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文章的時間是上午11點45,靈感來了之后,我就直接打開了簡書開始碼字。
因為昨天小區通知我們家從早晨7點開始停電,因此我醒得很早。但是電到現在也沒有停,恰好給了我一個機會來處理之前余下的各種雜事。短短三個半鐘頭,我腦子里過了好多事情,手機沒停,網頁沒停,還有ipad在放著視頻。我喜歡這種忙碌的感覺,但剛剛我猛然驚醒,原來我已經失去了專注的能力。
早晨我先處理了回國后一直拖著沒弄的回國證明和學歷認證。這些瑣粹的小事情最惱人,先是上網查到所需材料,然后給辦理中心打電話確認一下疑問,之后再向同學請教文件掃描復印郵寄的問題,最后約了明天去重新拍證件照。期間我還和之前提到的新東方老師微信溝通,購買雅思寫作備課的書籍。之前欠著朋友的禮物也趁著今早打包好預約了下午的快遞員。我的ipad也沒有閑著點開了今年維密秀的視頻,看了兩眼,和朋友吐槽兩句之后也沒有再看下去的沖動。想趁買書之際把其他書一并買了,于是點開公眾號,結果又看起了別的文章。最后想想還是先弄工作的事情,打開知乎,現在還沒有讀回答。
從今早我的表現來看,因為缺乏專注力,導致自己像魚一樣只有七秒記憶,打開一個東西就忘了為什么要打開,只知道看看看,而忽略為什么要看。而且同時處理多件事情,讓我沒有辦法全力做好一件事情。
以前我一直自詡是工作效率高的那部分人,也不懂為什么市面上會有那么多“時間管理”、“效率管理”的書。現在我才深刻體會到時間的不夠,自身專注力的不足。我總結自己的問題一是在于什么都想要,既想要西瓜也想撿芝麻,而忽略現階段的主要目標。二是長時間以來一直沒有形成完善的時間管理體系。
其實這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應當是找到一份工作。當然這是一個短期目標,但不太可能在一朝一夕內完成。因此要每日都留心,在有面試的時候認真準備,把找工作變成一種常態,分解成一個個步驟,一步一步慢慢來。其他一些任務主要是在自我提升部分,包括英語學習、讀書和健身。這些都是長期目標,說白了就是沒有一年半載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務。這部分,我應該要將它們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吃飯。養成這些習慣之后,我就不會覺得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耗費心力,而是很順當的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還有一點,要格外警惕“碎片化的閱讀”。我可以說是深受其害了,短短的一篇文章或者圖文推送,刺激著我的感官,卻不能為我的思想提供養分,反而愈發加重了焦慮的感覺。讀一本書可以系統地了解作者完整的思想體系,而時下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則大多只能隔靴搔癢,讀來有味卻沒有太多養分。
有舍有得,張弛有度,看來我也要不斷更新一下時間管理的理論知識了。只是有時候覺得浩如煙海,該如何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