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星期六
昨天晚上還被孩子的這種狀況困擾著,今天上午的約練就來一個峰回路轉,本來昨天下午的約練效果不太理想,正在郁悶中思考要想做好一場咨詢咨詢師,應該具備哪些條件?難得的是來訪者的信任,觀察員的鼓勵和自己的果敢吧!才讓自己有信心,又一次挑戰了咨詢師。這會突然覺察到上午來訪者比我學習焦點的時間長,當時做咨詢師的時候就沒有太多的意識到這一點,就傻大膽的上了,還有就是來訪者的兒子跟我家女兒一樣,都是八年級,在我聽來訪者訴說她家兒子那種優秀上進善良時,我就特別特別好奇,他怎么培養出這么優秀的孩子的?當孩子出現狀況時,他怎么穩得住自己的情緒的?當孩子狀況反復時,又怎樣能接納理解孩子的?從來訪者娓娓訴說中,了解到學習焦點以后的改變確實挺大的,首先意識到和孩子對著干,效果肯定是越來越壞的,就選擇了先接納現在的狀態,然后慢慢的再嘗試自己的改變,看到孩子玩游戲時的專注并給予鼓勵,也允許孩子玩游戲,或許他是另一種放松的形式,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到孩子對同學的友善給予肯定,再這樣一步一步接納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也逐漸呈現出來良好的狀態,在這些狀態后面是的,我們看不到的辛勤的付出和努力,讓我感觸更深刻的就是母愛體現的另一種形式,和孩子擁抱親吻孩子,讓愛流動起來,讓孩子深切感受到母愛的存在,給孩子暖暖的愛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可想而知,內心不禁充滿著愛,臉上也會洋溢著愛的微笑,孩子也會用這份愛去愛周圍的人,愛的力量確實太偉大了,我也要學習和執行愛的能力,讓孩子和愛人家人不僅能感受到我的愛,還要表達出來,那樣的話,家只會越來越溫馨,也會越來越幸福!
下午的約練主要聊的是自己情緒的把控,要想讓家溫馨幸福,自己的火爆脾氣得改一改,觀察員老師說的特別到位,在工作中風風火火,分秒必爭搶救病人,回到家時,角色切換不到位,還想把在工作中的角色應用到生活中,就希望孩子快點去學習,愛人趕快去做飯,要想讓他們分秒必爭,最后得來的結果只會適得其反,自己生氣惹得一家人都生氣,意識到這一層的時候想改變,咨詢師首先讓我假設一下,如果情緒控制得當是什么樣子,再讓我評估一下,改變情緒的信心是什么狀態,聊到這突然就覺得我把情緒的好壞都放在了別人身上,期待別人這樣或那樣做,當別人做不到的時候,就容易有情緒,那想到這,那我肯定想改變我的情緒,得由我做主,要想自己做主,就不能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那自己就做點力所能及的,或者放下對家人的期待,以難得的眼光看待事情,就沒有那么容易著急了,不容易著急,情緒穩定時也能覺察到家人的正向,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有情緒時只會增加內耗,傷家人還會傷自己 想到這兒更有決心想改變,一個人改變了,整個家庭不僅風平浪靜也會更和諧,更溫馨,更幸福,也就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更要堅定地持續自己的焦點之路,學習覺查行動實踐改變,一步一步慢慢來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