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永澄50天-01天#
第一天的主要內容是強調模板和流程的重要性,提高工作效率。永澄老師自己就是一個模板,如何用這個能力在不同的崗位取得成績。那么我得到的啟發是,我自己應該建立自己的模板。
觀察永澄50天-02天#
今天的文章讓我想到了做事情由量變到質變,數量的積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轉化成質的改變,這就是躍遷吧。找到自己領域雄那個笨笨的,可以帶自己快速奔跑進而起飛的事情,堅持做。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觀察永澄50天-03天#
反思一個問題,為什么自己不愿意去更高的層級?例如,自己玩兒狼人殺,玩兒習慣了9人局,不愿意去12人局,而我兒子就會鼓勵我去嘗試12人局,和孩子相比,我缺少了對事情的好奇,不愿意去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相比之下,9人局和12人局需要自己轉換一些思路,轉換思路也很考研一個人,就像我們到了另外一個層級,不轉換思路就會過不好生活。誰調整的快,誰就先獲得成功。這篇文章對我現實的意義,第一,建立自己的模型,第二,不斷修改、升級自己的模型。
觀察永澄50天-04天#
人的改變路徑是信念-情緒-行為,由于自己的母親身份,每次看到一個高級的信念,就會想,如何把這個信念用到生活中,用到孩子的教育中,讓他在成年前,在小家庭的保護中,先擁有一些好的應對社會洪流的能力。如果孩子的秩序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經養成,那么對于他來說將是低耗能的事情,成為好的思考捷徑。例如,一個早睡早起的孩子,養成這個習慣,以后就不會發生和起不來,睡不下發生斗爭的情況;一個從小勤奮、樂觀的孩子,也不會遇到問題懶惰、抱怨。等等這些才是做為一個原生家庭要去給他的最重要的東西吧。所以,每天的提升自己,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我的孩子。以及更多的孩子們。
觀察永澄50天-05天#
今天的反思是,什么是少?少是什么意思?在我看來,少是密度高的東西。例如經典,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例如,凡事必有至少三種解決辦法。這些話的字數非常少,但雖然少會給人帶來巨大的能量。肯定句,正面的信念,可以給人帶來做事情的激情和動力和正確的方向,導致行動的專注,導致產生心流,這樣會極大的提高一個人做事情的表現,那么想不成功都難。這就是少的意義,少意味著那些高能的信念,信念—情緒—行為,引爆自己,找到那些值得和自己身體融入到一起的少,每天早上先調整信念,必然一天情緒積極,行為正確、高效。
觀察永澄50天-07天#
今天的反思是,跟著永澄老師學習,這三個工作早就知道了,被推薦過不止一次,汗顏,今天正好是周末,攻克一個,Omniplan,用它優化自己的周計劃!
觀察永澄50天-08天#
目標管理,讓自己活的有價值,今天把三個模型內化!
觀察永澄50天-09天#
這篇文章需要反復讀,在我的感覺像是一本書的內容了,越是有跟不上的感覺越要跟。
觀察永澄50天-10天#
先把關鍵模型都記牢,隨時拿出模型走流程。
觀察永澄50天-11天#
范式就是榜樣的心理表征。
觀察永澄50天-12天#
昨天大家在討論打印永澄老師文章的事情,永澄老師出現和大家互動,讓大家清晰群內聊天的危害,我想說,之前我就打印了文章,但并沒有好好看,充分利用,全部打印不用把幾篇關鍵的文章打印,內化來的有效。
觀察永澄50天-13天#
近期做的一件高難度的事情就是學習豎笛。當時的情況是,周圍的人都能很快的掌握演奏豎笛,而我和另外一個小伙伴兒甚至連聲音都吹不出來,感覺自己要掉隊了,所以花了很多功夫,包括在手指上標注上對應的音符,最終是學會了,突破一次自己,信息大增,那種由不會到會的感覺非常好。
觀察永澄50天-14天#
這幾個名字都不是太有感覺,是不是可以找肖杰老師,問問,古人對這塊是怎么定義的,有沒有更高大上的說法,例如破繭成蝶,或者什么的,感覺一定有,但自己不知道。
觀察永澄50天-15天#
孩子小的時候帶他學三百千千,同時也推薦給其他的小伙伴兒,后來其他的孩子比我的孩子讀的、背的還好,心里不開心。再后來,放棄了比較,自己如果認為對,就堅持做好了,不和別人比較,省的自己難受。現在孩子10歲多了,每天讀一點兒《詩經》,我們在聽喜馬拉雅的《春秋戰國》的時候,能聽到很多《詩經》里面的內容,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觀察永澄50天-16天#
看永澄老師今天的文章,讓我想到一句話:“多行好事,莫問前程。”我的貴人是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的身上有著讓我特別著迷的特點,如果我能有他們的一半兒,現在也要強很多。我的爸爸和媽媽特別樂觀,雖然他們的家庭背景都特別的一般,甚至是不好,但他們沒有抱怨,總是很善良的去做人、做事。
