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莊子內七篇》學習筆記19 人間世(4)

有時候被討厭比被喜歡更讓人輕松

我們內心的世界本來對某一個生命的或者不止一個生命目標都是有某種渴望的,可是我們的頭腦卻非常的會叉題,就是說當你往這路上走的時候,你可能會忽然顧慮到啊我這樣做可能我有一點辜負到我爸爸的期待哦,或者是我這樣子做可能我的女朋友會不太高興,或者我這樣子做可能我的上司會不原諒我,就是這個時候呢我們都不經意的想要對我們周遭的人展現出我們的好人的一面。但是呢當我們展現好人的一面的時候,這個好人一面說不定就是我們內在生命的一種走入歧途的狀態,因為那個結果不見得是我渴望的。我們會不斷地在別人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個心情的撥弄之下,就叉題了,就擁有了很多很多我們不想要的人生。

這個我們不想要的人生要如何克服呢?莊子的故事就說,你要非常努力的當一棵沒有用的大樹。你如果身為一棵樹,千萬不要像外國童話故事都有那種很感人的愛心樹,就是有一棵樹啊,讓一個小男孩向他要東西,要了這個要了那個最后把這個樹剝削殆盡,然后變成一個枯掉的樹根,這樣的故事在莊子里面剛好是完全不贊成的。莊子是非常不喜歡人當愛心樹的。莊子會覺得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要把他的生命發芽茁壯變成一個他要的大樹。你如果很喜歡當愛心樹的話你活不到那個地方,就是這樣的一種觀點。

那我們來看看正文。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匠石覺而診甲其夢。弟子曰:“趣取無用,則無社何邪?”

曰:“密!若無言!彼亦直寄焉,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與衆異,而以義喻之,不亦遠乎!”

A certain carpenter Shih was traveling to the Chi State. On reaching Shady Circle, he saw a sacred li tree in the temple to the God of Earth. It was so large that its shade could cover a herd of several thousand cattle. It was a hundred spans in girth, towering up eighty feet over the hilltop, before it branched out. A dozen boats could be cut out of it. Crowds stood gazing at it, but the carpenter took no notice, and went on his way without even casting a look behind. His apprentice however took a good look at it, and when he caught up with his master, said, "Ever since I have handled an adz in your service,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splendid piece of timber. How was it that you, Master, did not care to stop and look at it?"

"Forget about it. It's not worth talking about," replied his master. "It's good for nothing. Made into a boat, it would sink; into a coffin, it would rot; into furniture, it would break easily; into a door, it would sweat; into a pillar, it would be worm-eaten. It is wood of no quality, and of no use. That is why it has attained its present age."

When the carpenter reached home, he dreamt that the spirit of the tree appeared to him in his sleep and spoke to him as follows: "What is it you intend to compare me with? Is it with fine-grained wood? Look at the cherry-apple, the pear, the orange, the pumelo, and other fruit bearers? As soon as their fruit ripens they are stripped and treated with indignity. The great boughs are snapped off, the small ones scattered abroad. Thus do these trees by their own value injure their own lives. They cannot fulfill their allotted span of years, but perish prematurely because they destroy themselves for the (admiration of) the world. Thus it is with all things. Moreover, I tried for a long period to be useless. Many times I was in danger of being cut down, but at length I have succeeded, and so have become exceedingly useful to myself. Had I indeed been of use, I should not be able to grow to this height. Moreover, you and I are both created things. Have done then with this criticism of each other. Is a good-for-nothing fellow in imminent danger of death a fit person to talk of a good-for-nothing tree?" When the carpenter Shih awaked and told his dream, his apprentice said, "If the tree aimed at uselessness, how was it that it became a sacred tree?"

"Hush!" replied his master. "Keep quiet. It merely took refuge in the temple to escape from the abuse of those who do not appreciate it. Had it not become sacred, how many would have wanted to cut it down! Moreover, the means it adopts for safet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s, and to criticize it by ordinary standards would be far wide of the mark."

《莊子·內七篇·人間世·四》

原文 翻譯
匠石之齊, 有一個叫做石的工匠呢到齊國
至於曲轅, 到了曲轅這個地方
見櫟社樹。 見到一棵櫟樹,
社,古時候土地公廟這類的祭拜場所的一棵樹。

長在廟旁邊的樹比較不會被砍,如果是長在大馬路旁邊那任何一個城市計劃都可能把它砍掉,但是古跡啊或者怎么樣的這種歷史地標價值的話就比較容易成活。

原文 翻譯
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 它的陰影可以讓放牛放羊的人把他們的大量的動物放到底下來乘涼,
百圍,就是我們人的手這樣子環抱,一個人的兩只手臂叫一圍對不對,一百個人環抱才能抱得住這棵大樹。

