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這里講的會議,不是儀式性的會議,什么公司年會、工作報告會等等。
我們這里要講的會議,是職場上最常見的、或正式或半正式的工作會議。這樣的會議,有不同的人發言,大家要研究一些問題,目的是形成共識。那為什么一場會議,一定要有主持人呢,大家一起商量一起討論,不就可以了嗎?
給你一個提醒,如果你是部門的領導,在開會之前,你一定要做一件事,就是把會議的主持人和決策者分開。為什么呢?因為如果你身兼兩職,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那所有人都會等著你說,結果你就成一言堂了。所以,開會的時候,設立獨立的主持人是有好處的能讓會議在一個更可控的情況下往前發展。
還有一個很普遍的錯誤,很多人把主持會議當成了展現自我的機會。
要是有個以展現自我為目標的主持人,這場會議肯定很難進行下去,因為所有人的時間都用來看你瞎礙瑟了。你浪費別人的時間來表演自己,那你不僅沒有加分,還會讓所有人都反感你。即使有個別領導挺喜歡,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但你的其他同事,都會因此特別討厭你。
What
會議主持人就是牧羊人
好,假設你是那個被獨立出來的主持人,你要怎么主持這場會議呢?
你可能下意識地就覺得,你要carry全場 (帶動全場)。你要這么想,那就錯了。你要做的,僅僅是hold住全場(把控全場)。
區別在哪呢?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這一講是鞭策模塊的最后一講,而不是展現自我的模塊,這個位置也說明了這個區別。
這個區別,我用一個意象來說明,你就很容易理解了。當你是一個會議主持人的時候,你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個牧羊人。
牧羊人有什么特點?
第一,他有個目標:要把所有的羊,趕回羊圈去。
第二,他有責任感。羊肯定是會亂跑的,會議也一樣。你最大的敵人,是人們的天然會發散的注意力。發散其實沒什么不好,創意工作非常需要發散的思維。但是,有發散就要有收攏。別忘了,你是牧羊人,你要把羊送回羊圈里。
還有一個很普遍的錯誤,很多人把主持會議當成了展現自我的機會。要是有個以展現自我為目標的主持人,這場會議肯定很難進行下去,因為所有人的時間都用來看你瞎礙瑟了。你浪費別人的時間來表演自己,那你不僅沒有加分,還會讓所有人都反感你。即使有個別領導挺喜歡,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但你的其他同事,都會因此特別討厭你。
How主持會議 = 設計+控場
首先,你要明確的一點是,主持會議靠的不是話術,而是行為設計。有個專門的學科就叫行為設計學,很有意思。它研究的是怎么用一些外在的方式,來影響人們的行為。
所以,語言只是眾多溝通方式中的一種,你還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給參會者施加影響,也就是控場。如果你設計得好,主持人是可以近乎隱形的。就像牧羊人一樣,要是設計得好牧羊人可以一天什么都不用干。
那問題就來了,怎樣才能把一個會議設計得好呢?
行為設計4招
第一步,你要清楚會議的目標是什么,你應該用什么方式去實現這個目標?
如果是大領導已經有了一個想法,你要讓這個想法被所有人理解和貫徹,這個會該怎么開?
如果大領導沒有既定的想法,他的目標是通過會議商討一個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案,這個會該怎么開?
如果這個會議的目標,是把三個配合得不夠好的團隊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跨部門協作的方式方法,這個會又該怎么開?