我的爸爸很聰明,同時又很勤奮,本來是老師,后面家里需要錢,他就去工廠做電工,完全都是自學,德國的設備圖紙,別人晚上值班的時候打牌耍錢,他自己把圖紙畫了一遍。
我的媽媽特別的樂觀,雖然我爸爸去世的比較早,她自己又生病得了癌癥,10年后又脊柱做手術,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很樂觀的看待這些,還總是在能力范圍內去幫助別人。
要說貴人,爸爸媽媽是我第一序位的貴人。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7天#
我遇到問題通常會逃避,或者推給別人。套路就是盡快脫手,這個事情不要在我手里了。以后遇到問題想3個以上的解決辦法。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8天#
讓我放棄目標的,感覺是不是自己的無序性比別人要強?或者說自己對無序性的影響更敏感呢?下面,我希望自己能好好的去實現一個目標,給自己一個首勝體驗。
觀察永澄50天實驗-19天#
君子慎獨。以一個君子的標準要求自己。先從自己的身體開始,身體健康,身材標準。堅持把《快思慢想》的共讀做完。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0天#
可以肯定的是,要做卡片積累。這個禮拜,先把卡片搞清楚了,然后開始行動。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1天#
這篇文章最觸動我的一句話是,最小領域做到競爭者的10倍。我一直有個慣性,做事情的時候只是求快,求完成,質量都是被放棄了的,自己對自己沒有要求,基本上沒有什么第一的體驗。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的確是我自己要認真思考的事情,不能總拿其他的一些因素當借口,注意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后面要把這些想法落實到行動上!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2天#
談到向組織揩油活動,我就很汗顏,我就是那一波波倒下去的人。不過,我決定試著站起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3天#
我的僵固性型心智就是認為自己不可能成功,不可能和同齡人一樣優秀,自己的內在還是一個需要保護的未成年人。我決定長大,做一個成人,承擔我該承擔的責任,去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觀察永澄50天實驗-第24天#
我的投資人是我的家人,給了我很多的正能量,這些更多的是情感上的。
對于社會價值而言,或者說對于錢來說,目前還沒有一個模式可以被投資,但這個模式在慢慢清晰的過程中,之前覺得學習沒用,努力沒有,現在開始有一點點以前學習的內容在發揮作用的感覺。沒有白看的書和白付出的努力,即使一本書看過一遍,過一段時間再看,感覺和沒看過一樣,但其實第一遍的基礎已經打下了,還是會發揮作用的。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5天#
之前有一段經歷是在華德福學校做行政人員,能夠進去是因為認真的讀了幾本華德福的書,這段一年左右的經歷讓我了解到另外一個世界,對于自己,有了另外的了解。
《躍遷》這本書已經讀了一遍,準備再看一遍,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把自己認為重要,可以落實到生活和工作中的部分標注出來,期待永澄老師的共讀活動。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6天#
戰略是宏觀的,更靠近價值觀;戰術是具體的事情怎么做,更圍觀,更容易落地。我們談戰略問題是為了做少的多。從更高的維度去思考低維度的事情,跳出當下。自己暫時沒有形成套路,等待和老師及大家一起學習,形成套路。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7天#
最低標準:把書看一遍;
普通標準:跟著聽分享,重點章節反復看;
神級標準:形成自己的一套躍遷策略并落實。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8天#
這25個問題,讓自己很激動,因為從這里面看到了很多以前學習內容的影子,之所以是影子,是因為以前學習的時候沒有學扎實。例如,PORT模型,RSQC模型等。從每個具體問題上,看到了NLP的問題(突破限制性信念),奇跡問題(引發思考)等,也看到了咨詢中的一些套路,期待—現狀—方案—行動,看到了風險管理,問題管理等。
