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姑娘都習慣逛商場,聊化妝。而我,卻喜歡逛早市,下廚房。同事經常說我,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可早市,明明是一個城市最有煙火氣的地方。我長久穿梭其中,應該也自帶煙火氣了吧!
早市,顧名思義,就是早晨才有的市場,通常都有時間限制。濱城的早市大多都在居民區的街道兩旁。清晨四點,賣貨的人就基本把攤位擺好,九點鐘正式收攤。于是你會發現,剛才還人頭攢動的早市,九點后就變成一條光潔的大道。攤販和居民也都隨即消失。就像童話故事《灰姑娘》里的士兵和南瓜馬車,到了時間就恢復原型。
我喜歡逛早市,跟他這個早,應該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 ? ? ? ? ? ? ? ? ? 早晨的風景
中國有句古話:“一天之際在于晨。”我有早起的習慣,而逛早市,正好可以順便欣賞下早晨的風景。
夏日的清晨,總是會伴著特有的蟬鳴,還有不知名的鳥兒叫。她們攪了貪睡人的夢,也裝點了早起人的心情。
走在清晨的街道上,嫩嫩的小草,還頂著作業的露珠,花兒經過一夜的酣睡,開放的格外嬌美。平日里的車水馬龍,此刻只是偶爾有車開過。晨跑的人們不時從路邊跑過,有的人牽著狗狗出來遛彎,不遠處的草坪和樹木愈發青翠,遠處廣場上,傳來大爺大媽跳廣場舞的音樂聲。
就這樣走在去早市的路上,我覺得每一個畫面都是風景。
到早市大約十分鐘的路程。凌云早市跟濱城其他早市一樣,也是沿街分布。遠遠的,就可以看見熙熙攘攘的人群。
? ? ? ? ? ? ? ? ? ? 早市的行人
走近發現,路的兩遍是商販得攤位,中間的馬路上,是來來往往買東西的人群。我不自覺的,開始觀察過往的行人。
逛早市的,很少有年輕人,大部分都是中年人或者老年人。估計我算是年輕人中的一股清流。從他們的穿著到神情,都覺得很有意思。
在這里,你會發現那些妝容精致,西裝筆挺,說話柔聲細語的人突然不見了。大部分人穿著都很隨意和寬松。很多中年的女子都是隨便套一件肥大的家居服,或者上穿一件T恤,下面穿一大短褲,當然,穿著睡衣出來的也是大有人在,甚至還有的人也顧不上顏色搭配,雪白的上衣里面穿一件火紅的文胸,遠遠看去,仿佛穿比基尼在大街上溜達。那些中老年大叔更是隨意,原本就很薄的跨欄背心還要把下面撩起來,圓圓的啤酒肚上露出雪白的肉皮,拖拉著一雙大拖鞋,遠遠就能聽見和地面的摩擦聲……
當然,這里也不乏妝容都很精致的人,但畢竟是少數。上面的描述,我沒有取笑和貶低的意思,相反的,這正是我喜歡早市的地方,它反映了人們生活中最自然,最放松的狀態。每個人都不可能24小時,像上班工作一樣,一級戰備。逛早市時,這種看似拖拉的感覺,反而是生活中一種閑適的放松。
我去任何一個地方,都習慣去逛逛早市,都會去觀察那些來來往往的人。總覺得,在他們身上,可以感受到當地人們最真實的生活。
? ? ? ? ? ? ? ? ? ? 新鮮的菜品
不時聽見攤販的叫賣聲,我的目光投向路邊的攤位。放眼望去,蔬菜水果,米面魚肉,日用百貨,鮮花干調……應有盡有。
早市里,蔬菜最吸引我的,就是時令,新鮮,可隨意挑選。而且好多都是農民早晨從家剛摘的。看著那些質樸的大爺,大媽,你會覺得蔬菜上瞬間寫了幾個字,綠色,安全,無農藥,請放心食用。
她們大多用一個麻袋子鋪在地上,然后把菜擺在上面,形狀各異的蔬菜更討人喜歡。胖胖的土豆,頂花的黃瓜,嫩綠的菠菜,紅彤彤的大蘿卜……各種各樣的蔬菜就像一個個乖乖的寶貝,躺在那里,等著你去挑選。蹲下來,伸手去拿自己最鐘意的蔬菜,然后還可以跟商販還還價。她們都很大方,零錢會給抹掉,或者隨手填個小菜,雖然沒多少錢,但覺得就多了份人情味。而且自己親手選出來的蔬菜和超市那種用保鮮膜包好的精裝菜還不一樣。
