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一:人間患難深重
一、 深度虛無主義
- 自殺與殺人
- 富貴暗藏危機
- 但求明哲保身
二、 身體的困境
- 追逐生存所需,疲困不已
- 勾心斗角,欲望無窮
- 情緒復雜多變,難以安頓
三、 心智的茫然
- 人類中心的價值觀是虛妄的
- 本末倒置,輕重不分
- 賣弄智巧,錯失大道
引言
老子的思想像我們在公交車上可以看到八個字,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莊子的話,在戰國時代中期,他要安靜,他要保持距離,更不可能了。所以他的哲學就希望你能夠順應時代的變化,跟他一起變化,而讓自己不受任何的干擾跟傷害。
莊子的思想可以達到西方哲學最高的程度。什么叫最高的程度呢?譬如哲學研究到最后,希望建構一個系統,當你建構系統的時候,你就要問自然界跟人類有沒有根源,就是這一句話。自然界跟人類有沒有根源,尤其我們人類,最希望了解我有生也有死,那我的生命怎么來的,我死后去哪里,所以宗教家在這個時候,就可以發揮他們的作用了。但是,真正的哲學家他不一定需要宗教,因為他可以把這些探討之后,就人的理性來設法做一個說明,因為你一定要強調宗教的話,等于是他要訴諸信仰,信仰的話對于理性,它的路線不完全一樣。莊子他就說,古代人的智慧,到最高境界,就是能夠了解未始有物。未始有物四個字,什么意思呢?就是從來不曾有萬物存在。
“人間患難深重”——對莊子時代背景的介紹:
莊子的時代背景是: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人間患難深重,充斥著存在上的虛無主義(傅佩榮稱為“深度虛無主義”以與儒家的“價值虛無主義”對照)。
富貴是人們追求的對象,但是藏了很多危險。
有一天,一個兒子到水里面撈出來一個寶珠,很漂亮的寶珠,爸爸一看嚇一跳,哪里找的?他說,我游到水里面去找到一顆,這下發財了。爸爸說,不行,立刻拿榔頭把它打碎。兒子說,為什么呢?他說,這個寶珠一定是藏在深淵之下,那個黑龍的下巴底下。龍,底下有黑龍,古時候人真的相信龍,莊子里面還有一個人要去學屠龍術呢,等一下再說了。說這個藏在黑龍的下巴底下,一定是龍睡著了,你才有機會把這個寶珠拿到,如果龍醒了的話,你早就粉身碎骨了,所以這個把它打碎,為什么?你如果放一顆寶珠在家里,別人問你哪里來的,你如果心里起了貪念,我再找第二顆吧,有第一顆,就有第二顆嘛,對不對?有第二顆就有很多顆,你再去找的話,龍醒的話你就完了。他的意思是說,你在大王旁邊做事,給你富,給你貴,是大王昏睡,才會用你這種小人,讓你發財,他一醒來的話,你粉身碎骨,他用這個方式來說。
他有一段話提到有錢人的六種痛苦,你看到之后,真是不敢要發財了。哪六種痛苦呢?第一種,有錢的人,他耳朵聽到的是鐘鼓管樂的聲音,各種演奏音樂,好的表演,嘴巴里面嘗的是牛羊美酒的滋味,每天山珍海味的吃,暢快他的心意,遺忘他的正業,這是第一種,叫做迷亂。一個人有錢之后晚上常常是一撮,二撮,三撮,吃到最后,真是吃喝玩樂,但是這樣的生活不是迷亂嗎?完全忘記了人生除了賺錢,享受之外還有別的路,第一個迷亂。
