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東老師說,做一顆好的種子,慢慢來,不著急。程翔老師教我們“課比天大”,余映潮老師年近八十,用他的專業、用心、嚴謹,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告訴我們:語文課應該怎么上。我們沉浸到名師課堂的美好之中,更深深折服于這些大先生伏案研究的忘我境界。
見到光的樣子,我們便渴望活成一束光。好的種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你愿意讀書愿意寫作,愿意像一塊海綿吸收名師的經驗、創新,吸收同伴的優秀、低調、吸收這整個能量場,最終你會散發出屬于自己的光芒,惠及更多的孩子們。
走進這夏天,學習不停歇,獲得能量場,塵埃里也能開出明媚的花。
儲積累的葉,為成長蓄力。
誰無夢想?誰不想卓越?誰又是最具成長力的人呢?一定是那些堅持的人,他們往往沒有極佳的先天條件,沒有良好的外部助力,只有自己的滿腔熱情、一腔孤勇,走在堅持的道路上忍耐學習的枯燥,真文章在孤燈下,不怕孤獨,減少無用社交,不瘋魔無成長;忍耐不被看見的孤獨,十年閱讀十年寫作,不為名利不為看見,只要你成長,清風自然來;忍耐本領恐慌的焦慮,越努力越發現一己之渺小,學海之無涯,忍耐這種痛苦,用腳踏實地的努力克服內心的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