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過節》第一天
以前物質匱乏,第一順位的需求就是解決活著的問題,現在物質極大富足,孩子沒有饑餓和物質匱乏的體驗和感受。當物質生活豐富,吃穿住都滿足的時候,人的精神內在就亟待需要建設!
好好過節,有家庭溫度,有家庭文化,就能把每天的日子變得有渴望、有色彩!
干凈的環境,干凈的心境,就有清澈的眼神,有尊敬和敬畏之心,內在精神的富足就有底氣,自信和帶光的眼神!
好好過節,用心過日子,日常生活中充滿陽光,內心就不會孤獨和陰霾!
《好好過節》第二天 3—7頁
書上第一個節日是春節,今天是我們僅次于春節第二隆重的節日中秋節!
看來我們這本書打開讀正是時候!冥冥之中,我們準備接福啦!
假期回家老爸去村頭接我,回家一起包餃子,老媽不斷跟老爸說:你閨女回來,你高興吧!
看都看得出,還用問?
農忙中的節日是休閑,是收成,也是盼頭,盼著一家人聚在一起![福][福]
節日中家人聚在一起,嘮家常,準備飯菜,一起勞作,就是內心里說不出來的幸福,知道了節日的由來,習俗,感恩如今的好日子,不忘過去苦中作樂、整日勞作的日子,今天真是知足,飲水思源,正是一輩又一輩的累積,我們今天衣食無憂,好時代,好生活,讓我們更懂得自我成長和經營生活,家庭的重要!
做帶動的那個人還是配合的那個人,還是覺醒的那個人,都是我們的功課,中秋愉快,慢慢分享,細細回憶!
《好好過節》第3天 8—16頁
關于過年的習俗,過年的準備,從臘八開始就有年味了,差不多就會板著手指頭數著日子盼,過年都是儀式感有記憶點的童年故事!
包蒜做臘八蒜、掃房、趕大集、做手工、貼對聯,直到如今每次貼對聯我爸都會問我哪個是上聯?看看正不正?齊不齊?
有參與感就有歡聲笑語,有付出就有成就感!
把瑣碎的日子過成詩,把傳統節日過成家風和傳承!
《好好過節》第四天 17—26頁
這一部分又是一波“回憶殺”,最隆重的中華傳統節日
從環境布置、習俗、內涵,從視覺到聽覺,再到文化觸覺,中國紅鋪滿眼,家里貼春聯,貼窗花,掛燈籠,貼年畫就已經有了很濃郁的節日氣息了,市場里一排排一片片的紅也記錄沖擊力和年節的喜慶氣息!
關于貼春聯、福字,關于家庭文化,家風傳承對于我們普通人家,可能不像那些名門望族,世家大族那樣有底蘊,有記載,我們普通人家重塑呀!可以用你+你的孩子兩代人的努力重塑新時代的家風,追溯宗澤,過其樂融融,充滿暖暖回憶,充滿用心和愛心的節日和平凡的每一天!
[福]9.20《好好過節》第五天 25—34頁
吃團圓飯的餐桌禮儀,發壓歲錢的祝愿,儀式、親情的體現,抓住時機培養財商和個人財務管理能力,走親訪友的濃濃親情,團圓飯上的同氣連枝的教育,家族觀念的增強,既是責任感也是變得更好的動力,過年過節過的是日子,只是我們賦予了它特殊的寓意。家,是大后方,是最后托底的地方,是讓人想起來充滿暖意,幸福和力量的地方![福]
9.20《好好過節》第6天 35—44頁
曾國藩的家族,后代為人,子女教育都是備受贊頌的!名人家風,值得我們借鑒,精神的傳承遠遠勝過物質的累積!
為人謙和,為人勤快,生活節儉,注重家人品格約束,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書:讀書寫字,強調學習和文化修養。
蔬:種菜,強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
魚:養魚,強調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和管理。
豬:養豬,強調家庭的經濟來源和自給自足。
早:早起,強調勤勞和自律。
掃:打掃,強調家庭衛生和勤勞。
考:祭祀祖先,強調家族傳統和尊重長輩。
寶:親鄰睦友,強調鄰里關系和睦。
這八個字的影響:
保持家族繁榮和昌盛
延續家族傳統和文化
9.22《好好過節》第7天 45—49頁
今天共讀這本書的第二章,元宵節!一個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狂歡節”!
元宵,花燈,燈謎,花會,有沒有喚醒你美好的回憶?
鄉土中國,傳統節日只有在鄉村,基層,才有意義和節日的氛圍!
高樓和城市里哪能再有鄉土傳統的味道?這需要我們反思和重構!
9.23《好好過節》第8天 50—55頁
元宵節的民俗花會,花燈,燈謎,吃元宵,都可以是全家參與,記得小時候就用紙盒子,塑料瓶做冰燈,剪紙,做元宵,真是回憶呢!
元宵節在各種影視文學作品中也有很多比如紅樓夢中元春省親的熱鬧場景,猜燈謎,作詩,知否中的閨中少女看鰲山,看花燈!
還有元宵節的好多詩詞,
我最喜歡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其中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還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處!
怎么過更具有時代特色的傳統節日?形式上和文化上回歸更重要的是內核的回歸!
三元,指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都是哪個日子?查一查吧!
[呲牙][呲牙]
9.24《好好過節》第9天 56—61頁
今天了解了宋氏家族的家風和送爸爸對于六個女兒,六個兒子上個世紀初超前的的教育理念!
原來卓越又優秀的孩子背后都是一個家庭和父母的理念、認知在鋪路!
借鑒名家大家的經營家庭,個人和孩子的觀念對自己就有一些啟發!
所以,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對,很重要!一定要跟隨有結果的人!
我們真的不應該雞娃,去不斷要求,每天埋怨!
我們更應該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教練,導師,高質量的陪伴者!支持者!
像家人一樣與朋友相處,像朋友一樣與家人過日子!
成才是結果,背后有太多你不曾看到的過程,說出來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就夠我們學習,仰望的!
一句話:搞清楚誰的事兒!
負責任也是人生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