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記錄下《致富習慣》,這本書有好幾個讓我徹悟的點,分享下。
? ? ? ? ? ? 一、延遲滿足
棉花糖故事大家都聽過,大多數人一直把這個概念重點用在孩子教育上,忘了成人也需要延遲滿足,而且,父母的金錢觀,直接影響孩子的金錢系統(tǒng),所以家里大人的金錢觀至為重要。
每天想著孩子怎么這樣,怎么那樣,我們忘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 ? ? ? ? 二、負面情緒導致貧窮
這不僅僅是一本理財書,有一句話,讓我謹記于心“感恩,可以讓一個人著手解決問題,而不止是看到問題。”
人一旦懷著感恩的心,就不會抱怨或者推卸責任,產生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會讓一個人貧窮。
? ? 三、強迫專注力和非強迫專注力
還有一個點,書中反復提到的強迫專注力和非強迫專注力。
做事情運用強迫專注力,就會動用新大腦,靠意志力維持,消耗葡萄糖,時長3個小時左右。
做事情運用非強迫專注力,就會用舊大腦,靠情緒維持,時長會有8個小時左右。
總之,后者會讓人感覺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做成事,前者就會很吃力。
這個讓我想起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概念,以及熱情對一個人成事的幫助。
? ? ? ? ? ? ? 四、快樂的定義
快樂的問題之一是,我們都被設定為尋求快樂,好像它是某個目標似的。
其實快樂不是目標,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富人會把快樂當成日常生活習慣,而不是當成目標去追求。
這讓我想起一段話:小時候,幸福是一件東西,擁有就幸福;長大后,幸福是一個目標,達到就幸福;成熟后,發(fā)現原來幸福就是一種心態(tài),領悟就幸福。
原來我只是長大,一直沒有成熟,你呢?
全職媽媽帶娃碼字
全職媽媽,帶娃看書碼字。
我看的書比較雜,理財的,文學的,心理的,教育的……
最近同時看三本,會繼續(xù)分享,因為每看完一本書都想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