就是以圓周來量的話非常巨大,當然莊子這個是童話故事里的樹,我們也不用太當真。

原文 翻譯
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 這里的考據有人說4尺有人說8尺有人說7尺,那我們現在是大約是歸屬在7尺啦,
“十仞”也有的版本是寫“千仞”,
總而言之就是這個樹干長到非常高的地方,才有分枝出去,就是看起來非常巨大的一顆樹
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 這個“旁”字也有的版本認為應該是方,方就是而且的且,
就是說有十幾根樹枝粗到可以雕成船
觀者如市, 經過這邊的人會看這棵世界奇景,巨大的這個生物,就非常的喜歡觀賞,聚集了非常多的人。
匠伯不顧, 結果這個工匠根本理都不理就往前走
遂行不輟。 完全不停下來看一眼。
弟子厭觀之, 可他的弟子眼睛就沒有這個老師這么刁了,弟子看到這么大的樹,欣賞了半天,
厭,就是吃飽
走及匠石, 弟子看飽了之后才跑步追到他的老師身邊
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 跟他的老師說,自從我拿起斧頭跟從老師,
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 從來沒有看過這么樣子壯碩的一棵大樹
先生不肯視, 老師怎么看都不看一眼,
行不輟,何邪?” 腳步連停都不停,為什么看都不看一眼呢?
曰:“已矣,勿言之矣! 夠了,你們不要再講了,
散木也, 老師就解釋,這個樹是不材之木,可以用的樹叫做文木,不可以用的樹叫散木。
這個是散木,是沒有用的木頭,他就開始把這個樹罵了一大串,以他專業人的角度做出高度的批判。
以為舟則沈, 做船就沉下去了,那鐵答尼號啊,沒它的份了
以為棺槨則速腐, 當棺材的話,就非常容易分解的這個環保材料啊,連人帶棺一起都消滅了
以為器則速毀, 拿來削碗啊調羹啊一用就掰破,軟綿綿的
以為門戶則液樠, 如果拿來當門軸呢它就會滲水出來,粘搭搭
以為柱則蠹。 拿來蓋房子當柱子的話,就被蟲子吃掉。
是不材之木也, 就是沒有用處的樹
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因為它沒用所以才能夠長到這么大的一顆樹
匠石歸, 工匠回家以后
櫟社見夢曰: 這個土地廟的這個樹的樹精呢,就晚上出現在他的夢里面,
“女將惡乎比予哉? 你到底要把我拿來跟什么比啊,就是你到底要我怎么樣哦,
若將比予於文木邪? 你是希望我長成一棵有用的好樹嗎?
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 夫柤,念祖,實際上就是山楂的楂
這種能夠結出山楂、水果以及各種瓜類的樹
實熟則剝, 一旦它的果實長熟了,就會被硬扯下來。

我們走在路上絕不喜歡每個人經過都給你一巴掌對不對。可是長好果子的樹呢,就是每個人經過都要給你一巴掌,都扯你一下,好像看到你就要拔你一根頭發的感覺,而且拔的還不只是頭發啊。

原文 翻譯
剝則辱; 這樣子不是很容易就一直受到外界的侮辱嗎?她說當人家摘這些果實啊、瓜的時候,
大枝折,小枝泄。 大的樹枝被折斷,小的樹枝被拉爛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這些都是讓這些有用的樹木活得很痛苦的東西,
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 所以這些樹通常都活不到一棵神木就死翹翹了。

就是那種結果子的樹其實就象是生蛋的雞一樣,產力不夠就要被迫退休了。

原文 翻譯
自掊擊於世俗者也。 掊擊:打耳光
自已讓世俗去打他耳光,就是它在世人面前是自己在揍自己。

小的時候老師啊父母啊都會告訴我們說,我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我也不是反對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但是那個有用必須是我們自已喜歡的有用才行。

小時候覺得的某些有用,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空虛,就像是我不得不喜歡數學里面的某幾種算術,我也不太喜歡某些歷史地理的一些背一堆有的沒的東西,那當我很努力的做這很有用的人考了高分之后,到底我哪里在高興啊,我想只是一個非常虛榮的高興,就是我這一代在這方面并沒有很開心。

我自己是一個對電腦、電機、車子都很沒有興趣的人,助教在路上什么車都認得出牌子,那我都完全沒有辦法。其實我也是有駕駛執照的人,可是我每次看到我的駕駛執照都覺得很空虛,就是我為什么要開車,我搭捷運就好,我做飛機就好對不對,就是我就沒有這方面的興趣。可是丁助教就覺得開車很有快感,那的確是有人在這件事上是可以享受的,可是我不是那種人,我每次上車都是那種好像要赴刑場的那種感覺,就是是不是今天就要出車禍了,打從心里面沒有那個動力,就是怎么樣都不對勁,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就覺得好像開車這件事情對我沒有用就算了。

就是這種感覺。

但是我覺得要像我活到這么樣子的任性,也是需要一些勇氣的。這個我覺得很多很多人都是不斷的被周遭人的聲音拐跑,周遭有很多的你應該,你應該要會開車,你應該要會賺錢養家。可是無論如何我覺得我們怎么生活,做什么能夠讓我們最快樂,這一塊要先把它顧好哦。你真的去追尋你所愛的,你就能夠達到一個很好的成就,而不是去追尋別人認為你應該愛的,這樣子的一種心情。