你看,會議目標不同,我作為主持人和參會者的的溝通方式是不一樣的。這種溝通方式也絕不僅限于語言。行為設計有四招,我跟你一個個說。
場地
場地就是一種溝通方式。所以第一招,你可以先來設計會議的場地。
同樣一個會議,安排在工作現場,所有人不用離開工位,咱開一個站會,和專門訂一個會議室開一個會,和到外面度假村開一個會,這幾個形式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要開一個站會,那你已經向參會人傳遞了一個非常強烈的溝通信號:“這個事當場必須定下來,咱談具體的事。”
如果我組織全員到度假村開一個會,那你暗示的是啥?你在暗示大家可以敞開聊,這是一個促進感情的會議。
你看,會還沒開,你已經通過場地這個信號和參會人溝通了。
時間
還有一種溝通方式是時間。
你們公司平時九點上班,如果你把會議安排在了早上八點,讓大家在八點之前一定要到。那你傳遞的是啥?是這件事刻不容緩。
如果你說:“咱們這個會安排到下班以后,大家都先跟家里打個招呼,可能會很晚。”這里的潛臺詞就是:“我們要充分討論,不怕耗著你們,一直耗到大家達成共識為止。”
同樣的道理,把會定在周末還是工作日,你傳遞的信息也是不一樣的。
環境
除了時間和地點,你對會議環境的處理,也會影響大家的理解。
比如,今天你通知了一個會,大家進來發現這個會議室的座椅是一個小組一個小組,分組擺放的。這種形式和一排一排的報告廳,以及所有人圍坐一圈的會議室,傳遞的信息是不是很不一樣?參會者一進會議室,就知道這個會議是一個需要小組討論的會議。
我見過一個主持人,他的心思很絕。通常在互聯網公司里,會議室里放的都是瓶裝水,或者一次性紙杯。但如果今天要和體制內的單位開會,我想體現鄭重感、儀式感,怎么處理會議的環境呢?
這個方法很巧妙,他把所有一次性的紙杯,全換成青花瓷的杯子。通過這個小改變,大家立即就知道,這是一個很正式的會議。但如果你往桌上擺的不是青花瓷,而是一瓶瓶冰可樂呢?那你傳遞的信號立馬就會發生改變
設計會議環境的辦法還有很多--
比如,你在每個會議桌上準備好筆和紙,意味著這個會要討論、要做筆記;
你提前把會議材料放桌上,或者提前發到參會人郵箱里,意味著大家要提前做功課,不能隨便發言;
你平時穿得挺隨便,主持會議那天穿了一身西裝,別人就能從這個姿態中,解讀出你的態度。更關鍵的是,你的態度,會影響到所有參會者的態度。
規則
還有一種溝通方式,就是對規則的設計,在會前要立規矩。
當年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先生,在聯想定了個規矩:開會不能遲到,遲到就罰站1分鐘。
從那之后,不管誰遲到,通通要在門口罰站一分鐘。他自己遲到,也甘愿受罰。有一次,他的一個老領導遲到了,那他怎么辦?
如果柳傳志說:“遲到該罰,我作為晚輩,替你罰站吧。”這樣行嗎?也行,但效果沒有那么好。
我跟你說說,柳傳志是怎么做的。柳傳志對老領導說:“根據規矩,您也得罰站。不過,今天下班后,我到您家也給您站1分鐘。
他的領導真的罰站了1分鐘,當時,他坐著出了一身的汗。
為什么柳傳志要這么做? 他這么做,其實是在給會議主持人賦能。這么一罰完,所有人都會知道,不遲到是一個剛性要求,誰都不能幸免,必須遵守。所以,會前立規矩,是個特別好的規范行為的方式。
比如,你擔心大家不認真參與會議,老玩手機。那你可以在會前,給每個人一個信封,讓大家把手機放進去,接著說:“這個會議特別重要,第一,要保密。第二,要保證效率。來,大家把手機交出來。會議期間,咱們誰也別看手機。“
只要你是在會前立規矩,這招就特別好使。你可以根據你的目標,來設計不同的規則。
如果你沒有什么特殊目標,這里我給你推薦一下三星公司的開會法則,這是我從寧向東老師那學來的,里面全是大家普遍認同的一些準則。
會議控場4招
第一:會前積極跑動
會議主持人要做的溝通,80%都發生在會前。會前積極跑動,會中就要不刷存在感,主持人越低調越好。你想,如果你在會上妙語連珠的,那你把其他參會人放在哪呢?
所以,前面我們也說了,主持會議不是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你要把主持會議,看成是一個探求所有參會者需求的機會。
比如,你平時想和領導溝通挺難的。但如果你要幫他籌備一個會議,你就可以去和領導聊聊:
“您希望這個會怎么開?“
“我作為會議主持人,您給我提提要求?