第二個,他說有錢人很容易氣盛。我們說財大氣粗,窮人不會的,窮人就是氣虛,看到別人都很客氣,就是容易謅媚別人,那有錢人就不一樣,反正我錢多,什么事情用錢可以擺平,你如果盛氣凌人,好象負重走上山坡,可以說是勞苦了。事實上我們常常講莎士比亞那句話,跟莊子差不多,但是莊子比莎士比亞早了那是將近兩千年,將近,還差一點,兩千年。莎士比亞說,有錢人就像一頭驢子,駝著沉重的金幣走完一生,多累。莊子這邊說,有錢人好象是負重,載重的東西走上山坡,勞苦不堪,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有錢人容易生病。貪財而弄到生病,貪權,權力,弄到精疲力竭,安靜的時候,就沉溺在權跟錢里面,身體強壯的時候盛氣凌人,這可以說是生病,他沒有一點是正常的。
再看第四個,他有錢他不會滿足。他為了求富,為了爭利,財貨堆積得像墻一樣高也不知收斂,還要貪得無厭,真是恥辱了。我們都知道,有所求,就要看別人的臉色,你再有錢的人你要發財,還是要看大官的臉色,還是要看大家合伙做生意的時候,怎么樣去得到一些利益,也可以說是恥辱了,有時候讓別人隨便笑一笑,批評一下,也不敢回口。
再看,第五種,錢財聚集根本用不完,然后還刻意迎求還不舍得,滿心煩惱還在貪求不止,這是憂慮了。有錢人其實也有憂慮了,因為他希望更有錢,他永遠跟那個天下首富比爾蓋茨去比,那永遠比不完的。
最后一個,恐懼。在家里面擔心小偷打劫,出門就害怕強盜傷害,在家里面嚴密防守,出門不敢獨行。你見過有錢人出門敢一個人走路嗎?不敢。都要坐那種車,防彈的,要不然太危險了,這是恐懼。各位想想看看,這六個,迷亂,勞苦,患病,恥辱,憂慮,恐懼,聽起來簡直是人間最慘的遭遇了,但是莊子拿來形容有錢人。
萬物就是互相之間拖累,這個蟬找到舒服的樹蔭,螳螂要捕蟬,黃雀要捕螳螂,我這個人有彈弓,可以打這只黃雀,那我背后呢?立刻想到,想到之后,就知道我背后一定有人要對付我,立刻就跑,來不及了,守這個果園的人追過來,說,小偷,小偷,莊子彈弓都丟了,跑回家。哪一個人在追求某些利益的時候,背后沒有人要對付他呢?這就是莊子。
- 明哲保身。莊子雖然自己很窮困,他不需要做官,也知道做官的危險,他不需要發財,也知道發財的困難。為什么?善于觀察,對人生經驗可以做全盤的廣泛的理解。
楚國的國君,知道莊子很有本事,想請他做官,就派兩位大夫去當說客,游說,希望勸莊子去做官。莊子正在濮水邊鉤魚,這兩個大夫走到后面就說,先生,我們國君想請先生去當宰相,把國事交給你。莊子頭都不回,他說,你們楚國來的嗎?是的。因為他聽口音,大概知道你們是楚國人了。他說你們楚國的廟堂之上有一只神龜吧?死了三千年,骨頭就是裝在竹箱里面,蓋上錦繡的布,三千年了。請問,那一只烏龜是喜歡死了變成骨頭被人家供奉,還是喜歡活著在爛泥巴堆里面夾著尾巴打滾呢?兩位大夫聽了立刻就回應,當然是喜歡活著在爛泥巴堆里面打滾了。莊子說對的,我就是想活著,在料泥巴堆里面打滾。
身體的困境——對人生經驗的洞察:
《齊物論》第二篇說,“人承受形體而出生,就執著于形體的存在,直到生命盡頭”。
(1)你這一生都在想著自己的身體從頭到腳,是不是完好無缺,這里有沒有什么毛病,有沒有什么痛苦。
(2)每天早上起來做這個做那個,緊張得要命,趕來趕去。
(3)終生勞苦忙碌,卻看不到什么成功。注定是將來是塵歸塵土歸土。
天地用形體讓我存在;用生活讓我勞苦;用老年讓我安逸;用死亡讓我休息。他接著說一句話,那妥善安排我生活的也將妥善安排我的死亡。誰妥善安排你生活呢?我們莫名其妙就活了,有誰活在世界上是自己選擇的呢?沒有,莫名其妙生出來了。那你對于死亡有什么好害怕呢?換句話說,天地既然讓你活著,天地就會安排你怎么結束。