原文 翻譯
物莫不若是。 這個樹的靈魂就跟這個工匠說,什么東西都是這樣的,
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 我就是要求這個沒有用,就是為了要我自己身上沒有可以讓你利用的這件事情上,我已經努力很久了
幾死, 這中間已經經歷了非常多的痛苦跟挫折,幾乎要死翹翹。

我覺得的確是這樣子,就是我們如果出生以來,都非常習慣去迎合別人的眼光跟需求的話,你有一天忽然要誠實做自已的時候,真的大家都好像要把自己千刀萬剮一樣,這種經歷說不定各位都有一點共通的感覺。

原文 翻譯
乃今得之, 現在才好不容易練成
為予大用。 而練成的這種沒有用的這件事情對我就大大的有用,因為我的人生就沒有那種分叉的部分,我就可以好好的過我要過的日子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如果讓我變有用了,我還可能長得到那么大嗎?
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 而且,你這個工匠跟我這個樹都是東西,
奈何哉其相物也? 何必把對方當作什么東西來批判呢?就是我看你跟你看我不是一樣嗎,你不要罵我我也不要罵你。
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就像你這個活不了幾年就會死翹翹的沒有用的人類,憑什么來批判我是沒有用的樹。

那當然莊子的文字都是非常象征性的,所以我們把這個象征物把它轉換為我們的生活的話,我想我們就會情不自禁的可能會想到說,昨天我好像特別回家孝敬父母一下,那到底是我真的想孝敬他呢還是只是我覺得我應該孝敬他呢,那這個到底我們是人是要活在應該里面呢,還是要該更任性的活,我在這里我真的不敢講說標準答案是更任性喔,我并不是在說任性,我認為這個故事的主軸呢主要是在于說我們人類有一些比較核心的部分是必須把握的,如果核心的部分被那些對我們來講那沒什么意義的周遭的部分攪亂的話,那我們就會活的很痛苦。

我的經驗啊,就是如果我做的是我喜歡的工作,我真的不是很在乎別人怎么對待我,就是別人對我好一點也罷,壞一點也罷,薪水多一點也罷,少一點也罷,我都會覺得,因為我已經在做我喜歡做的事情了,我只要做這件事我就會很開心很進步了,那別人怎么對我真的就不用計較了;可是如果我做的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工作,過的是我們自己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人生的時候,那我們就會很容易去計較誰對我好一點誰對我壞一點。

比如說有很多人好像年紀到了,他就覺得他應該要去談一次戀愛了,然后建立一個什么家庭關系。那我就覺得我淡淡然的等到今天都40歲了,我還是沒有一點興趣,就是我對于跟一個人這樣靠近真的是沒有興趣。但是在我年青的時候,對自己真的沒有那么誠實,我沒有興趣,還是覺得好像大家都是這樣做所以我也要這樣做,可是這真的非常痛苦,因為我實在是不喜歡跟人靠近的那種人,我覺得最好大家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就好了。

每一個人真的有他過日子過的比較快活的方式。我每天在家里埋在一堆古書里面就在看這味藥那味藥,我就會很開心。對我來講跟古代的藥方談戀愛是那種非常高度的有愛情的感覺的東西。我不是說談戀愛不對,我只是說我不是這塊料。

可是當你因為人家覺得你應該如何如何的時候你就去做你不是那塊料的事情的話,那就會麻煩大了。你就會不斷在覺得說,我都已經付出這么多了,你怎么還是沒有對我很好或怎么樣,你會越來越計較,然后那些氣都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所以我常常在鼓勵天下父母,就是當你在跟你小孩慪氣的時候,你就要想,是不是我對他其實沒有那么愛,那不愛就不愛嘛,唉兒子啊,你自己努力啊,我不愛你,這樣就結束了,其實這不用怎么受傷的喔,我跟我家人都常常這樣告白喔,就是我媽媽看我就是兒子其實我覺得你蠻討厭的,其實我當初根本不想把你生出來,是你爸一定要生的,就是當你逼自己誠實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其實也沒有什么受傷的。因為感情是不能勉強的,即使是自己的小孩,有的時候還是不能勉強的。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你也是不能勉強的,所以當我對我的父母做最很誠實的告白,其實我對你們也沒有多愛,那我的父母會怎么樣呢?當她們很了然這件事情的時候啊,他們也就輕松了,就自己規劃好去退休要去哪里玩。如果看得出來我不想照顧他們生病的話,他自己會找好養老院,就是大家都會自有一番出路,也沒有說一定要你來如何。

就是在我們去決定自己應該如何之前,我想這一份的誠實還是要鼓起勇氣先拿出來的。但是你說我現在這樣的誠實,將來萬一我父母生病會怎么樣呢?那我覺得能夠照顧當然還是會照顧哦,我也不會有太多的怨言啦。

