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8《新課程關鍵詞》之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

? ? ? ?單元指導語:新課程落地的必然路徑,涉及課標分解、目標敘寫、“教-學-評”一致的關鍵技能,將素養導向的“目標一族”具體化為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以便于開展教學。

? ? ? ?主要內容:

? ? ? ?一、課程標準是怎樣演變而來和定位的?——課程視域中的標準其實著重關注兩個要素,即“學什么”和“學會什么”,而這兩個不同的關注點也反映了廣義的課程標準范疇中內容標準與質量(成就、表現)標準的重要分野。(分野——不同事物之間的界限:政治~|思想~)

(一)規范“學什么”——內容為綱的取向:往往傾向于從輸入端厘定教師應教授及學生應學習的內容。

(二)規范“學會什么”——質量驅動的取向:往往傾向于從輸出端厘定學生的學習結果及應具備的成就水平,以反映人次培養的質量要求。 在標準中體現為對學業質量或學業成就標準的設定。

(三)課程標準研制的新方向——統整兩種取向:只有當對“輸入”和“輸出”進行一致性的設計時,二者才能在實踐中形成合力,換句話來講,內容標準與質量標準是可以互補而成為相輔相成的合力的。

(四)我國新修訂的國家課程標準的定位,有三層意思。

? ? ? ? ?一是強調課程標準的屬性。體現國家一致,具有權威性。

? ? ? ? 二是提示課程標準的文本構成。課程性質對課程“定性”;課程理念對課程“定位”;課程目標反映核心素養的要求;課程內容規定學習范圍、對象和學業要求;學業質量用學科知識內容整體刻畫核心素顏的落實程度;課程實施是根據課程標準進行的教材編寫、教學、評價考試等活動。

? ? ? ?三是規定課程標準的作用:具有準繩、尺子的規范和依據作用。

二、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有何本質屬性

? ? ? ?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就是教師教學不能直接依據教科書、經驗,而是立足教科書內容、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的一系列教學設計、實施與評價活動。其本質屬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學必須遵循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課程理念。理念是行為的先導。

第二,課程標準是確定教學目標的直接依據。教師需要深刻理解課程標準,把握對學生的總體期望,將課程標準具體化為每個學期、單元、課時的教學目標。

? ? ? 如:依據課程/學段目標和學業質量確定學期目標;依據學期目標,對照學段目標,學業質量、內容/學業要求,決定單元目標;最后,將單元目標進一步具體華為課時目標。

第三,用課程標準中的教學要求規范教學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研讀教材、研判學情、參照教參、評估課利用的資源等。

三、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實施需要注意什么?

? ? ? ? 三個步驟

第一步,從課程標準到學期課程綱要,以替代原先的教學進度表。

? ? ? ?根據學期或學段的內容所涉及的大主題,研讀課程標準中相關學段的目標、學業質量、研究學情、資源等,規劃本學期的課程目標,并根據教材的內容安排、知識地位、學情、資源等,規劃本學期的單元及課時數,設計本學期的教學與評價,形成學期課程綱要。

? ? ?是學校、教師落實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標志,也是教師“用教材教”、參與課程開發、將國家課程校本化的關鍵表現。

第二步,依據學期課程綱要,設計大單元教學。

? ? ? 教師要對課程標準中的學段目標、學業質量、內容要求或學業要求,并綜合考慮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資源評估、課時情況等因素,確定每個單元的目標、評價任務和教學過程,即把單元作為一個教學實施單位進行整體設計。

? ? ? ?單元目標一般要求3-5條,每條要明確落實素養的要求,要有“目的地”的形象;目標確定后,要緊跟形成性評價任務的設計;形成性評價任務的實質是檢測目標是否達成的過程性學習任務;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設計如何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第三步,實施、評估與改進大單元教學方案。方案是藍圖,實施更關鍵。落實教學評一致的教學,不斷獲取并分析目標達成的評價信息,并據此做出教學決策。

? ? ? 單元第一課時必須安排單元導學或概覽,最后幾節課時需要安排與目標匹配的學習總結、作品匯報或成果展示。? ?

感想:

? ? ? ?邊讀邊記錄,時間花了近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找到了不少與再研的單元整體教學的契合點,還找到了思緒良久的細化點。梳理學段相關要求形成課程實施綱要,按照綱要目張單元整體設計,細化各個環節,讓課程標準真正落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