“有什么需要我特別注意的?”
“您有什么想強調的?
“您希望會議多長時間內結束?R
另外,一個會議,你一定要在會前和最大的領導達成共識:
您有多少時間?
“您的發言安排在什么時候?是開頭先說,還是后說?”
如果你不跟領導提前溝通,就先請領導發言講話,領導很可能會當場忍懟你:“我沒啥要說的,我今天也是來參加討論的。”要是領導說了這樣的話,你主持人的威信立馬就沒了。 或者,你沒有提前協調好領導的時間你的會議開到一半,領導就離開去下一個會了。那所有人都接收到一個信號,那就是領導并不重視這個會,你這個會開得就很失敗
這里,我給你準備了一個會前和領導溝通的清單,你可以看一看。
會前和領導溝通清單
1.這個會您希望怎么開?
2.有什么需要我注意的?
3.您給我的主持提提要求?
4.您有什么想強調的?
5.您希望會議多長時間內結束?
6.您的發言安排在什么時候?
除了和領導溝通,會前你還需要做什么?
你要制定會議的議程,并且把這個議程和主要參會者都溝通一輪。
如果一個會議有多個議題,你還要確定這些議題的優先級。最重要的事放在議程第一項,讓大家在精力特別集中所有人都在場的時候討論。這個優先級的設置,也能影響會議的成敗。
這樣你還可以收集到一些潛在的情況。
比如誰可能有情緒,你就得提前給領導提個醒,讓領導心中有數。
當然,還有一件事也很重要,需要在會前完成,就是請求別人的配合。
尤其如果會議里有討論環節,你在跑動的過程中,就要提前和人打好招呼:“發言的時候,你得主動,給大家帶個好頭。”這樣的話,會議大概率就不會冷場。
第二:開場自我賦能
剛講的是會前的跑動,下面我們來看看開會過程中的溝通方法。
開場白的設計,不要求漂亮。你時不時拽一條金句,都是日常合作的伙伴,大家會覺得很尷尬。
要想說好開場白,重要的是理解開場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是自我賦能,是給所有人傳遞一個強烈清晰的信號:讓所有人認同你作為主持人的權威。權威的意思不是你們都得聽我的,而是要聽我定的規則。
關于這件事,我見過最厲害的人,是風險投資界的大佬,經緯中國的創始人張穎。我第一次認識他,是他帶著團隊到我們公司來見我和羅胖。一般會議都是會由主人主導,對嗎?但大佬就是大佬,張穎坐下就說:“大家時間都挺忙的,創業者都不容易。咱們定下來,今天就談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候結束,我們就走,好嗎?”
你看,界定了時間,本質上就界定了談話的節奏和范圍。他一個客人變成了控場的主持人,這就是自我賦能。
有句話說的特別有道理:開會的時候,誰率先把馬克筆拿在手里,誰就掌握了主動權
所以,本著這個原則,一個好的開場白一定不能廢話,要直接宣示會議目標。你可以這樣說:“我今天特別榮幸,擔任這場會議的主持人,我們先來定一個目標吧。”你要設定的目標,可能是時間上的目標,議題上的目標,討論方式的目標,比如我希望這個會議人人都能發言等等,這既低調,又起到了自我賦能的作用。
第三: 會中敢于干預
會前做好設計和溝通,開好場,一般來說,整個會議就不會有啥大問題。但有的時候,還是會出現一些突發狀況。這個時候我們該怎么控場?有幾個場景非常常見
第一,大家都不說話咋辦?如果你事前準備好,這事不可能發生,因為你有內線了。但如果還是發生了,怎么辦呢? 你可以換一個發言方式。比如,“來,咱分個組,大家來說說”或者你已經感覺,這個會議討論地比較艱難你可以這樣做說:“來,我給每個組發張白紙,大家把意見做個可視化的呈現。”用這種方式強迫大家進入到另外一種發言結構里面必須發言。