那這個就好比說我們家是訂《中國時報》哦,禮拜天的版面有新開的專欄是wudanru(吳淡如)寫給他的小孩子的文章,那昨天的wuzhanru(吳淡如)寫的文章,就是他跟他小孩說他現在好心甘情愿在家里面照顧你,他說因為我年輕的時候是非常自私的,所有我能夠吃喝玩樂出國什么的,全部都玩過了,所以我現在生了你我已經無怨無悔了。就是我不覺得說因為你我會人生損失了什么,因為我能玩的都玩過了,所以現在的話照顧你我就很甘心了。那我覺得這樣子也不錯哦,就是wudanru(吳淡如)自身這種逆向的活法,所以他說他朋友都是老了之后退休才去玩的,但他能在之前就都已經把所有的都玩夠本了,那在生了小孩專心照顧小孩就很甘心了,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我覺得也是蠻不錯的。可是這個在wudanru(吳淡如)生小孩之前,他那篇文章形容他之前是如何的出國啊,瘋狂的購物,大玩特玩啊,過著奢華的生活啊,那個你沒有幾分勇氣也是做不到的。因為這真的很自私,他不是為什么別人在活著,但是如果能夠自私到這樣一種境界之后啊,那有一天他需要不自私的時候,她也就做得到了。

就像這個莊子里面一棵大樹,你說他沒有用嗎?其實它也有用,到最后它庇蔭了很多人。可是它這個能帶給這么多人一塊遮陽光的地方,讓很多人啊牛羊啊可以在它底下休息,它先決條件是它可以長到這么大。那我們人的可憐哦,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叉題,就是當你自己這一塊還沒有長到這么大的一天,就很努力的去愛別人,就到中途就愛不動然后就悲傷,這樣的一種人生還是面對起來不太好搞的一個矛盾。

原文 翻譯
匠石覺而診甲其夢。 工匠醒過來之后,就在想這個夢是在告訴我什么啊?
弟子曰:“趣取無用,則無社何邪?” 那學生就來插話了,開始對這個樹挑毛病,說這個樹它自身的興趣是要沒有用,那它干嘛要長在這個土地公廟旁邊?就是長在土地公廟的旁邊就是擺明了就是要當公共場所的一部分,它其實還是有一點用啊,根本是自相矛盾。
曰:“密! 那結果這個工匠就罵他的學生,你們閉嘴
密,就是閉起來,就是閉嘴
若無言! 你們不要再講了
彼亦直寄焉, 工匠說,它呢也是心甘情愿的靠過去的

其實人真的完全沒有用的話,也會被這個世界消滅的。真的是完全當這個人世間的寄生蟲的話,我們人類也不歡迎它的存在的。那所以還是要有一點點用。

可是有一點點用并不是要滿足你周遭所有人對你的需求,就是這棵樹他既沒有結出甜美的水果,也沒有形成好的木材,這些都沒有,他只是靠在這邊當一個名勝古跡的地標物而已,就這樣子就好了,就是放在那邊看就好了。

原文 翻譯
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 他這樣子心甘情愿的讓自己處在這個地方啊,讓不懂得它的人來罵他。

這一段故事在這個點上面很要緊。甚至我也要自問我自己,我們能不能享受別人討厭我們這件事,我覺得這件事。雖然我們人的本能上來講都是希望跟別人能相親相愛,就當是一個生物層面的本能,我并不否定這件事情,可是很多情況,我們一定要接受別人討厭我們這個事實。

我們捫心自問就知道,周遭的人有多少是我看不順眼的,就是我是如何在討厭他的,那既然以我的立場會討厭他,那在他立場會討厭我,這不是非常非常自然的事情嗎?當我們能夠接受人與人的彼此討厭之后,其實生命會簡單很多。

我前兩個禮拜啊聽丁助教說了一句我覺得蠻有道理的話,丁助教就說,其實在很多時候,被人討厭比被人喜歡輕松太多了。其實這句話是真的耶,如果對方是一個跟我們思想理念不合,生活習慣都差很多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我討厭你,你也討厭我,我們誰也不要靠近,不要摸到,對不對。人類有一種很可怕的狀況是我很討厭他,可他很喜歡我,那你就慘了對不對,這樣子你不喜歡的人一直靠過來讓你非常痛苦,所以這種時候還是不如讓大家討厭算了。

我們要認清楚這件事,就是人家討厭我是因為我不符合他的什么需求,比如說有人可能討厭我會說,你這個人好冷血無情哦,我心靈受傷你都不來安慰我。那我就要自問,我的生命如果在別人受傷的時候我安慰別人我會快樂嗎?如果我去安慰受傷的人我內心一點快樂都沒有的話,那好那那些容易受傷的人就討厭我吧。因為我沒有辦法供應你的需求啊。

就是別人的需求不是你想供應的東西的時候,那就被討厭就好了。就像我們的周遭可能有我們父母對我們的需求,我們的同事對我們的需求,我們的上司對我們的需求,可是你一定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你想買的這東西我想不想賣,那如果我不想賣的話,那請討厭,我不供應這樣的商品。

不要說同樣是人所以全身上下都可以這樣稱斤稱量來賣,有些東西我們就是不想賣的。那這樣子的話我覺得多多少少是會被討厭的,我覺得我現在教莊子哦比較安全啦,會來聽課的人本來就是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我也比較不討人厭一點,可是我在教中醫的時候其實是很討人厭的,因為我在教中醫的時候我很明顯的感知到我的客戶要的東西不是我要給的東西。

