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已經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了,從“低頭族”到沒帶手機就焦慮不安的“手機綜合癥”,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嚴重。我曾經有一次忘帶手機去上班,整個上午都感覺缺了點什么,還群發了郵件通知各位同事有事找我打座機。好在那時候住的離公司近,中午午休時間,我就跑回家取手機。當我拿到手機,看見沒有任何未接來電和短信,內心竟然是空虛和失落的。這感覺,不亞于向男神表白被拒。
@人民日報
渝北工作的小伙子小熊,每天躺床上玩手機超3小時,左臂伸不直了,按摩針灸近一個月才好轉。
@Ann
玩手機的時候,時間過得飛快,復習的時候每秒都是煎熬,感覺自己看書半小時,一看時間才過了10分鐘。
@1797公里的故事
覺得自己挺失敗的,買了個充電5分鐘可以通話倆小時的手機,卻找不到可以通話兩小時的人。
@吳彬彬嘿
兜里裝滿錢,手機充滿電,鑰匙在包里,安全感就夠了。
@吾喵喵
有一種關系叫“脆弱”,我只要關掉手機,可能你這輩子就再也不會聯系到我了。
看了大家在網上分享的關于手機的心得,我不禁回想。在過去沒有電話和手機的日子里,人們是怎樣聯絡感情的呢?
對于小時候的玩伴,我們都知道彼此的住址,每次都是直接敲門:XXX出去玩吧!對于媽媽的召喚,就是在樓下瘋玩時,聽見媽媽在樓上窗戶上吼出一句:XXX回家吃飯!外地的遠親和朋友,我們也知道彼此的住址,平時聯絡感情可以靠寫信,時間久了就坐上綠皮火車拎著大包小包來探望。
現在呢?
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去年看他的朋友圈僅僅是一條直線,我不曉得什么時候得罪了他,以至于他會把我屏蔽。回想曾經同窗的日子,那么美好,我萬萬想不到自己會成為他的屏蔽目標。然而就在前不久,我突然看到他更新的朋友圈,一更新就是好多。你們肯定猜到了,他在做一些要用朋友圈宣傳的工作,為了讓看到的人最大化,他解除了對我的屏蔽。看到他朋友圈的那一刻,我覺得人心好涼啊。原來一起奮斗的三年,現在就變成了朋友圈里不痛不癢的廣告宣傳。
手機帶給我們很多便利。我們可以在網絡上交朋友,然后輕易的互換微信號碼,然后在彼此的朋友圈里點在留言互動得火熱。過一段時間,熱情消退,我們退為點贊之交。久而久之,贊都懶得點了,我們終于變成了朋友圈里的一條直線……
有時候我們在網上聊得火熱,感嘆相見恨晚,然而見了面卻說不了幾句話。以至于有的人在網絡里很開朗,段子不斷,和誰都聊得來,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內向,一開口就冷場。
以前聚會大家都坐在一起談天說地,而現在聚會大家都齊刷刷地抱著手機;以前逢年過節了,大家總是打電話或者發短信向親人、朋友表達自己的祝福,而今天人們則通過微信群發祝福短信,總覺得心意少了那么一些。
我們離不開手機君,可能就是因為寂寞。沒有手機的我們,無人問候。只有拿到手機,看到大家更新著自己的生活,看到別人給自己的留言和贊,我們才不孤單。
想要靠手機得到溫暖,獲得存在感,只是治標不治本。人情冷暖,應該放下手機,多一些貼心的關懷,多一些見面的問候。心里有愛著的人,也有愛你的人,沒有手機,我也不會感覺寂寞。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