第二,跑題怎么辦?也就是大家的討論發散了,你怎么把話題拽回來? 這種問題比較常見,我給你說下我常用的三個小技巧。
1.提時間。“聊這么愉快,只剩20分鐘了,咱趕緊。”這是用時間來制造緊迫感。
2.叫暫停,這是主持人的權力。“大家先暫停一下,重新看看我們定下的會議目標,咱們剛才的討論,是不是還朝這個這個會議目標在進行。”
3.吹犯規。發散往往是因為有人不按照規矩發言。比如一個人老是跑題,或者老打斷另外一個人發言,把話題帶偏了。這樣的話,如果咱一開始定的規則,是任何人發言不打斷。那你就要敢于提出來,指出對方犯規了。
還有個場景,是會議超時了,這也是你要及時干預的。“關于這個議題的討論先到這吧。咱們剛才說了,只討論這個會議議程當中的問題。超出會議議程的問題,咱們記在會議紀要里,另外組織一個會議。”
這些方式都可以幫你不斷地把大家往回拽,保證會議效率。
第四: 結束出口成章
說到這,就把一個主持人總體的溝通要點已經講完了,但會議還沒有真正結束呢。
有的會議最后一個環節是領導發言,但你千萬不要以為領導發言完就結束了。領導發言說的是他的想法,你作為主持人一定要有最后的一個環節。這是會議主持人最顯功夫的時刻,也是最容易讓領導刮目相看的時刻,就是做總結。
這個總結要求特別高,但本質上是需要你口述會議紀要,沒有態度,不摻雜感受,就事論事就行。
比如你可以這么說:“感謝張總剛才給我們的總結,也感謝所有人的發言。我們的會也在規定時間內開完了,大家非常辛苦。最后,我復述下,我們的會議討論了這么幾件事,一二三四。”所有你要寫在會議紀要里的東西,都要出現在你的總結里。所有不會出現在會議紀要里的東西,就不要出現在這個里頭。
這里面的技巧是啥?
第一個技巧,你要在每個環節都形成結論否則最后這個總結就沒法做。
第二個技巧,你要提醒自己,總結的時候一定要把所有人都納入進來,把這個會變成所有人的事。
第三個技巧,如果你有一些想法想表達,不能利用這個時間來表達。你可以在宣布散會那一瞬間,馬上說一句:“我現在也不是主持人了,我談談我的感受。”這時候,你的表達可以很隨意,因為畢竟已經宣布散會了。你也可以把你自己的一些學習感受、對其他人的正面反饋、一些正面的情緒表達出來
總結
好,這樣一場會議我們就開完了。總結一下這一講的內容。這一講講的是怎樣主持會議。
首先,我們掌握了一個意象。會議主持人就是牧羊人,你要鞭策所有的參會人,在有限時間內達到會議目標。
第二,我們學習了設計會議的四招:設計場地、設計時間、設計環境、設計規則。
第三,我們學習了會議控場的四招:會前積極跑動,開場自我賦能,會中敢于干預,結束語給全場定調。
三星開會法則
八個必須
凡是會議,必有準備
凡是會議、必有主題
凡是會議,必有紀律,
凡是會議,會前必有議程
凡是會議,必有結果
凡是會議,必有訓練
凡是會議,必有守時
凡是會議,必有記錄
三個公式
光是開會,會后沒有人落實等于零
會議上布置了工作,但是會后不進行檢查,等于零
抓住了不落實的事,同時追究不落實的人,等于落實
下次你作為會議主持人,開場就可以把這張“三星開會法則”投影出來,告訴大家:“這是世界500強公司公認最好的開會方法,咱們今天的會能不能以此為目標?”你這么一說,所有人的緊張度一下子就被你調動起來了。
你看,通過對時間、地點、環境和規矩的設定,你就是在設計參會人的行為。如果設計得好,那你在會上不需要多說話,這個會也能進行得很好。
怎樣做會前寒暄?
我們都知道,從進會議室,到會議正式開始之前,有一小段時間。大家都坐著干等會議開始,大眼瞪小眼的,很尷尬。這個時候可以和領導同事聊點什么呢?