所以說我覺得自己在中醫這一塊覺得非常有快感的一件事情是我很能夠把醫術復制給別人,意思就是說,傷寒論如果我來教的話你快去準備《傷寒論》過會就可以上手了。就是我很能夠把這一套操作技巧復制給別人,我對這一塊我覺得是我喜歡做的也是比較強項的。可是呢我在剛開始出來教中醫的時候啊,那時候學生有的時候還沒有看清楚我是什么貨色,所以就有些誤會。他會以為說教中醫的人都是悲天憫人的人,我說神經病啊,我悲天憫人什么啊,就是我覺得對我來講只是一個技術上面的操作讓我有一種快感。這個跟你的人生有沒有非常幸福根本一點關系都沒有的,就是我一點都不覺得我教中醫是為什么救苦救難的哦,我覺得不會的,我是那種為了想要享受那個制造機械獸的樂趣,所以設定征服世界為目標的那種狂人,其實對我來講就是如果今天學了個方子治什么的我當時在想你有沒有生病啊,有沒有中風啊,我今天學了個方是治中風的,啊你都沒有中風我好失望,如果我是這種人我不是悲天憫人,我一點都沒有,我只是享受技術上操作的快感而已。所以這個讓我給什么愛心啊我都給不出來,所以我自己知道說我是在享受這個技術上的販賣,可是我沒有這種什么救苦救難的情懷。

就這件事情對我來講,在信念結構上面對這整件事情是有懷疑的,因為我一直覺得醫療是一種非常負面的東西,因為我都覺得一個人一路走來有許許多多的不養生,然后呢終于造成一個結果他的身體變壞了,那我們用什么方法去幫助它身體不要這么壞,都有一點像是在包庇別人之前種的惡因的感覺,我倒是有一點同惡。

我在想說我爸爸也是西醫,那我媽媽是一個很拗客的人,就是對醫療系統很沒有很高度信心的人,他們就會因為對于整個醫學界的信心不高,所以非常會養生,因為他覺得萬一我身體壞了落入醫生手上我就完了。所以他們就長年累月都活的很健康,就是一點都不容許自己身體出差錯這種狀況。

那可是像我爸爸媽媽就是對于整個醫療這個世界是很欠缺信心才能夠養生養到這么好。那像我這種很喜歡吃藥的人就到一天到晚都在生病。因為我覺得吃藥太好玩了,所以要多生病。對于就是那個結構上是不好的,就是醫療到底是一個支持負面世界的東西。所以如果世界上沒有醫生,就是比如說現在應該是有一個所謂的事實,就是外國如果有醫院在罷工的時候死亡率就會特別降低。就是當你沒有醫生可以找的時候就會自求多福大家就會多愛護自己一點,這是很奇怪的。

所以我的信念結構上面不太能夠認同這是療愈這件事情的價值。我比較會覺得在我們變成需要療愈之前有很多很多事情要更優先反省的哦,我的想法是這樣子。

那所以在這一點上面呢我就覺得不小心有點跨足到中醫界就讓我一直在這一面是不斷地被別人責怪的。因為你常常覺得說你做醫生怎么可能那么沒有愛心,對病人那么冷漠,然后怎么樣怎么樣我覺得看了莊子這一講呢,也就覺得都只好認了呀,因為你要我去對人家什么醫者父母心,我不是那么很多父母心唉,就是我爸媽對我也是都蠻尊重蠻放任的哦,我就覺得病人愛怎樣就怎樣啊我也不想關心哦。所以無論如何呢就是我想人生就是面臨不斷地選擇,那我選擇了我喜歡的某一個選項的時候,我沒有選的那一部分其實多多少少就是會被別人投予不認同的這個看法哦。那我覺得我也曾經很努力的就是想要努力做到別人眼中的好人哦,可是我覺得這樣子虛偽哦過一段時間之后我就撐不住了,就是內心實在累積痛苦,就是我當了你心目中的乖寶寶之后,我每天都很痛苦,就像全身上下哪里都不對的那種感覺,所以到最后只好放棄了。

我不曉得各位是不是有辦法用怎么樣的堅強的意志力撐到最后,但是我發覺我自已是撐不到最后的。所以漸漸也就覺得說人生哦真是演戲也演不起來哦,就只好對自己老實一點呢。那對自己老實一點呢,那會不會覺得自己對不起世界呢,其實也還好。我發現我不喜歡給愛心,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就喜歡給愛心,原來這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哦,就是我做好這一塊就好了,另外一塊有別人會做哦,那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原文 翻譯
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 如果不長在這個土地廟旁邊的話,那不是早就被砍掉了嗎?

