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能夠喚起你兒時記憶,能夠溫暖你、感動你的一本書;也是一本重塑家風;有關家風家教的反思的一本書;一本飲水思源,鏈接宗祖的一本書;一本介紹中華優秀家風并供我們借鑒學習的一本家風家教研究的書!
9.25《好好過節》第10天 第三章
這一章的節日是清明節,關于清明節的來源,主題!
就是緬懷祖先,逝去的家人,感恩。
特別喜歡“清明”這個詞!
不斷凈化和覺悟!
氣候回暖清明,挖野菜,摘野菜,洗菜,包野菜餃子,每年都有回憶!
今日分享:
第三章我已提前讀完!
今天跟大家分享通過我看這本書知道了一個已經消失了的節日“社日節”,農歷二月二左右!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
土地和糧食,兩者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根基。
因此有天壇和地壇;有先農壇和社稷壇!
祭祀天地,神靈,祖先!
都是人們祈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萬物都順應四季、天道!“春生夏長”。
古代人是最重要的生產力,繁衍和生殖就是第一位最重要的社會行為,鼓勵!
所謂“野合”,不存在什么世俗和道德,只是上古人們的一種生存和責任的儀式吧!
春生,萬物生!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都是上古的重大禮儀!也就是說祭祀文化也是我們祖先重大生產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館的好多禮器,冥器都有體現!
繁衍和追根原來是我們的過去和未來!
崇尚美好,思源感懷![福][合十]
9.28《好好過節》第13天? 第四章 87—100頁
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們馬上就會想到粽子,小時候每到端午就會跟著老媽包粽子,也為了玩水!
趕集買葉子,棗,粘米。家里的花生,再烀豆餡,開始總是包不好,老媽手把手教,直到現在我也是同齡人中很少會包粽子的!
如今家里老人惦記,每年都吃現成的,還有超市里精致的小粽子,幾乎不用自己動手了,雖然少了一天的忙碌,從泡米到出鍋的過程和成就,回憶和自己的味道沒有了!
做手工,也是打小的親子時光!各種廢物利用!
掛艾草,驅邪避禍,如今每到端午振平都給家門口掛上新的艾草,回家就能看到,暖暖的!
五毒的衣服,小時候穿過,孩子小時也給買過!都是傳統呀!也是希望和祝福!
好好過節的背后是美好祝愿,富足平安!
好好過節,是為平凡日子開出花!
附上一張我小時候穿五毒衣服的照片,我奶親手做的!
9.28日分享: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掛蒲艾,這個節氣是吃的與眾不同的節日,似乎只有在這個時候吃的粽子才好吃,小時候記憶中從初一就開始掛艾草,給小孩子穿五毒的肚兜,手上系彩線繩,還要掛一個香囊 ,祈求五毒月順順利利平平安安,到初五那天把香囊和粽子綁在一起扔到江里,在城市里人們好像不太講究掛艾草,我往返老家方便,每年初一前,我都會給鄰居、親朋好友送去,希望大家都端午安康,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吧!
9.29《好好過節》第14天? 第四章 102—107頁
借鑒名人的家風家教,言傳身教,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時俱進的教育思維值得學習!
與孩子做朋友,尊重,理解和支持!
花朝節的賞紅,祈求美好愿望有點像如今寺廟樹上掛滿紅絲帶,祈福牌之類的!
240929悅讀分享
《好好過節》習名門之風
1“莫問收獲,但問耕耘”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隨緣
2在教育方面給孩子樹立夢想目標
3人與人之間的學問是關系,良好親近的關系是溝通鑰匙、做家長更要有趣味
4教育孩子樹立通達強健的人生觀,比教育他們學具體的知識更為重要
引發思考我們要培養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呢?我們有沒有思考?有沒有規劃?
5強健的身體、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緒,健全的人格發展勝過好成績
林院長在講天道中說:人道求回報,天道求福報。我們只管默默的付出,老天是公平的、沒有回報,攢下了福報[強]
9.30《好好過節》第15天? 第四章 109—122頁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也算是中國的女兒節!
做巧果,送巧果,小時候在黃瓜架下端著一盆子清水看牛郎織女相會,還聽大人說這一天看不到喜鵲的,為啥?
因為他們都去為了牛郎織女相會搭鵲橋去了!
每年都會尋找喜鵲,也不知道驗證了沒?
還有看那夜空中的銀河和三個星!
確實這一部分的閱讀也是滿滿的回憶!
10.1《好好過節》第16天? 第四章 123—129頁
錢氏家風的影響下,成就了錢氏子孫的國之棟梁,世人楷模,家庭榮耀。
錢氏家風有格局,有情懷,把眼界看向未來,不為眼前誘惑,家風的沁潤讓子弟們正氣,有為!
今天知道了六月六是天賜節,曬衣物!源自迷信的宋真宗趙恒!
檀淵之盟是宋遼戰爭時的城下之盟,宋每年向遼供30萬歲幣!最初宋真宗的底價可是100萬!
出來上課就提前看完了書!
六章關于中秋節的風俗,飲食,還有即將消失的節日中元節;七章關于重陽節。
這兩個節日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都是關于家庭,團聚,育兒和敬老!
好好過節日的背后是敬畏和感恩!
是回憶和祝福,更是傳承和祭奠!
怎么才能經營好自己?經營好家庭?
先經營好自己,找到自己的軌道!
就如文化美學課上說的:以文化之,以文明德!找到自己的專屬性!
我是曉麗,期待愛學習,愛家?,愛成長的你與我成為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