第一個提醒,千萬不要議論待會開會的內容。
為什么?因為大家并沒有全到,你在這開小會,特別容易導致信息不對稱。所以,會前寒暄只能是和會議無關的內容。
第二個提醒,不要在開會之前聊自己的私生活。
比如,昨天看了一場電影,孩子在幼兒園表現等等。馬上要開會了,你最好只聊和工作有關的事。
第三個提醒,你可以提前準備幾個問題,利用這個機會,跟同事們發起一個請教。
“聽說你們團隊最近校園招聘特別成功,招來的幾個人都很好,能和我說說是怎么做到的嗎?““聽說那個特別難搞的客戶,和你們續約了,太厲害了,你能說說你是怎么干的嗎?“你看,通過這樣一個請教,你就完成了開會前的寒暄。
A2規劃作業
1假設你要主持的是一個新項目的啟動會,你要做哪些準備?(多選)
A:這個項目剛剛開始確認立項,不用那么正式,請領導屆時宣布一下就可以了。
B:預約公司最大的會議室,并在會議室里拉個大紅橫幅。
C:把會議時間安排在下班前半小時。
D:提前跟參與項目的各部門領導溝通,收集對這個項目的重要意見。
答對了,選擇B、D
A不妥。新項目啟動會,目的是要上下明確目標共識,這個會議性質應該嚴肅認真的。
B為參考答案。大橫幅雖然有點隆重,但能在營造出儀式感,讓大家感受到進入新項目打大仗的氣氛。
C不妥。下班前,大家已經精力不濟著急回家,此時開會不利于大家凝聚力量。
D為參考答案。會前要積極跑動,尤其要跟重要決策者達成一致。
2.你要代表小組,組織一次復盤會。作為會議主持人,你會怎么準備會議開場?(多)
A:提前跟參會者發郵件,告知會議目標、議程、規則。
B:會議開場,先做自我介紹,準備一個段子,活躍氣氛。
C:重申會議規則,第一輪發言,每個工種不超過10分鐘,然后進入討論階段。
D:指定一個同事做會議紀要。
答對了,選擇A、C、D
ACD為參考答案,作為會議主持人,要提前告知會議的重要信息,給參會者掌控感。避免在開場“突然襲擊”。
B不妥,主持會議,不是以展現自我為目標。
假如會議中,兩位同事因為意見不合吵起來了,作為主持人,你怎么辦?(多選)
A:及時叫停爭吵,提醒他們的行為影響了會議進程,請其他同事先發言。
B:叫個暫停,緩和氣氛,讓兩位同事先用桌上的A4紙,把各自的想法寫下來。
C:趕緊請在場的公司領導進行干預。
D:打個圓場,說兩位同事說得都有道理,咱們稍后再議。
答錯了,應該選A、B:
A為參考答案。主持人要有自己的規則和權威,要敢于會中千預,叫暫停和吹犯規。
B為參考答案。通過讓同事書寫的方式能幫助他們迅速冷靜下來,這個道具是可以為會議賦能的。
C不妥。事先如果沒有提前溝通,最好不要突然請領導干預。掌控會議議程,是主持人的責任。
D不妥。“都有道理”這個說法屬于和稀泥,這兩位同事也不會認可。
4.假如會議遲遲沒有達成共識,作為主持人,你怎針聞么辦?陀綁愛唉佃勃斃勃杯選)
A:今天咱們會議規定一小時但現在還沒達成共識,我叫個飯,咱們接著聊。
B:會議還有十分鐘,咱們迅速收斂下今天的共識和分歧,分歧部分再約一次會。
C:我簡單總結下大家各自的意見,看看有哪些初步共識,可以先抓落實。
D:看來大家今天都沒有想好咱們下次接著再聊。
答錯了,應該選 B、C:
A不妥。雖然顯示了一定達成共識的決心,但會前已經規定了1小時時間限制就應該遵守。
B為參考答案。無論會議進行到什么程度,可以先收斂初步共識,把分歧點歸納出來,再約下次會議。
C 為參考答案。無論達成多少共識,作為主持人一定要有總結環節,這樣才是一個事情的推動者。
D 不妥。約下次是可以的,但是這次會議的成果到底是什么?作為主持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