那也對哦,總要提供一點用處,但是一點點就好了,就夠你活下去就可以了。

原文 翻譯
且也彼其所保與衆異, 工匠就說,他想要保護住的東西跟別人想要保護的不一樣。
跟眾異,就是跟大家要的都不一樣

這棵樹想要保護的是什么?那當然這個故事里面就講說長成一棵大樹對不對,它的生命的一個終極的愿景是長成一棵大樹,一直好好的生長下去,那它是得到了,這是它的愿景。

如果以人的立場來講,有些人的生命想要買房子,有些男生很喜歡買車子,重型機車,有些人他想要當一個偉大的運動員,有些人就是喜歡跑步,每個人想要擁有的都不一樣的。

當一個人他很努力的比如說跑步,當了奧運選手,奪得金牌銀牌之后,其實他之后的人生也不見得比較健康哦,可能他的身體已經超壞了,所以他的晚年可能會比較不健康,可是他喜歡這個運動的過程帶給他的這種快感的話,那他要的不是健康那也不能怪他對不對。

像很多人要的并不是健康也不是長壽,而是要如何活比較過癮,那當然也有的人他是覺得健康好,長壽好。我們要先承認,大家要的都不一樣。在彼此的價值觀之中,你會覺得他活的很沒意思,他也會覺得你很沒意思。人類在這個頭腦的層面是會彼此不認同的,甚至會彼此討厭的,那就討厭吧,這是自然現象。自然現象有什么好掙扎的。

怕是怕我們人類就是硬的要推翻自然,就是比如說明明你跟某某人,這個某某人可能是你的上司、你的父母、你的另外一半、你的小孩,那你跟他的價值觀根本是天差地遠,人生的追求根本完全不一樣,然后硬的說什么我們為什么不相愛,這就叫違逆自然啊,愛不動嘛。

原文 翻譯
而以義喻之,不亦遠乎!” 對于這樣的跟你的生命要的東西不同的對象,你卻要拿我們一般人的這種規范來要求他,那不是差太多了嗎?就是對于一棵樹它的目標就是活得長長久久長成一棵大樹。

那可是我們身為工匠要的是什么,是這個樹能夠切下來做什么對不對。所以以一個工匠的角度來講的話,這棵樹實在是太糟糕了。那但是也就只好如此了,因為那個樹它的生命的渴望并不是讓你來切它,當然我也不是說這些有用的好樹就是不好啊,就是我相信一棵樹它會結出什么蘋果啊李子啊那它也是喜歡我們吃它也才結的。如果它真的不喜歡這它也不會這樣感覺的的東西了。但是如果偶爾有這樣一個異端的樹木的話我想也是能夠接受的。

那下一個故事跟這個故事是很類似,那我們就順帶看下去啊,文字上面過一過就好了。

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將隱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俯而視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日:“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荊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甲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斬之;三圍四圍,求高名之麗者斬之;七圍八圍,貴人富商之家求樿傍者斬之。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

Tsechi of Nan-po was traveling on the hill of Shang when he saw a large tree which astonished him very much. A thousand chariot teams of four horses could find shelter under its shade. "What tree is this?" cried Tsechi. "Surely it must be unusually fine timber." Then looking up, he saw that its branches were too crooked for rafters; and looking down he saw that the trunk's twisting loose grain made it valueless for coffins. He tasted a leaf, but it took the skin off his lips; and its odor was so strong that it would make a man intoxicated for three days together. "Ah!" said Tsechi, "this tree is really good for nothing, and that is how it has attained this size. A spiritual man might well follow its example of uselessness."

In the State of Sung there is a land belonging to the Chings, where thrive the catalpa, the cedar, and the mulberry. Such as are of one span or so in girth are cut down for monkey cages. Those of two or three spans are cut down for the beams of fine houses. Those of seven or eight spans are cut down for the solid (unjointed) sides of rich men's coffins. Thus they do not fulfill their allotted span of years, but perish young beneath the ax. Such is the misfortune which overtakes worth. For the sacrifices to the River God, neither bulls with white foreheads, nor pigs with high snouts, nor men suffering from piles, can be used. This is known to all the soothsayers, for these are regarded as inauspicious. The wise, however, would regard them as extremely auspicious (to themselves).

《莊子·內七篇·人間世·五》

原文 翻譯
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 這個南伯子綦應該就是齊物論一開始的那個南伯子綦,就是聽到天籟的那個人,他在商丘這里玩
見大木焉,有異, 見到非常不同于一般的大樹
結駟千乘, 旁邊綁馬車可以綁一千輛馬車啊,每個馬車是四馬驅動哦。
將隱芘其所藾。 它的蔭影可以庇護住全部綁在它旁邊的這些所有的車啊人啊馬啊牛啊這些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異材夫?” 這棵樹可以長到這么大,讓這么多人享受到他的蔭影,這一定是一個不同于凡響的樹,那結果呢他就開始觀察這個樹是如何能夠這么好,
仰而視其細枝, 往上看它的細的樹枝
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梁; 做屋子的棟梁都是要很直的木頭,這棵樹每個樹枝都是彎彎扭扭的,不能拿它蓋房子
俯而視其大根 往下看他的樹根
則軸解而不可以為棺槨; 它的中心軸是歪曲的,如果要切割一個棺材的話需要一個直一點的木頭也不行啊,因為它的木紋是彎曲的,你真要把它割直了,那干燥的過程呢它又會歪掉,所以也不能用。
咶其葉, 咶,意思就跟添差不多,
那咶其葉就是這個樹是不是可以當香料,讓我們吃吃看
則口爛而為傷; 結果一添上去馬上就嚴重腐蝕了。
嗅之, 有沒有精油可吸取呢,聞聞味道
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讓人昏倒三天還不醒,就是具有相當的毒性。
子綦日:“此果不材之木也, 他觀察了結果果然是個沒有辦法用的樹啊。
以至於此其大也。 所以才能夠長到這么大。
嗟乎 他就感嘆說,
神人,以此不材! 真正了不起的人啊,就是要如此的沒有用啊!