這些問題有些現在就有答案,大部分要跟著共讀去梳理、找到答案,期待共讀,今天先把第四章自己好好的讀幾遍。
觀察永澄50天實驗-29天#
曾經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婆媳關系問題,老公在中間處理的也不是很好,當時很痛苦,做為晚輩,讓老人改變是不可能的,后來的轉變是調整了自己的想法,當時是接觸了《弟子規》,轉化了和婆婆對抗的力量,轉變了自己的思想,后來由于此次經歷,慢慢接觸到佛學的內容,讓自己的能量上升了。再看很多人,很多事,更看的開了,不再為難自己,不再痛苦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0天#
1、萬物互聯,人自己的感覺能力會降低,會越來越依賴外界的工具;
2、萬物互聯,人越來越少去做體力工作和危險的工作;
3、萬物互聯,人和動物、植物的交流會更深入;
4、萬物互聯,地球變得越來越小,物流的速度會讓人難以想象;
5、萬物互聯,人會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全面利用這些便利,一部分人抵觸這些東西,返璞歸真,返回原始的生活方式;
6、萬物互聯,因為資源、信息不對稱等而產生的機會會越來越少;
7、萬物互聯,會讓人從勞動中解脫出來,更多的去關注精神世界。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1天#
想了一下,自己從小到大高標準要求自己的是不遲到。經歷過很多人遲到我去等待的時候,但這個標準自己沒有降低過,基本都是提早很多出發,先到達目的地。這個不遲到的習慣,在面試的時候一般都是加分項。
觀察永澄50天——32天#
利用三個層次,例如瘦身的事情,瘦身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也不舒服,不能吃好吃的。但如果增加一個維度,時間的維度,就能跳出現在瘦身痛苦的悖論了。
觀察永澄50天——33天#
我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我會了”的滿足感。記得很久前,有個快上學的小朋友到我家,墻上貼著”新年好“三個字,我媽媽是退休老師,就問他,這三個字怎么念,他念”新年好“,我媽媽隨機找出一個字,問他怎么讀,他就猶豫了。現在回憶這個片段,突然發現我媽媽這個方法太棒了,當老師更能檢驗出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了,真的掌握了一個東西,就是打破整體的順序,單獨拿出來一個字,看看還會不會。
回顧自己,很多時候看書學習的時候特別容易產生”我會了“的滿足感,從小聽故事,也很容易羨慕并且期待自己能夠突然領悟一件事情的感覺,以后要做的,首先,警覺這種”我會了“的感覺,問自己一句,”真的嗎“,想一想我能不能講明白給別人聽,如果不可以,那肯定是沒有真的會了。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4天#
之前看永澄老師的文章,有一篇說到自己雖然是基層崗位,但要按照領導的角度去思考具體問題,去指導自己的行動,我覺得這個例子就可以用分形的理論來理解。
另外,如果一個小分形做到極致,是不是也可以像漣漪一樣擴大到大的分形中呢?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5天#
永澄老師是一個說了晚上10點前睡覺,但很快就做不到的人,永澄老師是一個經常把自己累生病的人。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6天#
看了永澄老師今天的文章,就想到自己的名字,自己名字里面有一個“知”字,這是父母的期待,希望我能多知道些知識,這個可能就是我們這代人從小的一個誤區,好好學習,學習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是有差距的,很多學習好的人為什么進入職場后沒有風生水起呢?我想就是大家有很好的知識管理能力,而沒有能力把知識轉化成實際工作生活中的能力。
談到自己一直認為對的,其實給自己帶來阻礙的做法,比如,從小被教育有事情自己處理,不要去求助于他人,避免欠別人的人情而換不上。其實這種想法是有問題的,現在的社會,大家需要協作,需要聯動,總是自己去憋大招是很容易憋出內傷的,不如自己探索一下,找到問題就去救助大神,這樣不是更好嗎~~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7天#
你認為你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你認為觀察我的躍遷實驗對你來說有什么意義?躍遷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么?”
