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法天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天,湛泊深遠,施而不求回報,生長萬物,無所收取,我們都不可觸及卻在享用它的給予。古時候人們靠捕獵為生,天就像一個男人在外面打獵,抓回來了一群獵物,往家里一放,大地就像女人,開始加工和生產,讓孩子可以享用美食。
天,四時運轉而從不停歇,冷暖交替而從不言善惡。疾風之難,迅雷之危,都是天之所為,我們認為這是災難,天并沒有任何想法。春、夏、秋、冬交替往復,不言不語而按時到來,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準備幾件厚衣服或者厚棉被,那在冬天就會受涼了。天氣變了,要隨時準備更換衣服么。
做事業不也是如此么?市場有好有壞,凡到了冬天沒有準備幾件棉襖的都會被凍著,甚至會凍死。我們能存活下來就是因為會適應環境的變化,主動改變自己的御寒及耐熱能力。生命力強勁的企業是因為平日里一直在適應環境,而倒下的企業,可能認為社會只有一種環境,那就大錯了。就像一直生活在三亞的沙灘上,一下子到了東北的大雪地就耐不了寒。
我們要學習天的法則,讓規矩像四時一樣運轉,不言而行。給予陽光、細雨、微風,也給予黑夜、寒冷、酷暑、驟雨、疾風,任憑發展而不受其行為左右,不因其不行而言惡,不因其行而言善。
地里種的菜不是因為曬了兩個太陽就長出來了,而是每天不停地在吸收陽光雨露的滋養,每天的學習亦是如此,不應停歇,只需如四時運轉不停,只待發芽、結果。
工作、學習、健康,每天應該給自己定下天規,這就是在向天學習了。比如每天4點起來的寫作時間風雨無阻,每天6點讀書雷打不動,工作中主動迎接挑戰,未雨綢繆,定期鍛煉身體,長此以往,生命必定會開出絢爛的花朵,芬芳滿屋,更會長出甜美的果實,代代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