挑選蔬菜的過程就好比戀愛,在早市自己選擇的是自由戀愛,超市里的精裝菜是相親。早市里的菜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格,你需要自己精挑細選,于茫茫菜品中,終于選出自己最鐘愛的那一個,有時選到品相好的菜,竟會像找到情投意合的人。而超市里的精裝菜,早已把品相,重量,價錢都標注好,無論你是否喜歡,所有的條件都擺在那,就像相親時先把對方的年齡,身高,學歷,收入都貼上標簽。
當然啦,每一種選擇都各有利弊,如果問我最喜歡什么,我的選擇會是更愛去早市買菜。享受那種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的感覺。而不是我口渴了,你剛好給我一瓢水喝。
? ? ? ? ? ? ? ? ? ? ? 暖心的商販
打算做糖醋排骨,不常買肉的我并不會挑選,于是在一個相對人多的攤位前站好。大叔很友善,笑著問我:“小姑娘,買點什么肉?”我說:“買點排骨。”
仔細端詳他,并不像小說中描寫的屠戶那樣,肥頭大耳,腦滿腸肥,說起話來粗聲大氣,衣服上是油花花的污垢。
相反的,他是一個身材偏瘦的中年男子,穿著家常的衣服,很干凈,胸前的圍裙雖然滿是油花,可材質卻是那種很容易洗滌的塑料材質。
在給我選排骨的時候,也是精心的選了兩塊兒小排,還細心的剁成很均勻的小塊兒,怕我手上沾油,又特意拿了一個新的袋子套在外面。印象最深的是付錢的時候。
我試探性的問他:“可以微信支付嗎?”
令我意外的是,他特開心的說:“可以,我姑娘昨天剛教我的。”那份堆滿笑容和自信的臉,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仿佛他臉上的褶皺,都在這份笑容中打開。
他拿過手機,小心而又認真的操作著,嘴里還不停的叨念著:“我的,錢包,我要收款……”我出神的看著,腦海里卻滿是媽媽剛學用微信的畫面。
一個簡單發朋友圈的操作,媽媽要練上好幾遍。有時候會打電話問我,照片怎么發?小視頻怎么發?前幾天下大雨,發一個洪水的視頻給我,還特開心的說,看我厲害吧,都會發朋友圈了。也許,媽媽偶爾也會在同齡的老太太中炫耀吧,分享她能操作微信的點點滴滴。我正在出神的想著,大叔笑著說:“姑娘,好了,你輸密碼就行了。”
我對他說:“大叔你可真棒,現在還這么認真學習。”
他笑著說:“不學習不行啊,跟不上時代了。你看你們年輕人,現在上街都不帶錢了,全都微信支付。”
我跟大叔說再見,拿著排骨繼續往前走。正好看見玉米很。想買兩個,就問大叔是否可以微信支付。
大叔連忙擺手,腦袋搖的像撥浪鼓,說:“那玩意,我可整不明白”
我對他說:“很簡單的,您可以學學。”
大叔再次否決說:“我可不行,歲數大了,學不明白。我兒子會,等會兒我兒子來,讓他弄”
于是,為了微信支付三元錢的玉米,我開始站在那等他兒子回來。其實有很多賣玉米的商販,可我還是想等會兒。想告訴大叔,學微信支付并沒有那么難。因為這個大叔身上,有媽媽的影子。曾經我們要教媽媽,她也是一口否決,說自己不行。可我又明明感受到她內心還是有很強的渴望,最后在我們的堅持下,給她買智能機,教她上微信,最終她突破自己,可以熟練使用。
回來的路上,我想了很多。逛早市,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都是普通人,離不開一日三餐。如果每天早起會,陪父母逛逛早市,也不失為一件好的事情。看看來往的人群,挑選喜歡的蔬菜,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而最主要的,應該是盡量把我們生活的點滴分享給父母,尤其是一些看似高科技而父母不懂得東西。小時候我們很多東西不懂,父母教我們看世界。如今世界發展到好多東西父母不懂了,我們也要帶父母認識世界。孝順除了讓他們吃飽穿暖,還應該讓他們的思想也走在時代的前沿。
多關注父母的心靈吧!她們老了,走不動了,我們卻還是奔跑的年紀。如果我們不扶她們一把,她們在我們身后會追的很辛苦,而且,距離越來越遠,永遠也追不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