨2017年的改造,現在網速比以前翻了一番。下載資源,觀看電影在白天上課時段以2~3M/s的速度完全不成問題。
食物方面,食堂也在添加新菜種,雖然還不能說時時刻刻有想吃學校東西的欲望,已經較之前有明顯的改進,甚至開始準備明廚亮灶。后市在諸如蘭州大學萃英在線等自媒體的持續跟蹤下,目前的狀況也得到了微小的改善。
更驚訝的是,在紀律管理方面,對國慶節需要提前離校回家的同學都網開一面。甚至終于開了「爆表沙塵天氣取消跑操」的先河。
景色方面,選取適當的角度,蘭大就像個度假村一樣,美得不可思議。當然,是在特定的日期下。2017年5月之后,我定期記錄下了蘭大的天氣景色。它絕對是全國景色最有特色的學校之一。以下照片都是我拍攝的。
我沒有少罵過蘭大。我不乏在蘭大有絕望的時刻。
從入學起就,高調著宣傳著「最寂寞的學校,最低調的學校」實際上對內極度高調,動不動就蔑視清華北大,讓我對這個號稱是能靜下心讀書的學校失望透頂;只會威脅學生參加活動而感受不到人的關懷,讓我一度以為這是一個沒有人性的學校。在-18℃的氣溫里跑操,還以評獎評優、綜合素質評定威脅學生,讓我直接憤慨地給校長寫信,直接叫停了跑操的事情。
甚至發展到今年,變成了僅僅因為數節物理課不上,毫不考慮我是物理院的轉院生的前提,不分青紅皂白就叫我滾出學校,威脅我「我就是不讓你聽課。對,我不讓,我讓你滾。你不想在這個學校待我就讓你出去。」讓我覺得徹底沒有在這個學校呆的價值。而本來就對蘭大沒有任何感情的我,早已預料了我終有一天會被趕出蘭大。我覺得在蘭大是對不起所有的人,特別是對不起父母,跪在雪地上懺悔著我在蘭大這一錯誤。當時覺得,我在蘭大,是在荒廢所有的人的血汗錢。我查詢著最低工資標準。我開始將在蘭大的意義設置為找份送快遞的工作也容易一些,好歹不會失業,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出路。
我開始因為待在蘭大而不斷地自責自己。我將自己定位為被蘭大拋棄的人,一度陷入人生中最絕望的時刻之一。我開始三餐以牛肉面度日,開始兩眼迷茫地望著窗外的月亮,在淚水而心絞痛中度日如年,要不是AB的歌曲鼓勵甚至接近自殺。動畫角色勉強地挽救了我的心情,而去日本完成看一次動畫演唱會的夢想,則好歹創造了一次實現夢想的感受,讓我甚至覺得完成這一遭之后人生再無更高的要求了,除此之外我沒法做到任何事了。
正是這樣的我,在蘭大經歷這種低潮的我,才能深切感受到蘭大的進步。正是在這最低潮的時候,蘭大開始處處往人性化的方向發展,讓我真的有作為蘭大“人”的感受。
物理老師說,只要現在開始做作業,就不會再計較沒有上物理課的事。「我們老師也就是希望大家把知識掌握了,這樣我們也開心。」她給了我98分的期末成績。輔導員聽說我的狀況,專門找到我,說不會因為早操給我退學的,希望我能繼續有著自己的想法,安心學習。斷臂的博士生導師手把手地為我們上著數學分析,還認真地答疑,仿佛讓我回到了福州一中時準備高考的感覺,想起了那位在一中教我數學的我最喜歡的老師,最尊敬的性情中人。還有,在我發表《追冰記》,表示了對那天晚上ice pellets過程的興趣之后,大氣院許多人主動聯系我,幫我找到了許多許多的相關論文,便于我研究閱讀。這些小細節真的很溫暖。
如果不是讓我們專心學習,不會開放這么多自習場所;如果不是讓我們有好心情,也不會費盡心思去建相當規模的花田。再加上上述提到的新年以來的大規模基建,我知道事情是在好轉的,蘭大正在逐漸成為最好的學校之一。我們真的作為實實在在的學生,開始被照料。
高層的威脅越來越少,來自高層的強制活動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真誠的談話。他們開始意識到了,作為數學系,讀書是第一要義。現在,能靜下心來讀書真正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東奔西跑參加各種活動的疲憊和煩躁似乎已經不復存在。這個改變,是我最欣喜的改變。蘭大正在兌現入學前它的諾言。
我從來不是追求985和雙一流這種名聲,跟風唱調的人,從來不會因為門牌名聲很響,讓你有光,有貼著幾塊經典的標簽而推薦什么東西。這篇文章描述的,每一件都是學校做的實打實的事情。這里寫的東西,我相信比官方通稿、官方宣傳號,以及一開始就在蘭大如魚得水的人,要來得有信服力。這是一個黑轉粉的過程。
我在蘭大有著失望的時刻,有著完全否定的時刻。正因為知道絕望,才更清楚地看得到進步。我說過,我最喜歡的不是東京那樣已經高度發達的城市,而是福州這樣快速進步中的城市。我當然也喜歡快速進步中的學校。我知道情況在好轉,特別是今年以來在好轉著,至明年一定越來越好。
因此,我開始鄭重向大家推薦報考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