人其實一直有這種到底是要往內在對自己誠實,還是要往外在迎合別人這個一個拉扯,我覺得在我們生命之中時時刻刻都會存在的。

可是真的能夠硬的就是對外在的人隨他討厭啊,而能夠對自己內在誠實,我覺得還是不容易哦,還是很需要點勇氣的。

原文 翻譯
宋有荊氏者, 宋國有一個荊氏他們這個族人的地方啊,
宜楸柏桑。 適合種這個楸柏桑啊,就是有用的好樹了,
其拱把甲而上者, 拱,就是兩只手這樣圈一圈,
把,就是一只手這樣圈一圈,差不多這個粗細度
求狙猴之杙者斬之; 如果有人想要做一根木樁,來綁這些動物啊猴子類的動物的話,那就把這個粗細度的做木樁剛剛好,就砍下來做木樁了,就長不了了。
三圍四圍, 當三四個人合抱的這個尺寸的話呢,
求高名之麗者斬之; “麗”,就是屋梁啊,
“高明之麗”,就是這個屋梁可以讓客人來之后說,你們家這個蓋得實在是太好看了,客人看了之后可以贊美你幾句啊,非常有面子的,就是想要讓他們家的屋梁,非常有面子很氣派的,
那就會把這個粗細的砍掉了
七圍八圍, 那七八個人合抱的更寬的
貴人富商之家 有錢人家
求樿傍者斬之。 最高級的棺材是一棵木頭雕出來的,沒有接縫,那如果是用合板的那種棺材顯得很低級了,就是高級的棺材呢就要砍這種樹才能夠一整塊木頭雕出來一個盒子可以放死人。

其實它的這個用途上莊子都暗暗的留下了一些很諷刺的點。就是一個屋梁是要干什么啊,要讓客人稱贊用的,那一個棺材是干嘛,是裝死人用的,那一根木樁是要干嘛啊,綁猴子用的,其實這樣好像一時之間人家會覺得哇好華貴,事實上都是很低賤的,其實用它的人其實不是真的很享受這些東西。

那這樣子一種象征性的講法其實在我們人生中也是這樣子,就像是我小時候是那種很怕爸爸媽媽嫌我功課不好的人,然后就當乖小孩拼命的把功課搞好。可是我功課真的好了他們有多高興也沒有。就是到最后你為了他們努力了這么多其實感覺很虛無。像現在很多父母也很喜歡踩著小孩子的罪惡感來鼓勵小孩孝順,他們這么用力的勒索小孩要孝順,照理說小孩孝順他們都很喜歡啊,結果也沒有,小孩孝順的話他們也沒多高興。

我會覺得在我的家里面我很開心的一件事情就是我的長輩都是我一點點孝順他就會很高興的,所以我覺得孝順起來非常有成就感。可是我就看到有些別人家的小孩真的好可憐,就是他父母非常逼著這些人要孝順,可你真的孝順他會不高興,這么難討好,就好像你怎么修都會是壞的機器,那怎么辦,那不要修。就是我會覺得要給出愛要給識貨的人對不對。那你如果怎么討好他都不會高興,那就不要討好了,讓他去痛苦就好了。

原文 翻譯
故未終其天年,而中道之夭於斧斤, 斧斤,就是斧頭的意思
就為了這些沒有什么價值的理由還沒有活夠它的天年。

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啊可以到達的一個生命最完美的狀態我們還沒有到,就被這些別人的需求把我們搞的七零八落的,就夭折了。

原文 翻譯
此材之患也。 這就是有用帶給人的壞處。
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與豚之亢鼻者,與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適河。 解,就是向上天告解,
就是當我們有什么天災歷煉的時候,古時候就必須要丟一些祭品去向上天解罪,就是用來贖罪用的。
那最后的終極這些東西是要適河,就是要丟到水里面去的,就是謝謝河神免得河川泛濫這樣子。
那就這些東西要像上天告解的這個供品呢,牛如果額頭上有一撮白毛,毛色不純,品種不好,就像臺灣路邊土狗一樣的,這種雜種的牛那不能用,這種河神不喜歡,這種牛不能用。豚之亢鼻者就是豬的鼻子是往上翹的朝天鼻,那這個也是基因不夠好,所以這種豬也不能丟到河里頭,還有人有長痔瘡的,那這個人身體的完美度也不夠,那這種人也不能丟到河里面去祭神。

