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定義了繪圖的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由三個函數完成:measure()、layout()、draw(),其內部又分別包含了onMeasure()、onLayout()、onDraw()三個子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measure操作主要用于計算視圖的大小,即視圖的寬度和長度。在view中定義為final類型,要求子類不能修改。measure()函數中又會調用下面的函數:
(1)onMeasure(),視圖大小的將在這里最終確定,也就是說measure只是對onMeasure的一個包裝,子類可以覆寫onMeasure()方法實現自己的計算視圖大小的方式,并通過setMeasuredDimension(width, height)保存計算結果。
layout操作用于設置視圖在屏幕中顯示的位置。在view中定義為final類型,要求子類不能修改。layout()函數中有兩個基本操作:
(1)setFrame(l,t,r,b),l,t,r,b即子視圖在父視圖中的具體位置,該函數用于將這些參數保存起來;
(2)onLayout(),在View中這個函數什么都不會做,提供該函數主要是為viewGroup類型布局子視圖用的;
draw操作利用前兩部得到的參數,將視圖顯示在屏幕上,到這里也就完成了整個的視圖繪制工作。子類也不應該修改該方法,因為其內部定義了繪圖的基本操作:
(1)繪制背景;
(2)如果要視圖顯示漸變框,這里會做一些準備工作;
(3)繪制視圖本身,即調用onDraw()函數。在view中onDraw()是個空函數,也就是說具體的視圖都要覆寫該函數來實現自己的顯示(比如TextView在這里實現了繪制文字的過程)。而對于ViewGroup則不需要實現該函數,因為作為容器是“沒有內容“的,其包含了多個子view,而子View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繪制方法,因此只需要告訴子view繪制自己就可以了,也就是下面的dispatchDraw()方法;
(4)繪制子視圖,即dispatchDraw()函數。在view中這是個空函數,具體的視圖不需要實現該方法,它是專門為容器類準備的,也就是容器類必須實現該方法;
(5)如果需要(應用程序調用了setVerticalFadingEdge或者setHorizontalFadingEdge),開始繪制漸變框;
(6)繪制滾動條;
從上面可以看出自定義View需要最少覆寫onMeasure()和onDraw()兩個方法。
首先Viewgroup是一個抽象類。
(1)measureChildren(),內部使用一個for循環對子視圖進行遍歷,分別調用子視圖的measure()方法;
(2)measureChild(),為指定的子視圖measure,會被 measureChildren調用;
(3)measureChildWithMargins(),為指定子視圖考慮了margin和padding的measure;
以上三個方法是ViewGroup提供的3個對子view進行測量的參考方法,設計者需要在實際中首先覆寫onMeasure(),之后再對子view進行遍歷measure,這時候就可以使用以上三個方法,當然也可以自定義方法進行遍歷。
在ViewGroup中onLayout()被定義為abstract類型,也就是具體的容器必須實現此方法來安排子視圖的布局位置,實現中主要考慮的是視圖的大小及視圖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如gravity、layout_gravity。
(1)dispatchDraw(),該方法用于對子視圖進行遍歷然后分別讓子視圖分別draw,方法內部會首先處理布局動畫(也就是說布局動畫是在這里處理的),如果有布局動畫則會為每個子視圖產生一個繪制時間,之后再有一個for循環對子視圖進行遍歷,來調用子視圖的draw方法(實際為下邊的drawChild());
(2)drawChild(),該方法用于具體調用子視圖的draw方法,內部首先會處理視圖動畫(也就是說視圖動畫是在這里處理的),之后調用子視圖的draw()。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自定義viewGroup的時候需要最少覆寫onMeasure()和onLayout()方法,其中onMeasure方法中可以直接調用measureChildren等已有的方法,而onLayout方法就需要設計者進行完整的定義;一般不需要覆寫以dispatchDraw()和drawChild()這兩個方法,因為上面兩個方法已經完成了基本的事情。但是可以通過覆寫在該基礎之上做一些特殊的效果,比如
[java]view plaincopyprint?
@Override
protectedvoiddispatchDraw(Canvas?canvas)?{
//?TODO?Auto-generated?method?stub
//
//可以在這里先做一些處理,包括對傳入的canvas
//
super.dispatchDraw(canvas);//這里會調用drawChild繪制子視圖
//
//所有子視圖都繪制完成后這里還可以做一些處理,比如繪制陰影什么的
//
}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View樹的繪制是一個遞歸的過程,從ViewGroup一直向下遍歷,直到所有的子view都完成繪制,那這一切的源頭在什么地方(是誰最發起measure、layout和draw的)?當然就是在View樹的源頭了——ViewRoot!,ViewRoot中包含了窗口的總容器DecorView,ViewRoot中的performTraversal()方法會依次調用decorView的measure、layout、draw方法,從而完成view樹的繪制。
invalidate()方法
invalidate()方法會導致View樹的重新繪制,而且view中的狀態標志mPrivateFlags中有一個關于當前視圖是否需要重繪的標志位DRAWN,也就是說只有標志位DRAWN置位的視圖才需要進行重繪。當視圖調用invalidate()方法時,首先會將當前視圖的DRAWN標志置位,之后有一個循環調用parent.invalidateChildinParent(),這樣會導致從當前視圖依次向上遍歷直到根視圖ViewRoot,這個過程會將需要重繪的視圖標記DRAWN置位,之后ViewRoot調用performTraversals()方法,完成視圖的繪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