取舍迷亂心思:五色亂目,五種顏色讓你眼睛迷亂了;五聲亂耳,五種聲音讓你耳朵迷亂了,亂就是迷惑;五臭熏鼻,五種味道,現在很多人喜歡講精油這些,五種味道讓你鼻子也分不清楚了;五味濁口,五種味道讓你嘴巴都覺得很渾濁了,東西有的太辣的,太刺激的,各種特別的味道,到最后嘴巴都無法分辨味道了。
《列御冠》描寫人心的變成之快,他說很多人,都是厚貌深情四個字,外表厚實,情感深藏,有誰能知道別人心里想什么?第一個,有人外表恭敬而內心驕傲。第二個,有人貌似長者,而內心心術不正。第三個,有人舉止拘謹,而內心輕佻。第四種,有人表面堅強而內心軟弱。第五種,有些人表面溫和,內心很急躁。
人們睡覺時心思紛擾,醒來后形體不安。
莊子談到人的情緒,一講就是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是從情緒帶來相關的一些表現統統在內,不是只有情緒本身。
- 喜怒哀樂
- 慮嘆變恐,憂慮,嘆息,反復,恐懼
- 姚佚啟態。什么意思呢?輕佻。輕佻就是說一個人放肆,有時候太得意了就變輕佻了。輕佻接著是放縱,更明顯了,放縱,愛怎么樣就怎么樣。然后呢?張揚,太過于張揚了,到處惹人注目。最后一個叫做作態,做態就是扭怩做態,明明要拿還要客氣就是做態。
莊子說一個人,要注意到情緒的問題,情緒跟身體有關。喜怒哀樂不要影響內在,讓它適當的時候發出來,也不要過度,不要影響了內在。不要讓情感傷害自己內在的生命,情感是受外面引發的,受外面引發,適當的表達就好,不要為了喜怒哀樂,慮嘆變恐這些,傷害自己內在的生命。
人的心很復雜,人的心在莊子里面至少有四種,第一種就是受到身體影響的,第二種,勾心斗角這個心,這個心是有時候你跟別人對照起來產生的一種關系。第三種才是說,我的心很可貴,心比身體可貴。第四種,就往上提升,心有精神,至少分這四種,將來我們還要再說明有關心的四種情況。
莊周跟蝴蝶一定有區分,這叫做物化,這句話很少有人講得透徹。這邊有兩點,第一個,莊周跟蝴蝶一定不一樣,蝴蝶是蝴蝶,莊周是莊周。但是,莊周跟蝴蝶又是物化,什么叫物化?物我同化,宇宙萬物是物,它整個化成一團,都是氣的變化。所以,人活在世界上,當你了解身體的各種情況,各種困擾的時候,你要記得一點,身體不斷在變化之中,從年輕到年老,到生病,到最后結束,但是,這一方面,人跟萬物都一樣,物化。但是,莊周跟蝴蝶一定不一樣,像前面說,孔子跟顏淵說,你不要在空的地方,空的市場尋找馬,我雖然可以忘記過去的一切,但是我有不能忘的東西,他們講的都是同一件事。我從身體的這種必要的條件,要掌握什么?人生的關鍵就在這里,掌握到心智可以思考,思考要開始擺脫身體的限制,進入到更高的層次。
心智的茫然
人的心智會有什么問題呢?
(1)人類中心的價值觀:你把人類中心的價值觀去掉的話,你才有可能真正欣賞自然界。
(2)本末倒置:人有兩處失去本性,一是不保養自己的身體;一是不真誠。
《外編》里特別多,他批判人類的做法,他說:老百姓為了求利而失去本性;念書人為了求名失去本性;一個有家的大夫為了家而勞累不堪;圣人為了天下而失去本性。這四種人:老百姓、念書人、士大夫、圣人都是為了某些目的失去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