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有時早上醒來,一些過往會不經(jīng)易地在腦際閃現(xiàn),揮之不去,于是便有了付諸文字的欲望。
一、出豆腐
? ? ? ? 我們這管做豆腐叫出豆腐。因為父親在生產(chǎn)隊里的時候就負責做豆腐,所以生產(chǎn)隊解散后父親便買下了隊里做豆腐的那套家活什,自己做起了豆腐。
? ? ? ? 做豆腐第一步先磨豆瓣,那時電磨還沒普及,都是推石磨,磨豆瓣的石磨叫旱磨。那時我還在萌山上初中,下午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磨豆瓣。母親把磨下的豆瓣用簸箕簸去豆皮,稱上18斤或者20斤,浸泡在兩只大梢里,泡到早上2點半時,便要磨豆糊,也是推石磨,磨豆糊的石磨叫水磨。石磨下接一口口徑一米半的大鐵鍋,磨下的豆糊便淌到大鍋里。磨豆糊的差使一般是三姐和大哥的。這邊磨著豆糊,那邊二哥便拉起風箱燒起了清水鍋,這口鍋是在盤爐子時就固定在上面的,一次放三擔水,差不多300斤。磨好了豆糊,鍋也燒開了,這過程大約要一個半小時。
? ? ? ? 這時輪到父親上陣了。他用大瓢把燒開的熱水舀到豆糊鍋里,一邊舀一邊用一根胳膊粗的木棍攪拌,一直攪拌到豆糊變成潔白細膩的泡沫狀,做過蛋糕的朋友應該知道,就是打到蛋清起沫的那個程度。接下來便在剛才的清水鍋上架一個“井”字形木架,把攪拌好的豆糊裝到專門的袋子里,在木架上使勁擠壓,這叫“揉袋子”,擠出來的湯便是豆?jié){了,不過這時還是生的,燒開了才能喝,剩在袋子里的便是我們常說的“豆腐渣”,也不是很難看哈。因為剛才的水是燒開的,所以這時候滿屋里熱氣騰騰,如臨仙境。揉袋子也得半個多小時。邊揉的時候二哥便又開始拉風箱燒火了,所以揉完袋子不久,豆?jié){便燒開了,在鍋燒開之前這段時間是父親最緊張的時候,因為稍不留意,豆?jié){就會沸出鍋來,那損失可就大了。
? ? ? ? 豆?jié){既己熟,父親舀幾瓢到我們吃飯的鍋里,放上點蔥花和鹽巴,泡上煎餅,便是我們?nèi)业脑绮停矣浀眠@幾乎是那時我們家唯一的早餐了。
? ? ? ? 接下來便是用酸漿‘點豆腐’了。這酸漿就像醬牛肉老店用的老湯一樣,出這座豆腐用了多少酸漿,豆腐點成后就要再補回多少,如此往復。幾瓢酸漿下鍋后,就見豆?jié){慢慢凝成小片狀,下沉,上面慢慢變成淡黃色,不復是潔白的豆?jié){,而下面便形成了豆腐腦。過段時間,父親要用剛才攪豆糊的木棍頂著大瓢從鍋的一邊慢慢把鍋底的豆腐腦翻個個兒,這一步需要配合著火勢借助液體的對流才能完成。翻好之后再燒會火,待剛翻下去的豆腐腦也熟老成了,便滅了火,此時,豆腐腦和上面的漿形成了截然的兩層,父親先添滿酸漿甕,再把多余的漿舀出一些,然后把豆腐腦舀到架好的豆腐模子里。這個模子是用木版做的,正方形,上面鉆滿手指粗的小孔,方便水漿流出,再鋪上一大塊細密的網(wǎng)布。所有的豆腐腦舀到模子里之后,用網(wǎng)布包嚴實了,再壓上兩塊五六十斤的大石頭。到這里,做豆腐的工作就算完成了,父親才能有空閑坐下來,喝上碗豆?jié){……切慢,好像落下點什么?對了,因為濃稠的豆?jié){在燒開的過程中,在鍋底形成了厚厚的一層鍋垢,上部見火少,還沒焦,用鏟子刮下來,便是一道難得的美味,我們管它叫“糊噶炸”,相信你們都沒吃過吧呵呵。
? ? ? ? 壓了半小時之后,搬開石頭,一座新鮮美味,熱氣騰騰的豆腐便出爐了,割下一塊放碗里,犁上幾刀,淋上點醬油香油,便是最奢侈的美食了,——等一下下,我擦下口水先。
? ? ? ? 這時天剛蒙蒙亮,有些要豆腐的村民便陸續(xù)的趕來了。他們一手端著一小瓢黃豆,一手拿個盛豆腐的瓷碗,那時人們手里沒錢,都是用豆子換,一斤豆子換二斤豆腐。這播人割完豆腐走了之后,父親把剩下的豆腐裝到小推車上,推到街上,拿個木梆子有節(jié)奏的敲打著。雖然賣豆腐的都是敲梆子,但每個人敲梆子的聲音和節(jié)奏都不同,一聽梆子聲便知道是誰了。
? ? ? ? 快則一個小時,慢者二個小時,父親便賣完豆腐回家了,吃過早飯,又得準備忙地里的活……
? ? ? ? 出豆腐是件累人的活,要不怎么會是四大苦活之一呢。后來有了電磨,不用推磨子了,稍微輕快了點。
? ? ? ? 父親年事漸高,干不動了,二哥又接過來做了幾年豆腐,后來也早就不做了。
? ? ? ? 去年,父親也離開了我們。
? ? ? ? 現(xiàn)在豆?jié){基本上成了人們早餐桌上的常客,可是我再也沒有喝到過那時的味道,也永遠不會喝到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