那問題是牛也好,豬也好,人也好,誰喜歡被丟到河里去祭神呢?對不對,因為你很完美所以被挑上了,并不是一件很可喜的事情。

原文 翻譯
此皆巫祝以知之矣, 這些都是那些專業的祭祀人員所清楚的,
所以為不祥也。 這些雜毛的牛啊,翹鼻子的豬啊,長痔瘡的人啦,都是不祥的東西。
此乃神人之所以為大祥也。 就是這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都惹不到他的頭上的人,才可以快快樂樂活下去。

如果以時下的流行來講或者這個地方有點帶到后面一篇那個《德充符》的觀點,就象現在我說我們這個年代哦,人類都變得很追求這個比如說肉體的感官我們說性感好了哦對不對,可是呢在某個角度來講我覺得的的確啊,如果人比較漂亮,比較性感也不錯啊,可是問題是我覺得比如說一個人他如果把自己弄到很吸引人的狀態的話,那我覺得這個人她就必須要傷點腦筋了,就是我吸引來那么多人我應付不應付得了,那如果應付不了的話呢那還是丑一點日子比較好過,就是至少有一個人喜歡你就會知道他是真心喜歡你的,你就不用花那么多時間去挑選,就是結果往往是人心難測對不對,就是有的時候我們大家想一想我們到底什么樣的人生真的比較好過的。

就好比說像我教書,我覺得我過去當學生的年代一路走來哦,也看過很多不同風格的老師,那我也曾經知道我應該說老師還是同業哦都可以,就是可是有些同業他的教書風格就是很快就會把他自己捧成一個類似教主的地位,那這樣他的學生當然可以收的很多啊,可是我在另外一面又同時看到一件很為難的事情,就是天底下沒有一個教主不是天天在被他的信徒虐待,這是一個很奇妙的人際關系,就是簡單來說就是崇拜是距離且最遙遠的感情,就是當人家當你的信徒的時候,他整個人很多東西都信賴你的權威角色丟出一句話告訴他怎么做,他變成你的依賴者,然后這種依賴的關系集中到在上位的人也會很累很累,所以我會覺得說或許從某個角度來說,當個教書的人如果能夠好像跟教主一樣收到很多學生,他的確是可以收到比較多學費哦,然后很多事情好像可以做的比較大一點,比較衣食無憂,可是你到底形成那樣的人際關系其實對于一個教書人來講我都覺得是非常的心理疲勞的。所以我就覺得那算了,還是老老實實教好了,不要再耍這些東西了,會有這樣的感覺。

那當然從某個角度來講呢,人家會覺得說好像你明明可以教一百個學生你為什么只教二十個學生,那問題是在我的感覺就是二十個學生我教起來舒服啊。就是在我自己的部分我會覺得是這樣子,教一百個學生固然好像可以收到比較多的錢,可是其實我會變得沒有體力去花那些錢。就是工作上面哦我還是覺得差不多能量上的收支差不多剛剛好就可以了。那像我常常覺得我自己是一個對朋友蠻覺得理虧的人,因為我非常喜歡跟人絕交,當然我也不是要跟人家吵架鬧翻,可是很自然的就這個朋友放著三年五年也不要再通一次電話了。那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我沒有時間啊,就是如果我這些朋友都留著,我三天五天都要跟他吃飯聊天什么的,或者跟這個人見見面聊聊,跟那個人見見面聊聊,我覺得很煩啊,就是因為你知道像我們這種做古籍研究的人對不對,通常都會覺得我們一般朋友聊天時候提供給我的那個智慧的營養不如這些古代的典籍,就是我去看那個什么《千金方》什么《醫心方》啊那種很古代的醫療典籍哦,我從里面學到一些方劑的那種什么藥味的加減變化哦,我跟我現在的就算是中醫同好聊我也會覺得相對來講我的中醫同好比較沒有營養,就是實在是很勢利很抱歉地說我真的會有這種感覺。所以就沒有什么喜歡跟人在那邊互動,就是這樣子一種狀況。

我真的覺得我不是這方面那么有才的人,可是我主動用頭腦覺得我要如何如何去幫人的時候,就是人家反而覺得我這個人很煩、很啰嗦、很帶來壓力、很在逼人。那我這些助教呢既然我這么討人厭我這些助教為什么還留在我身邊呢?因為我的助教他們對我的比較好的那個評價是我常常會在不經意之間自己無心之間說出什么話幫他們解決到困難,而幫他們解決了困難的時候自己本身是不曉得的。也就是根據這個莊子這個氣心法的原理,或者他們發給他們的講義說什么500份這樣的心境,愛的心境那個什么神力與魔力那個對決那個心境表。原來啊人真的能夠愛別人的時候是他本人不知道的時候。所以在我身上就說在我無心之間可能什么東西通過我說了個什么,他們覺得我幫到他了,其實我本人不知道的,那我自己本人覺得我要如何如何來愛你,他們都嫌煩。

所以在我的立場就會覺得想要幫人啦,我這個頭腦或者我這個自我的力量實在是有限的人啊。那真正能夠幫到別人的時候其實都是在我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就是做人有的時候也是會有這樣子的無奈哦。就是這個成就感要歸于自己其實是沒有辦法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