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light effect,is the phenomenon in which people tend to believe they are being noticed more than they really are.
上面是Wikipedia對焦點效應的解釋,先翻譯一下:
焦點效應,就是人類傾向于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程度的現象。
什么意思?
試想一下,當你當眾演講的時候,是否會特別擔心自己說錯話;當你真的說錯話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所有人都在笑話你,恨不得有個地縫就鉆進去。
但是,實際情況是,你高估了自己的關注度。
我從兩個方面解釋:
第一,你可以嘗試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聽眾,一個演講者在臺上說錯了話,你是否會嘲笑他呢?不會,因為這只是一個陌生人的一個小失誤而已。再比如,你在馬路上看見一個人摔了一跤,你是否會嘲笑他呢?但為什么如果摔跤的是你,你會覺得別人都在嘲笑你呢?因為你踩了焦點效應的坑。
第二,美國的心理學家進行過研究實驗:一群大學生被要求穿上印著某些令人討厭歌手頭像的T恤,這是件讓人覺得丟臉的事。讓這些學生預估有多少人會注意到自己的T恤,他們認為有一半。但實驗結果是只有23%。之后他又讓一群大學生穿上印著某些受歡迎歌手頭像的T恤,讓這些學生預測會有多少人會注意到自己的T恤,他們同樣認為有一半,但結果比23%更低,連10%都不到。這個實驗證實了,我們都容易高估自己的關注度。
所以,當你在公眾場合覺得別人都在看自己的時候,提醒自己,多慮了。
關于焦點效應,可以引出另外一個概念,就是自尊。自尊不同于自尊心,自尊是指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水平。根據焦點效應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到,受焦點效應影響大的人都是自我認知水平低的,也就是說低自尊的人受到焦點效應影響更大。
低自尊的人普遍有什么特點呢?低自尊的人對別人的評價很低,對自己的評價更低,很少發現自己和別人的閃光點。說白了就是別人不行,自己更差,普遍帶有自卑心理。另外,低自尊的人會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伴有社交恐懼癥。
我們如何擺脫焦點效應呢?
首先我要說明,焦點效應很難完全擺脫,但是可以把焦點效應對我們的影響降到最低。如何做呢?
我自己也算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從小受到焦點效應特別嚴重。第一次接觸“低自尊”這個概念的時候,我直冒冷汗。我才發現自己就是個低自尊的人,但最可怕的是,之前自己居然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之后我做了很多努力改變他。想讓焦點效應的影響最低,讓自己成為高自尊的人就好了。我并不知道是否有科學的方法改變,但是我用了最笨的方法,就是刻意學高自尊人的做事方式去做事。比如多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別人,多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優點上;再比如努力提升自己,看到自己不斷進步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又比如主觀上擺脫焦點效應,就是當我認為別人都在看我的時候,我就心里默念一遍焦點效應的概念和理論,這招在我心里是有些用的,雖然還不能根本上解決。
這是我自己尋求的方式,不一定對,也不一定對所有的人都有用,不過我自己還是體會到了一些改變。不知道你是否會被焦點效應影響呢?又如何改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