我人生的意義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下一個輪回不管是什么,我這次做人有所提高。
躍遷的觀察實驗對我來說是嘗試堅持一件事情50天,因為自己有個問題就是虎頭蛇尾,不能堅持,這次活動也是想給自己一個首勝體驗,我堅持下來了。
躍遷的意義,是讓自己能更多的有真實的成功體驗,不是心里想的圖景我成功了,而是真的達到了一個層次。
觀察永澄50天實驗-38天#
之前的微信,微博,公眾號,簡書都是很好的平臺,包括GITHUB,但要看哪個平臺更適合自己,哪個平臺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目的。
具體的做法應該是把這個平臺的表現以最好的方式展現出來,結合昨天鄭伊廷的分享,別人不做的事情,自己做一遍,兩遍,五遍,做的比大多數人好,保證穩定的輸出。
幕布的學習,我要拿起來,把工作和學習的內容用幕布展示出來。
觀察永澄50天-39天#
買書和買課是我這兩年做多的事情,得到平臺還有喜馬拉雅,網易平臺,還有很多的公眾號都在不斷的買課,90%放在那里就沒有在動過了,想想真是個大問題。
觀察永澄50天-40天#
這個問題真的是我現在的真實想法,我覺得那些都是大神們做的,我做不到。
我的做法是,反思第一反應是對的嗎?顯然不是。我和大神有差距,這個是事實,但是我可以慢慢縮短這個差距。例如,大神可以出一本書,那我可不可以先從一篇文章開始呢?先選好我找個領域對標的人,慢慢去縮短這個差距,給自己時間,給自己機會,相信,即使2年后我不是大神,最起碼是一個從距離大神1000米縮短到500米的人了。
觀察永澄50天-41天#
發燒的次數不多,上一次發燒是孩子剛滿月的時候,自己乳腺炎發燒39度多,愛人直接帶我去醫院了。自己沒有因為工作太累而出現發燒的情況。周末代課和老師們聊天,提到圈內挺多知識網紅,身體很差,工作很拼,我都難以理解,心里有一些傷心,有一些不解。這樣的生活和這樣的狀態不是我想要的。估計這個就是我一直不優秀的原因吧,如果讓我用身體去換這些,那還是算了吧。
觀察永澄50天-42天#
自己很久之前就想過這個問題,為什么不喜歡很拼命的人的狀態?為什么寧可不成功,也不要去緊繃自己。這個可能來源于自己的經歷,我父親是一個很有責任心很顧家的人,不但努力工作,還炒股,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條件,小時候印象很深,新蒸出來的米飯給我和我媽媽吃,剩飯他來吃。他有多愛家人,有多拼搏,我能感覺出來。在我21歲,大四的時候,他突然去世了,我知道他是累的,從小后媽身體基礎本來就不好。雖然我現在39歲了,但我感覺自己的一切都停留在了21歲,我知道,這個是我發展不好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原因。所以,我不認可拼命工作的人。
觀察永澄50天-43天#
沒有力量的時候,我會想到我爸爸,他之前在工廠,自己會把德國機器的圖紙都自己抄一遍,很能給我力量。
觀察永澄50天-44天#
沒有能量的時候就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讓自己去恢復,平復自己的情緒,獲得能量。
觀察永澄50天-45天#
希望自己在今年把鍛煉的一個習慣堅持下去。
觀察永澄50天-46天#
如果寫個小冊子,就寫個NLP信念的小冊子吧,目前都信念的部分感興趣。
觀察永澄50天-47天#
做好自己,是這樣的,最后就是自己陪伴著自己。
觀察永澄50天-48天#
我會選擇完成的做一個咨詢,并且整理好咨詢報告。現在已經達成了。
觀察永澄50天-49天#
感覺自己沒有優勢,已經買了《復雜》,好好學習一下。
觀察永澄50天-50天大結局#
我對改變的感受最深,因為有一句話,叫做重復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所以改變了,才可能期待結果的不同。